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贾权的观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道这里,贾权走到黄琼的书案后。拿起他的条陈仔细琢磨了一下,才拿起笔来重新按照黄琼的语气写了一份。放下笔吹干后,贾权拿着被自己修改过后,或是说删减后的条陈,递交给了黄琼。

    接过贾权修改过的条陈,黄琼大致看了一遍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先生,你的这个意思,本王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这种方法,对朝廷的岁入也一样影响很大。尤其是这个宗室超额所占土地缴税之后,朝廷酌量给予盐引补偿一事相当的不妥。”

    “我朝每年岁入最大的两头,除了田赋之外就是盐税。你的这个想法虽好,可也无意于剜肉补疮。而且按照这些宗室这些年,被娇惯出来的庞大胃口,朝廷给多少盐引才能满足他们?给少了他们一样不干,给多了朝廷岁入一样受影响。”

    “盐引这一条,就不要去考虑了。不过,你这个限定宗室所占田地数量,超过数量征收捐税的想法,本王倒是认为值得考虑。只是这个占地上限,咱们还需要再商议一下。两万亩,这个数量有些多。”

    对于黄琼的态度,贾权笑了笑道:“王爷之所以给一定的盐引,其实权的真实想法是此事不宜急躁。这些盐引只是暂时用来压制与削弱,那些宗室对此次改变不满。待到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盐引什么时候想要收回,不就是朝廷一句话的事情吗?”

    “而且权在条陈上写的,这些盐引不是终身的,而是需要朝廷每年重新发给的。只要这个权利朝廷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想要削减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王爷,舍得舍得,有些东西有舍,才能最终有得的。你不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又岂会老老实实的接受改变?”

    “至于设定宗室占田的上限,权的意思是一府,而不是一家。其实这天下的宗室,每一户都是一个家族,也可以称之为一府。当然所有的宗室族长,都是历代的天子。但每一个宗室,却都是以爵位最高的,为实际的族长

    “就像您就藩之后,您的子孙也会以袭爵的嫡系子孙为实际上的族长。这一府,可能包含着一个郡王或是郡公,几个奉国将军或是奉国中尉,乃至什么宣德郎、朝请郎一类的。其中可能有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宗室。”

    “这些宗室一共以两万亩地为上限,王爷,这个数量已经是最低了。再低,您也要考虑一下皇上的心态,以及这些宗室的反弹。更何况,这些宗室一个个都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您总不能真的逼他们去种地吧。”

    “其实王爷,权还有两个办法没有说。权以为接下来还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个是允许宗室可以参加科举,将眼下的宗室只能参加选官的制度,变更为改为与前唐一样五服之外非宗室,可以参加科举或是经商。”

    “还有一点,就是涉及到王爷自身了。其实王爷可以向皇上建议,从本朝皇子开始改变皇子分藩国策。所有的皇子,统统不在分封藩地。即便是就藩也不在发给永业田,原有的已经就藩皇子永业田统统收回,全部改为俸禄制。”

    “以本朝皇子为天下宗室表率,推行“而且户部每年在武威钱庄得到的利息钱,对朝廷岁入来说,虽说解不了大急,可也是一笔不菲的进项。可这么一弄,虽说户部与兵部是省了事,而且饷银押运安全也有了保证,每年还能得上一笔利息钱。”

    “可问题是几十年积累下来,可以说整个大齐朝变相被绑在了武威钱庄,也就是他们桂林郡王府上了。只要这个武威钱庄在一天,只要桂林郡王府不公开造反,大齐历代皇帝就没有一个敢动桂林郡王府的。您的这个条陈,权可以说,即便是递上去了,皇上也不会批准的。”

    “至于摊丁入亩,倒是一个解决丁银收不上来的好办法。可您的这个条陈上,还加上了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您这个是把自己推向与全天下读书人为敌。王爷,千里当官只为吃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不为了这点特权,谁出来当官?不为了这点特权,谁还肯十年寒窗苦?说句大不敬的话,当年太祖皇帝起兵造反的时候,便告诉那些从龙将领,咱们打天下真的是为天下苍生。等到灭唐之后,大家回去该种地种地,该贩私盐去贩私盐。”

    “您看一下当时大齐军,不立马溃散就怪了。所谓出人头地那都是虚的,只有利益才是根本。按照您的条陈上,您是先将天下宗室都得罪了。在把桂林郡王府,放在自己的敌对位置上,这个又把自己推向了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

    “王爷,您这可不单单是四面树敌可以比喻的了。这个条陈,一旦公布天下,您几乎就成了全天下权贵,以及那些已经取得功名,或是未取得功名读书人的死敌。到时候,宗室、官员,加上全天下的读书人,即便皇上是意志在如铁,可也不能不三思而后行了。”

    “而且您的这个奏折,就算皇上留中不发,可未必就传不出去。皇上微服私访的事情算是机密吧,可结果就不用权说了吧。到时候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就算您想置身事外都根本不可能。”

    “王爷,别忘了无论您怎么做,背后唯一能让您依仗的就是皇上。而眼下观皇上,在政事上一味的在求稳。您的这个条陈上去,一旦引起天下震怒,宗室、桂林郡王府、读书人,三方联起手来,皇上能为您顶住这个压力吗?”

    “宗室和桂林郡王府的压力,也许对皇上来说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这些人就看你皇上怎么做,只要皇上想做,一味强压也不是全然压不下来。可这全天下的读书人呢?您到时候让皇上怎么自处,还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您吗?”

    “要知道,这些人虽说没有兵,没有什么天大的权利。但这些读书人,可是掌握着天下的话语权。史笔如刀,这些人可比宗室和桂林郡王府王爷难弄的多。您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事情还是要一步步的来。先解决宗室问题,至于其他的暂时先放一放。”大风小说

    贾权可谓是苦头婆心,甚至可以说句句都说到了要害上,劝谏黄琼不要意气行事。尤其是最后一段话,几乎是正中黄琼的要害上。如果皇帝那边真的顶不住上挤下压,到时候黄琼真的搞不好会被推出来当替罪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