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位京兆尹,现在也像是销声匿迹一样,同样没有给自己找麻烦的,上折子参黄琼。无论是东宫那里,还是京兆府都悄无声息的,没有任何的表态。但黄琼也知道,这恐怕是一场惊天大变之前最后的一点宁静。

    黄琼知道,自己那天在流民区再一次发飙的事情,根本瞒不住自己的那位皇帝老爷子。自己的这位老子,对自己看管的很严格。门外的那些狗,并未因为眼下貌似父子关系已经缓和,而就全部的撤走。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件事情能瞒住老爷子吗?老爷子现在要么是在等待时机,要么是在暗中调查。一旦时机一到,那位京兆尹虽说下天牢不太可能,毕竟老爷子不看僧面,可也要看佛面。

    就算不看在太子的面上,也会看在他那位武昌候老子面上,对他不会下太重的手。在这件事情上,老爷子不会太伤老臣颜面的。但估计这个官恐怕是当不下去了,至少在京兆尹的这个位置上他是做到头了。

    京兆尹的这个职务,虽说是大齐朝第一受气的三品官,关键是位置太过于重要了。执掌京畿,虽说没有军权,可朝中有什么风吹草动,消息比谁都要快。最关键的是上可以结交中中枢,下可以连接外面诸侯小说

    再加上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肥的可谓是流油。虽说京兆府的达官显贵多,京兆尹受气的时候居多。可这个京兆尹也分什么人做,普通人家即便是进士及第出身的人,自然是一个受气官。

    可要是对那些后台硬实的人,这个京兆尹可就不是一般的肥缺。至少现任的那位京兆尹在太子的支持之下,对城中的达官显贵买账的不多。内城寸土寸金,来钱的道道不是一般的多。身为京兆尹靠着官司诉讼捞钱,那是最低级的做派。

    自己那些兄弟们,估计一个个都像是饿狼一样,在死死的盯着这个位置。这是估计老爷子那边一旦调查结果出来,恐怕就算太子拿出全部力气,想要保住这个人,自己那些兄弟也不会让他如意。

    若是那位京兆尹,真的被撤了职务。哪怕就算不被发配到那个犄角旮旯去,估计钱袋子被掐断的太子,都会视自己为死敌。自己虽说不想这个时候将太子得罪太彻底,但眼下自己却是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

    这一点,恐怕老爷子也一样察觉到了。否则,也不会在自己陪着他去流民区转了一圈之后,回来不长时间便给自己撤换大多数的侍卫。太子派过来的侍卫,除了自己留下的几个人之外,都被打发回了东宫。

    躺在浴桶内的黄琼,闭上眼睛将一捧水撂到自己头上,想起自己那些侍卫的能力,心中还是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太子明着无论怎么来,自己都是不怕的。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家伙下黑手。就老爷子派过来的这些侍卫,真的有能力保护自己吗?

    想到这里,黄琼心中不禁的一个大大的问号。他现在最期待的,就是眼下已经一走快要两个月的陈瑶早日的返回。哪怕是只带回几个人也好,至少可以缓解一下自己手中,无人可用的燃眉之急。

    睁开眼,看着正在伺候自己沐浴,身上只披着一层轻纱的婷婷等三禄米,根本就不够他们用的。这些卷宗您也大致都看过,您想过没有,按照眼下这些宗室奢侈的生活,这些俸禄够他们花用多久的?恐怕一年的俸禄,连两个月都维持不下来。”

    “这还没有考虑到朝廷,能不能负担的起这些宗室的俸禄。当年淮阳之乱,虽说宗室数量,尤其是爵位高的宗室数量,已经不足之前的十之四五。但连同事后加封,以及这两年加封的,眼下郡王一级的有十七人,郡公一级的足足有五十六人之多。”

    “眼下朝廷每年支出浩大,主要岁入的田赋却每年递减,几乎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眼下朝廷官员,除了武官与军队尚无欠饷,能够保证足额发饷之外。文官的俸禄,基本上都是七折的。再加上这么大一批宗室的俸禄,朝廷很难负担的起。”

    “还有这个对宗室所占田地赎买,朝廷要拿出多少银钱才能满足需要?先不说朝廷能不能拿出这么大笔银钱,就是能拿出来。可这个标准怎么定?西北一亩平均每年只能打三石粮食的地,与东南一亩能打三十石粮食的地,难道都一视同仁?”

    “肥田与劣地,水浇地与旱地,这中间标准怎么定?西北与富甲天下的东南,该怎么区分才能让那些宗室接受?况且这么一弄,几乎是等于重新丈量这天下的田亩数量了。这其中谁能保证那些宗室,不与地方官员联手弄虚作假?将劣地上报为肥田?”

    “还有,宗室名下二三十万亩地的不在少数。按照一亩中等地五十贯来算,二十万亩地朝廷需要多少贯钱,才能将这二十万亩地收回?眼下连俸禄都无法足额发放的朝廷,现在哪有这么大的财力?”

    “王爷,权这些天一直在琢磨皇上为何突然决定整顿宗室,百思之下却是有了一定的眉目。除了宗室现在占田,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外加已经到了天怒人怨地步之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以田赋为主的每年岁入,恐怕是越来越难。”

    “宗室为什么拼命占田,归根结底其实就一个字‘利’。他们无论占据了多少田地,都不需要纳粮,更是一文钱的捐都不用缴纳。而且什么丁口钱、应差钱,也没有人敢去向他们收。名下土地越多,收的粮食也就越多,收的粮食越多他们也越富。”

    “王爷,在很多时候,甚至是很多地方钱未必是钱,可粮食永远才是最值钱的。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粮食都是永远不会下跌的财富。这天下虽大,可谁能保证全天下每年都风调雨顺,不闹灾情?粮食囤积在手中,遇到灾年倒手就是几十倍的利,岂不远远超过俸禄?”

    “权现在想整顿宗室,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话,那就是怎么把他们这种暴利,给想办法去掉。只要他们占了土地,没有什么利益。不,确切说,无法带来像现在这种暴利,您想想他们还会在肆无忌惮的,不择手段去夺占田地吗?”

    “只有从根子上解决,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权想,咱们应该从这一点上着手。天下人熙熙攘攘,皆是为了名利去的。没有了暴利,自然他们就没有可兴趣。所以权以为,咱们还是得从这方面着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