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极光之意 > 第十八章 千里少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是梦……”

    聂广义整个人都不好了。

    “假冒伪劣”的阴影,仍未散尽。

    又来一个新的。

    这算什么?

    旧伤未愈复添新伤?

    好在,有过“极光之意”的撞梗经验,再听说这位气质独特的姑娘梦到什么,也好接受了很多。

    哪怕是去翰林图画院“赶考”这么离谱的事情。

    说一千道一万,还有什么比他自己脑子的设计,直接隔空被借走,更能让一个天才建筑师不能接受的?

    有思及此,聂广义瞬间就平静了。

    闲行观止水,静坐看归云。

    “姑娘梦见了参加翰林图画院的入学考试?”

    聂广义首先确认了一下问题。

    没有讥讽、没有惊讶,就像听了一句稀松平常的话。

    这样的反应,让宗意对聂广义已经降为负值的好感度,重新归零,回到了起跑线。

    女人本来就善变,何况宗意才十一岁。

    再怎么变来变去,也没什么不可理喻。

    当然,宗意小姑娘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善变。

    她只是有很多的底线,分门别类,方方面面。

    在这些纷繁芜杂的底线里面,最为重要的便是她的姐姐。

    “是。”

    一个简单的回答,一道盈耳的声音。

    “那敢问姑娘,梦到的是哪一年?”

    “没有具体到年份。”梦心之回答:“只知道是王希孟原本要参加六科考试的那一年。”

    “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宣和画院时期了。”聂广义问:“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这六科,对吗?”

    “对。”

    梦心之惊讶于聂广义对翰林图画院的了解程度。

    她知道的这么详细,是因为梦醒之后,去查了很多资料。

    这位姓聂的先生,又是因为什么呢?

    “你参加考试的考题是什么?”聂广义继续提问。

    “考题?”

    “嗯,考题,宣和画院的入学考试,不都每次是截取古诗词为题的吗?”

    聂广义细化了一下,解释道:“比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再比如【踏花归去马蹄香】,只要确定了考题,也就确定了年份。”

    “也是没有梦到具体的考题……”

    “那这样的话,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梦心之但笑不语,越发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这是她第一次和除了爸爸以外的男性聊起自己的梦境。

    这两个聊天对象的差别,不可谓不大。

    爸爸每次开始聊之前,都会先问她,梦到了哪些具体内容。

    这是父女俩这么多年以来的默契。

    聂广义却是专门挑了并不存在于她梦境里的内容在问。

    这样一来,也确实如聂广义所说——【没有什么意义】。

    一问三不知的事实,有显得她的梦境特别不真实。

    如此这般,和“正常人”做的梦,又有什么区别?

    看到梦心之的样子,聂广义有一瞬间的出神,好一会儿才反应了过来,解释道:“姑娘别误会,我不是说你的梦没有意义,是我一直对王希孟特别好奇。”

    “聂先生好奇什么?”梦心之出声发问。

    “就是王希孟这个人,以及他的全部,你一点不好奇吗?”

    聂广义进一步解释说:“这个人,仿佛从天而降,只留下一幅画,被二十几位帝王竞相收藏,最后成了和《清明上河图》一起,被列为【故宫双绝】,然后又凭空消失,好像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存在这般天才的少年画师。”

    “嗯。”梦心之赞同道,“确实挺让人好奇的

    聂广义长出一口气,遗憾道:“还想着你是不是可以给我答疑。”

    历史上,关于王希孟的记载,加起来,总共只有67个字。

    还不是出现在正史一类的地方。

    而是一个题跋。

    《千里江山图》完工之后,宋徽宗把它赐给了宰相蔡京。

    这个宰相,几起几落,不是什么好官。

    因为艺术才华出众,和千古艺帝臭味相投。

    蔡京收到赏赐,在这幅画的卷尾,写了这样的一段话:

    【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标点符号是后面添加的。

    那个时代还没有。

    这段话本身的字数是77个,但前面的十个字,和王希孟本人并没有什么的关系。

    这段话记载了,一个叫希孟的十八岁少年,原本是画学的学生。

    献上过好几次画,但没有画得特别出色的。

    宋徽宗却在这些“一般般”的画里面,发现了这个少年的无限潜质。

    于是乎,在宋徽宗的亲自指导下,少年绘画技艺突飞猛进。

    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画好了流传千古的《千里江山图》。

    蔡京的这个题跋,好像讲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讲,各种的语焉不详。

    “聂先生是不是想问,王希孟是不是真人,是不是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梦心之尝试梳理聂广义的话。

    聂先生……

    这个称呼,听得聂广义心里泛起了嘀咕。

    不是和妹妹一样,叫他义叔叔吗?

    当然,姑娘年纪比较大,非要叫他义哥哥也是可以了耶!”

    尖叫完了,宗意赶紧拉着梦心之一起看,才过了两秒,就越看越不对劲。

    这明明是极光之意,但又不是真的极光之意。

    极光之意明明是她家里人名字组合起来的,怎么到了视频里面,就好像变成了和极光有关。

    花里胡哨的加入了一堆极光的元素。

    这不是在搞笑呢吗?

    好好的一栋建筑,搞什么极光概念?

    房子是让人住的好么,搞那么复杂拱虾咪?

    还有这视频,为什么放着放着还出现了义叔叔那张脸?

    意大利难道都没有帅哥了吗?

    比适哥哥低了八百个档次的脸,怎么也好意思出现在意大利的电视?

    宗意在那边咋咋乎乎,梦心之却是秒懂了聂广义的先前支支吾吾的原因。

    不仅仅是因为视频里面出现的那栋建筑,还因为她能听得懂意大利语。

    天才建筑师、现代水上概念建筑……

    梦心之此时的震惊,一点都不比聂广义第一次看到“假冒伪劣”的时候少。

    “所以……”梦心之犹豫良久才接着问道:“我是因为看过聂先生的设计,才会一直做有这栋建筑的梦?”

    问完。

    梦心之还颇有些高兴。

    一块大石头落地的感觉。

    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极光之意工作室被抄袭了,而是梦境里建筑的出处终于有解了。

    如果是她以前有看到过这样的一栋建筑,后来再梦到,就也不奇怪了。

    这或许也比较能解释,她的梦境里面,为什么时不时都会出现这样的一栋现代水上建筑。

    梦心之的反应,让聂广义石化了。

    作为一个天才建筑师,他一开始就认定了,是自己的设计被别人给抄袭了。

    现实却给他狠狠地上了一课。

    宗极递给他的那一叠“演变史”,让他不得不接受现实。

    要说没有遗憾,没有敌意,那肯定是假的。

    但真的已经所剩无几。

    梦心之的反应,让聂广义放下了对极光之意工作室的最后一丝敌意。

    “肯定不是这个原因。”聂广义如实回复道:“我是一年前才有的这个想法,半年前才开始建模。”

    “一年?”

    “对,我有这个想法,是在极光之意工作室建成之后。”聂广义亲自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我把奖项退回去给组委会,就是害怕会被先行一步建好的极光之意工作室说我外观抄袭。”

    说到这儿,聂广义的天才之傲又开始抬头,他深怕梦心之不相信,敛容屏气道:“我此前,真的真的没有在任何场合听说过极光之意工作室,更不要说见过。”

    梦心之刚刚的第一反应,给了被这件事情困扰多日的聂广义非常多的安慰……

    【安慰】这个词用得不太对。

    天才哪里会需要这种没有营养的东西?

    聂广义不屑被安慰,却又油然而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极光之意说是工作室,其实就是我们的家。要不是小意和程诺姐投缘,别说你此前没听说过,此后也很有可能不会听说。”

    就是这种感觉!

    说不清道不明,却又很让人舒服。

    这到底是什么感觉?

    为什么他都偶发性不对古典过敏了,还是找不到任何可以形容的诗句?

    梦心之把聂广义的出神,理解成了对错失奖项的遗憾,她细心地换了一个话题:“聂先生是不是想知道历史里面没有写过的细节?”

    聂广义的眼睛都亮了,顾不得先把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想清楚,直接开始表达自己的诉求:“恩恩恩,给我讲讲历史里面没有的。《千里江山图》铺陈了五层颜料,画了三百多座房屋、二十多座亭台、将近百艘船只这种肉眼可见的细节,都可以跳过。

    “好,我先前说,梦见过参加翰林图画院的入学考试,但你问我的时候,我又一问三不知,是因为我不是自己去参加入学考试,而是推着原来应该去参加的那个人,去外面看了看。”

    “推着?”聂广义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对,推着。”梦心之肯定道。

    “那种推?摩肩擦掌、推推嚷嚷?你在梦里是个男的。”

    “不,我还是我自己。”梦心之说,“我推的是轮椅,轮椅上坐着的人是王希孟。”

    “轮椅?宋徽宗那会儿有轮椅了吗?”【1】

    【6】

    【6】

    【小】

    【说】

    “有的。诸葛亮那会儿就有。”

    “等会儿!”聂广义忽然提升了音量,“你刚说轮椅上坐着的人是谁?!”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

    “对。”梦心之准备好了,从激动不已的聂广义那里,接收关于王希孟的一切提问。

    只听聂广义来了一句:“你是怎么推的轮椅!”

    “啊?”梦心之讶异道:“用手推啊。”

    “我要问的是,你是在哪里推的轮椅?考试在哪里举行?”问到这儿,聂广义自己忽然又改口,“不不不不不,这些都不重要。”

    “啊?”梦心之被问得只剩下了语气词。

    “王希孟诶!那可是《清明上河图》的同时代!你有没有推着轮椅走过了汴京城的某一条街?你有没有看到街上的餐馆都在卖什么吃食?你在梦里有嗅觉吗?有没有那种满街飘香的已经失传的小吃?”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