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瓷王 > 200章踏平哈布尔,掳走瓦剌大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瓦剌人的“首都”哈布尔,就建立在杭爱河的东侧。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方圆数十里,全部都是星罗棋布的、灰白色的圆顶牛皮帐幕,按照一定的布局排列起来,真正构成了一座帐幕之城。在帐幕群的中间,有一座高大的金色帐幕,足足有十几米高,数十米方圆大小,帐幕顶上镶嵌着巨大的金环,五颜六色的彩带在帐幕四周飘荡着,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那就是瓦剌大汗的黄金大帐,类似于中原的皇宫。而在帐幕群的外围,则是军帐,千余座军帐犹如一道屏障,将这座没有城墙的帐幕之城护卫在其中。

    哈布尔帐幕之城的中心地带,是瓦剌贵族以及他们的奴隶居住,而外围,才是瓦剌各大部族的平民以及军士的家属,人口起码有数十万。只不过,当下,除了护卫留守的不到3万的骑兵之外,城里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能上阵作战的壮年男子,都随军出征察合台了。

    夜幕刚刚降临,月色非常皎洁。清朗的月光下,追击林沐风兵马的瓦剌铁骑还没有退守回哈布尔一线,但孟连和夏侯永率领的两路大明骑兵已经到达。轰轰隆隆的马蹄声,打破了哈布尔宁静的夜空,帐幕之城中纷乱四起。

    火箭暴雨不夜天!无数密集的反射着耀眼火花的瓷火箭呼啸而入,就像多姿绚烂的礼花。瞬间,在漫天的星空下,在黑色夜幕之中,火焰暴起,无数帐幕起火,数不清的瓦剌人逃出着火的帐幕,惶然地惊呼着,求救着,到处都是汹涌的人流,以及那受惊后横冲直撞的马匹和牛羊。

    “杀啊!马踏哈布尔,血债血偿!”孟连和夏侯永几乎同时从哈布尔两侧发出了进军令。

    ……

    午夜时分,当回军哈布尔的瓦剌留守军主力赶到哈布尔的时候,哈布尔已经沦陷在明军手里。一眼望不到边的帐幕群,变成了冒着青烟的废墟,无数的牛羊和瓦剌人的尸体倒落在地,有的已经被烧成了火炭

    气急败坏的瓦剌骑兵与孟连和夏侯永的两万人厮杀在一起,将这哈布尔的废墟当成了血腥的战场。瓦剌骑兵的战斗力不可谓不强,但可惜的是,没有多久,林沐风的1万骑兵也赶杀上来,三路大军将瓦剌骑兵团团包围。经过半夜的艰苦战斗,拥有火器的明军牢牢占据着上风,到拂晓时分,明军以死伤5000多人的惨重代价剿杀瓦剌留守骑兵接近2万人。数千人的瓦剌残兵突出重围,分别向鞑靼和大草原的更深处逃窜而去。

    明军踏平哈布尔!瓦剌人的老巢哈布尔落入明军手里。数千瓦剌平民死于乱军和大火之中,自大汗以下数百贵族全部被俘。这一消息旋即在大草原周边传播开去,震动了位于瓦剌东侧的鞑靼人。这一战,其震撼效应和影响力,远远大于林沐风在西域的那三战。至此,林沐风因哈布尔大捷一战成名。在日后的很多年里,这漠北的大草原上和整个西域地区,都流传着这个让瓦剌人、鞑靼人、西域胡人和察合台人都闻风丧胆的名字。

    瓦剌人的黄金大帐前,一片狼藉。灿烂的阳光下,瓦剌贵族们哆嗦着身子,聚集在一起,蹲在地上,等候着大明占领军的处置。

    林沐风冷冷地扫射着这群锦衣玉食衣着华丽毫不逊色于中原贵族的瓦剌老爷,高大的身影站在阳光下一动也不动,一股子淡淡的杀气依旧弥漫着他的全身。郭奎上前一步,小声道,“大都督,奇怪地很,我军搜遍全哈布尔,也没有发现瓦剌大汗猛哥帖木儿,难道他逃走了吗?”

    “也许吧,逃就逃了淡淡的疑惑,“大都督,既然要杀,就干脆全部都杀了以除后患,何以要放了猛哥帖木儿的儿子和孙子呢?”166小说

    林沐风微微一笑,那笑容在周遭的几个大明士卒看来,是那么地诡异。

    “郭将军,猛哥帖木儿我们要带回去,至于他的儿子和孙子——让他的这几个儿子,还有远在察合台的两个,争夺汗位吧。只有这样,瓦剌人才会内乱,在短时间内不能卷土重来。”林沐风叹息一声,“瓦剌人不比西域胡人,生性野蛮彪悍,要想让他们臣服于大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都督高见。”郭奎点了点头,“其实,有瓦剌人牵制察合台和鞑靼,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林沐风赞许地看了看郭奎,拍了拍他的肩膀,“此番马踏哈布尔,班师回朝后,我定然向皇上为三位将军请功。”

    ******************

    十日后。林沐风率2万多大明骑兵,带着此行唯一的战利品——瓦剌大汗猛哥帖木儿班师回西域而去。

    明军马踏哈布尔,掳走瓦剌大汗的消息传遍了草原,当然也在不久后被远在察合台别失八里一线的瓦剌大军探马得知,报知了瓦剌军首领帖木儿牛——瓦剌的大王子。瓦剌大军闻讯惶然,军心大乱,很多将领和士卒因为担心自己的家属和部民,纷纷强烈要求帖木儿牛立即撤军返回大草原。

    帖木儿牛无奈之下,只得放弃察合台,连夜撤退。察合台人当然不是傻子,趁瓦剌人撤退的当口,聚集大兵攻杀,瓦剌骑兵归心似箭,一边与察合台骑兵拼杀,一边缓缓向大草原撤退。察合台人士气高涨,一连追到了大草原的外围,数百里的长途攻杀,歼灭瓦剌骑兵数万人,当然,他们自己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不到20万的瓦剌大军仓皇地在大草原上行进着,刚刚摆脱了察合台人的追杀,内部却又起了战火。帖木儿花在瓦剌将军古鲁所部的支持下,在宿营的一个夜晚,冲杀进他的兄长,瓦剌大王子帖木儿牛的营地,将帖木儿牛斩杀。自此,瓦剌大军的指挥权落入了帖木儿花的手里,或者说,整个瓦剌已经落入了帖木儿花的手里。猛哥帖木儿汗的时代结束,新的帖木儿花汗的时代到来。

    不过,瓦剌人已经元气大伤,起码在十年之内,再也无力外侵了。说不准,还会被他们的“同胞兄弟”鞑靼人所吞并。

    西域的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域南道完全落入了大明的控制之中,察合台人要顾及漠北的瓦剌,还要警惕撒马尔罕国这只更凶猛的野狼(西察合台)进攻,战后的察合台再也无力南顾,只能哑巴吃黄连,坚守着西域北道以及葱岭以西的大片地区,遣使到哈密上表,等于是变相承认了大明对西域南道的统治权。

    朱元璋的旨意也下来了,同意在龟兹和喀什设立军屯兵卫,又从河西走廊调兵1万挺进西域。龟兹的驻军已经到位,而因为路途遥远,前往喀什的大明驻军还行进在路上。驻军三年一换防,完全效仿了汉唐的西域军屯制度。同时,朱元璋还向西域派遣了庞大的由低级官僚、文人和工匠等组成的“工作队”,因为,西域南道的治理需要大量的人才。

    大明瓷行在吐鲁番的瓷窑基地已经建成,来自京城总窑的工匠们正带着胡人工匠,进入了烧制瓷器的正轨。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地顺利和自然。

    这一日,日落时分,哈密城中,一个青年将军形色匆匆地走进了哈密王宫,那是哈密卫指挥使杨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