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清山变 > 第112节 创建海军(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12节

    创建海军(3)

    皇帝根本不懂舰船制造,他所有的这一点知识,都是来自于后世对于北洋舰队的主力舰定远、镇远及一些和中国处于敌对方的***舰艇的数据,至于这些内容代表着什么,他是不知道的。而这其中有一个极大的问题,即这些船都是建造于十九世纪的***十年代,距离现今的时代,拥有着过于超前、甚至有些异想天开的设计。可以说,要在三十年前建造,是一个不大可能完成的任务。大风小说

    在格拉斯看来,这样的船体设计固然过于超前,但却提供了一条非常可行的途径,抛开动力系统不提,武器装备,火力组成,以及最最重要的装甲防护方面的考虑,这份图纸竟是给他也打开了一扇窗户!

    以他粗粗阅看,在装甲防护方面采用的铁甲堡式,船中腰用复合装甲环绕为堡,在铁甲堡之外的艏、艉安装的装甲甲板前后延伸30——40英尺,并向下倾斜,就可以起到有力支撑船首冲角的作用。而炮台对角布局,又可以使射击的扇面角度增大,正向射击火力非常猛烈,且从船舯移到正面,留出位置可以布置安装两艘舰载鱼雷艇,对敌作战的时候,可以极大的增加灵活性。首尾楼船型,干舷较高,将会使得船只的外形修长优美;在首尾楼之间特别设计的一具纵跨整个主甲板的天桥,也会使在舰上的前后交通更加方便。

    眼中看着,格拉斯脑中一边勾勒着船体建造之后成型的蓝图,除却动力系统暂时还不能按照图纸上要求的那样,达到中国人的目标之外,其他种种,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而这样的一艘船的建造,要花上多久的时间呢?以他的粗略计算,三年大约就差不多了!

    随手把图纸交给旁边的同僚,格拉斯呆呆的看着容闳,竟不知道如何打开话题,这时候他心中所想的,就是一定要见一见这艘船的设计者,向他认真请教一番,也好增长自己的见闻——这样的船体设计,只能算是概念化的东西,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文翰看他神色有异,关切的问道,“麦迪男先生,麦迪男先生?”

    “啊!是的,勋爵先生。”

    “您认为,这样的图纸,可有操作的余地吗?”

    “若是要建造这样的一艘船,恐怕不是一家公司的技术力量能够达到要求的。必须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方才有所建树。”格拉斯直言不讳的说道,“而且,对于中方提出的动力问题,很遗憾,凭借现有的技术,恐怕仍旧是属于天方夜谭式的空想,没有什么可能性。”

    “那,照阁下这样说的话,这件事当如何呢?”

    格拉斯转头看看一众同僚,“还是等在坐的先生们都看过之后,彼此共议吧。”

    *******************************

    军机处叫起的时候,专门议起袁甲三从黑龙江军前呈递上来的折子,是为黑、吉、辽新建三省之事所奏,在折子中他提出,‘如今世易时移之世,先圣祖仁皇帝所遗的内地与关外相通的水旱道路‘永远查禁’的祖训虽不可更改,但关内大量人民失往土地,衣食无着,关外大量肥沃土地荒凉漫漫、无人照料,所谓’一夫力作,数口仰食有余’,不但可以极大的解决百姓的衣食问题,而且,可以使黑龙江之地,凭空而出数百万守边固圉之兵,也可以使大清在对俄作战之后所取得的军事及地理利益,得到进一步的稳固。

    至于黑龙江建省,当可仿效两江之地,设三省总督,总领政务军事,在辖地内修建铁路、架设电报线路,使龙兴之地和中原腹心作到‘信息瞬间可达,诏旨片刻即至’,则皇上的天威神恩,无远弗届,如臂使指矣。

    此外,对于新建三省的收支,亦有详细奏报,且有整顿税收的建议。最有关系的是,奏请在恰克图、齐齐哈尔、瑷珲、黑龙江城等”

    “皇上圣明烛照,早有今日之料。奴才自愧不如。”

    “唔,你说的话居然还有辙呢,你怎么想出来的?”

    皇帝一语出口,众人轻笑起来。“朕已经让曾国藩和沈葆桢二员北上到行在陛见,为海军舰船制造之事,携安庆造船厂的匠役之士同英国人共同商议进行。朕的本意是想,一些新式舰船,不妨交由英国人制造,一些小型的,我们可以自己完成的,就全部由安庆造船厂制造。一来可以解决安庆造船厂无船可造的窘境,二来,也好不受制于人。等到日后我们的造船能够发展起来,海军建设这一部分的政务,还有的是舰船等着他们去造呢!”

    “皇上圣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国人与我天朝虽有和睦之情,但外人所有,终不及我天朝自有。日后海军壮大成立,炮艇舰船概由我朝自造,定可扬威海面,再不受人欺凌!”

    “在曾国藩到来之前,还有两件事要办,翁心存、孙瑞珍两个人上的折子,你们都看过了吗?”

    “是,臣等都看过了。”

    自从咸丰十年之后,翁心存久病侵寻,缠绵床榻;孙瑞珍中风不起,很多时候甚至连神智都难以清醒,在发病之后,二人一再上折子,请求免去军机大臣的差事,都给皇帝久拖不决。这固然是可以看做为皇帝顾念老臣,不忍一朝而去,是圣恩常保的象征;但军机处如今只得四员,文祥还要常年奔劳于和各国洋人打交道的总署衙门中,对于许乃钊、阎敬铭和赵光的职衔来说,就过于沉重了。

    本年三月底的时候,留在京中的两个人再度呈上奏折,老调重弹,请求皇上免去两个人军机大臣的职分,在朝臣中选拔鲜明,以充庙堂,辅佐君父——皇帝今天把这件事提起来,很显然是有心采纳折子中所请之事,另外选择朝臣入值军机处了。

    “其实啊,在朕看来,翁心存和孙瑞珍也实在是多心了。人上了一点年岁,难道还有不得病的吗?有病就在府中静养,调济好了,再行入值,君臣一堂,有多么融洽?何必这样忧谗畏讥,一次一次的上折子请辞呢?”

    “翁、孙两位本是国之良臣,于皇上倾慕之心,不落于臣。若但有一线之机,也不会再上这等意欲离君父而去的奏折——依臣想来,翁、孙二位大人上这番奏折,心中对皇上的不舍之情比诸臣口中之言,将更为深刻十倍!”许乃钊大声答说,“但臣以为,为国荐贤固然是大臣之责,为国让贤,更加是君子立身之本。皇上三次驳回所请,种种垂怜之情天下共见,如今再四请旨,臣以为,皇上当为国事谋虑周详,宜乎准如所请才是的

    “话是这样说,但朕总觉得舍不得啊!”

    皇帝这样说话,正要群臣再三吁请,终于说动了他,“那好吧,军机处传旨,免去翁心存、孙瑞珍军机大臣之职。至于替换、补充人选嘛,朕知道,你们的夹带中都有一些人选,等明天我等君臣再共同商议吧。”

    说过此事,皇帝又说道,“还有,军机处拟旨,免去沈葆桢安庆知府之职。改由总署衙门一等帮办大臣,戴三品顶戴李鸿章接任。沈葆桢的任用,等他到热河之后再说。”

    这番旨意来的没有半点征召,沈葆桢在任上多行善政,有遗爱于民,而且,在钱粮、刑名两端都多有建树,如今一句话的功夫就撤了?这是为什么?再说,李鸿章在总署衙门多年,虽然忠良可信,但从来没有过任职外务的经验,贸贸然以一地相托,这也提拔得太多了吧?

    别人不通,文祥却是知道一点的,咸丰十年的时候,李鸿章所上的关于成立海军专属衙门的奏折,大获帝心,而大清第一支造船厂就位于安庆,不用问,让李鸿章到此地当知府,更多的目的是要使他发挥在总署衙门中和英国人打交道而来的经验,办好造船厂。但又何必要撤掉沈葆桢的差事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