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清山变 > 第36节 二鸦之战(6)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6节

    二鸦之战(6)

    休整了几个时辰,英军炮舰越过已经给占领的两处炮台,向内河挺进。此时天色明亮,站在上横档山的山头,手持单筒望远镜,十四搜挂着米字旗的英国战舰行驶到距离下横档岛三海里的距离,放下锚链,然后对下横档岛上的炮台展开猛烈的轰炸!同时派出由印度军人和法***人组成陆战部队,在炮火的压制下,冒死抢攻滩涂阵地。

    横档岛分为上下两部分,东西走向,双峰对峙,是狮子洋入海的咽喉所在,岛上也筑有炮台(24门),不过,下横档岛的最大的缺点,就是距离本土圆于上横档岛,威远、靖远、镇远等炮台鞭长莫及,很难能够起到支应的作用——这时候,面临英军猛烈炮火的轰炸,也只能由岛上的守军自求多福了

    下横档岛上的官兵经过一夜的整备,早已经做好的准备,面对英军的炮火,暂时无计可施,只好躲在掩体里,苦苦忍耐,一待炮火停歇,立刻钻了出来,各自进入位置,装填炮弹,予敌人以猛烈还击。

    炮战中,双方都略有损伤,同时,英军舰队分出一部分战船,开始顺着水道靠山而行,攻打武山、晏臣湾一路,特别是晏臣湾一路的英军,乒乒乓乓一阵火炮打过去,把停靠在湾中的清军水师战船以及一些雇船全数炸沉,到这时候,清军水面作战力量,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炸沉了水师编队,英军战船转向,会同友军,对武山炮台上的镇远、威远、靖远三处要塞展开集中轰击。这三处地方是清军最重要的防线所在,炮火精良,战士勇猛,到了上午的巳时,英军始终拿不下来,反到给清军的炮火把复仇号和伯尔汉号打得支离破碎,再无一战之力,只好靠着晏臣湾水道靠山的一面,仓皇撤离战场。

    到了中午的11点25分,马儒翰通过望远镜看到,下横档岛上,竖起了英国人的米字旗。同时,英国人在山头构筑了野战炮兵工事,对不远处的武山、卢湾两处炮台进行轰击。清军的态势岌岌可危。

    下横档岛这么容易的易手,是连英国人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只不过由于中***人的战术思想的落后,认为此处的地理位置不如上横档岛重要,又不能与相应的如武山、卢湾连成一气,故而轻视和放松了对该岛的驻防力量,终于导致了恶果。

    这还不算,过了中午时分,又有一个极坏的消息传来:英军舰船突破了西水道的阻截,永安。巩固两处炮台已经停止了抵抗了。

    自开战之初,英国人制定的战术计划中,就并不是要抢攻武山一线,而是把重点放在防御较薄弱的西水道。以威底士底号、都鲁壹号和另外十二艘轻型战舰为主,攻击西水道。

    具体的战术是这样的:威底士底号和都鲁壹号在西水道中央区域下锚,以两侧的弦炮同时轰炸两岸的永安和巩固炮台,而轻型战舰萨马兰号、先锋号、硫磺号等传则穿过西水道,在防守力量较为薄弱的西北部下锚,轰炸岛上的炮台和军营。

    到了下午的一时左右,永安、巩固两炮台再也没有了抗击的力量,这时候,停靠在岛的南侧避炮的英国兵舰开始放下小艇,载着陆军部队,登陆作战。

    马儒翰事先也派人在岛后巡视,一旦发现有警,即刻通报,不想这些***多都是雇来的民勇,眼见气势汹汹的英国士兵端着长枪蜂拥而上,妈呀一声四散奔逃,剩下的一些胆识过人的,也根本形不成抵抗力量,或杀或擒,不到片刻之间,就被消灭一空了。

    占领永安炮台之后,英军向东发展,将山中清军的军营占领之后,又次第拿下了该岛西端的横档山上炮台和横档炮台,岛上清军无处逃生,共有250人战死,100余人受伤,剩下的1000多人,有一大半做了英国人的俘虏,剩下的一小部分,仗着地理熟悉,寻间径逃下山去。

    紧接着,英国人开始进攻巩固炮台,这里更加不值一提,炮台早已经损毁,不堪再用,到了下午五时,横档山一线全线崩溃,咸丰皇帝花大把的银子构筑起来的虎门防线,再也起不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作用了。

    在这之后的数日时间里,即使有陆建瀛请旨,从藩库中提出白银二十万两以为奖赏之用,征调兵勇展开逆袭,仍然不顶半点作用,粗制的火铳、挥舞的白蜡杆面对英国人射速、准头都极高的米涅步枪和数量虽少,却更加先进的恩菲尔德步枪,无一例外的败下阵来,到后来,额尔金都不愿意再让英***士动手了,改为派印度兵放手前线,英法两国的士兵,回到香港,轮换休息,以备来日再战。

    双方的战事停顿了三天,在这三天中,额尔金再一次给国内发电报,请求下一步的动作。巴麦尊志得意满,命令他再接再厉,一路到广州城下之后,再派人与中方接洽。

    于是,在接下来的数日中,英军的舰船势如破竹,一路连克乌涌炮台、琶洲炮台、兵锋直指广州城,距离只有四公里!

    早在横档山一线失守之后,陆建瀛就已经拟好的遗折,只待英军城破,就以死上报国恩,他对呼吸都放得平缓了许多,生恐激怒了皇上。

    皇帝确实很生气,倒不是对陆建瀛,也不是对广州城的失败,而是针对英国人。简直混账!居然有这样虎头蛇尾的民族?只是打到广州城下,就不准备再打了?一群窝囊废

    众人在一边站跪着,也不敢抬头,只听他口中念念有词,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皇上?”

    “哦。”皇帝收拢精神,抬起头来,把电文放到一边的几案上,轻笑着说道:“老六,战端骤起,有很多事晦暗不明,朕不得闲,你们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广州战事稍缓,朕倒要问问你,你以为,若是天朝与之谈和如何;若是不肯与之谈和,又当如何?”

    “是。臣弟以为,英人得陇望蜀,狼子野心不可或减,若是此番答应彼邦的条件,日后正式会商之际,肯定又会生出事来。届时,天朝准是不准?故而,臣弟以为,谈和之举,断不可行。”

    柏?心中大急!军机处会商国政,辅佐君父,是成立之初就定下来的规程,如今奕?不与自己一干人商量,就贸然以激进之词上奏……?现在广州城下,英军火力齐备,一旦开炮攻城,则阖府百姓,无遗类矣!

    哎呦,恭亲王旁的都好,只是这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坏习惯,可真是为政的大忌啊!

    他一个劲的坐立不安,皇帝看在眼里,笑在心里,故意不理他,转头问翁心存,“翁心存,老六的话你也听见了,你怎么说?”

    好在翁心存也是老成谋国之人,不像奕?那般的血气方刚,闻言答奏,“臣以为,为广州城中百姓着想,皇上降恩,准许陆建瀛与英人展开初步磋商才是的。”

    “柏?!翁心存的话,也是你想说的,是不是?”

    皇帝突然而至的一句话,让柏?吓了一跳,赶忙点头:“圣明无过皇上。广州城中,百万黎庶,都是天朝百姓,皇上当为这些人留一线生机啊。否则,英人恼怒,以百姓泄愤,臣恐……覆巢之下,再无完卵。”

    皇帝饶有兴致的左右望了望,带着很奇怪的微笑,“此事嘛,先不必提,朕问你们,可知道先皇当年,为英人逼迫,签署《南京条约》之前时,战事进展如何?”

    这一段历史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只是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在这时候突然问起,于是柏?几个轮番奏答,把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先皇不忍百姓遭战火波及,天心降恩旨予英人,方有《江宁条约》签署,两国相约罢兵,共谋友好。”

    “那么,你们可计算过,伤亡于英人手中的百姓,数目是多少?”

    “这,臣不知道,臣曾翻阅前朝各省奏报,百姓流离失所者甚重,而亡故者,似乎很少。”

    皇帝点点头,说道,“朕早就说过,英国人所图谋者,并非是你们,以及天朝上下以为的‘宣威海檄’,而是经济利益!自开战至今,十几天的功夫里,来自英国伦敦、印度孟买的鸦片商人自然为日后可能重新打开的天朝市场而欢呼雀跃,而那些贩卖丝绸、茶叶、天之美禄等物的正当商人呢?他们每天的损失,都是上万两银子上下。可以说,战事拖得越久,于英国人就越加的不利。”

    “至于你们担心的广州城中的百姓,朕可以断言,这些人全然无虞!不但是广州城,沿海各省,如舟山、乍浦、镇海、定海、厦门、上海这些城市,英国人或者会开炮震慑一番,于城中的百姓,也是全然无碍的。”

    “皇上之意是不是说,英国人担心战事一旦停止,以上数城若是遭遇浩劫的话,百姓离乡他投,日后再无人与之做商贸往来?”

    “说得对!”皇帝大力一拍几案,不加丝毫掩饰的望着奕?,神情一片嘉许:“你能够见识到这一层,今后对英……不,对列夷交往之间,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奕?笑得见眉不见眼,躬身行礼:“臣弟愧蒙皇上褒奖,这都是皇上训导有法,臣弟才有这一愚之得。”

    皇帝满意的一笑,继续说道:“沿海府城是这般情势,天朝内地之地呢?老六,你又有什么想法吗?”

    “臣弟以为,也可以不变应万变。只要英人……”

    “这一次就错了。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不同的地域,总要行以不同之法才是的。”

    “是,臣糊涂,请皇上天语教诲。”

    “英国人的算盘打得极好,以为只凭广州一战,就可使我天朝上下畏惧其兵力强壮之威,?鹗椎屯罚?斡伤?强?鎏跫?矗?拗挥懈┳嫉姆荻?亢俸伲‰奁??唤兴?侨缭福》吹挂?谜绞滤逞酉氯ィ?锰斐?饪橛补峭房ㄔ谟⒐?说暮砹?铮?滩幌掠滞虏怀觯?罨畋锼勒馊夯煺耍

    这还是奕?等人第一次听皇帝语出粗俗,楞了一下,齐声轻笑起来:“皇上说的极是,正是要活活憋死他们。”

    皇帝缓缓站了起来,负手身后,走了几步,“这还不算,一旦英军进入我天朝腹心之地,朕要让他们再也见不到故乡的日出——最起码,在英国人彻底全面投降之前,再也不能见到!”

    说到这里,他猛的站住脚步,回身说道:“奕?,拟旨,电传陆建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