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清山变 > 第170节 劫数难逃(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70节

    劫数难逃(2)

    刑部尚书赵光报了丁忧,部中差事交托给因为肃顺保举而捡拔起来的刑部汉缺左侍郎郑敦谨料理,闻旨进到殿中,碰头行礼:“臣郑敦谨,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京***了这样的大案子,你都知道了吧?”

    “是,臣听闻一二,只是细情尚不清楚,请容臣数日,臣下去之后,将案中所涉及的人员逐一带到堂上,审明问清之后,再到皇上面前回禀。”郑敦谨一路行来,早已经打好了腹稿,碰头请旨说道,“皇上,臣以为,肃大人执掌刑部,又是本案中的事主,该否行回避之策,还请皇上示下。”

    “嗯,”皇帝的火气消灭了一点儿,用手一指和他并排而跪的肃顺,“朝廷有法度,大员涉案,照例是有律法相绳的。肃顺在这个案子中,也是事主之一,至于他是不是有罪,也要你们审明之后,再上报朕知。”

    “是。臣明白了。”

    “还有,惠祥和他的家人,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中行人往来处与朝廷命官大打出手,尤其是在肃顺已经和他讲明,此番出府,是有皇命差事在身的情况下,兀自不依不饶。”说着说着,皇帝又动了火气,“这样的狂悖之人,刑部要严厉处置!要是再出现赵光当初因循庇护之情,朕断不能容当初那般轻易放过,你们要仔细了。”

    “是。臣等都记下了。”郑敦谨说,“臣等当以赵大人当初之事为鉴,上体天心,用心办差。”

    “就这样,下去吧。”

    打发了刑部几个人出去,皇帝手托着腮帮想了想:“肃顺。”

    “奴才在。”

    “惠祥知道不知道,云儿的身份?”

    “这,奴才以为他不知道。即便是事发突然,给惠祥见到了云主儿的真容,他也只当是旁的人家的女子。不会想到……是皇上的后宫之主的。”

    “你最好求满天神佛保佑他不知道。此事事关朕之令名,一旦口口相传之下,为小民污浊。肃顺,到时候,就是朕,怕也难以保全你了。”

    肃顺身上、嘴巴疼痛稍解,脑筋回复平时的灵动,听皇帝几句话说完,也由衷的变了脸色:“是,奴才明白。请主子爷放心,奴才就是拼了性命不要,也要保全主子一世清名!”

    皇帝无声的冷笑着,“你能够明白是最好。若是此事传扬出去,说不得朕就是一贯心软,也要学高宗皇帝诛讷亲之法了。”

    肃顺汗透重衣!讷亲被高宗皇帝诛杀,是朝中旧有的故事,他最喜欢听这等前人轶事,故而早就熟稔于心

    这件事出在乾隆十三年,乾隆东巡期间,皇后在德州骤崩,有人说是投水自尽而死的。一时间于帝德不修,帷薄不靖的传闻甚嚣尘上,当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谣言说,皇帝私通内弟傅恒的福晋,生下一个孩子,就是福康安。皇后投水而死,也是为吃醋所致。

    乾隆大动肝火,正好又出了两件事,其一是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建百日内违禁剃头(详见前文),给抓到京中,刑部议罪斩监侯,后来又给发觉,他还有贪墨、纳贿、徇私弊事,数罪并举,赐自尽而死。

    其二是大金川土司沙罗奔犯边,川陕总督张广泗进攻无功,奏报到京,简派讷亲为经略大臣,率近旅讨伐。

    谁知道讷、张二人不和,竟至朝廷数万大军师老无功,给沙罗奔杀得大败,乾隆雷霆震怒,将张广泗押解回京,自己在瀛台亲鞫;至于讷亲,更是钦赐其祖遏必隆刀,由内侍赍着,立斩讷亲于军前!

    表面上看来,乾隆如此动怒缘来有自,实际上,不过是杀大臣立威,挽回皇后投水自尽,百姓传言宫闱不靖所引致的负面影响罢了。

    此刻听皇帝提及旧事,肃顺心胆俱裂。猜到皇帝动了杀机,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个倒霉蛋,要成为皇帝立威之下的第一个刀下鬼!

    皇帝疲倦的一摆手,“你下去吧。”

    “皇上?”

    “去吧,去吧。”

    “是。”肃顺不再多说,又碰了个头,退了几步公务相商,不在迁延,起身告辞而去。

    送走了宝?,肃顺命人将郑敦谨请到了堂上,郑敦谨便装而来,落轿行礼:“给大人请安。”

    “小山兄,请堂中说话,来人,奉茶!”

    郑敦谨谢过大人,在堂中正座上坐了下来,先问了问肃顺的伤患诊治得如何,随即话锋一转,谈到了正事上:“大人,职下此来,是为惠祥一案,其中的关节处出入甚大,还要请大人示下啊。”

    “哦?是什么?”

    惠祥一案,轰动京师,九城兵马司衙门并大兴县衙将惠祥及家人全数捕获归案,随即有刑部将人犯从大兴县监狱提至刑部——惠祥有些害怕了,若说为了当街殴斗,怎么也是轮不到刑部出面的——消息闭塞之下,他还不知道这一次招惹到的居然是皇上的嫔妃。

    在狱中方才知道,自己此番***,居然惊了凤驾,惹得皇帝龙颜震怒,惠祥大惊,想托人赶紧到江宁城中找父亲出面,在皇上面前解救一番,却又听说,皇上以‘教子无方,昏悖成性’为由,下旨将阿玛也锁拿进京,一并审理,这一来不但己身遭殃,家门之祸,怕也已在不远!

    惠祥终究不是白痴,惊慌之下,给他想到一个对策,只要不被追究惊驾的罪名,改为就为追债而引致的殴斗事宜问责,事情还有挽回的机会。因此他打定了主意,到了堂上,只说自己是为肃顺欠钱一事而来,双方言语不和,大动肝火,进而以拳脚相加,至于轿子中到底是何人,就说全然不知。

    这番话倒也并非虚妄,料想刑部大堂之上,断不会施以酷刑,只要能够抵死不认,想来也轻易不能以大不敬的罪名入罪。若是能够到了这一步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解决了。

    惠祥这番计较不能为错,不过与刑部司官打着的主意相去甚远!皇帝为此事大动肝火,一来朝廷一品与宗室懿亲当街殴斗,大伤官箴;二来有意为紫云出气;三来也是有意借此机会重重的惩治一番那个借着姻亲之谊,在任上胡作非为的文端,故而以赵光当年之事告诫刑部司员,弄得谁也不敢卖交情与他——这样的打算,和惠祥的计划南辕北辙,用北京话来说,就是全‘拧了’!大风小说

    将惠祥带到刑部大堂,总算顾及他三等承恩公世子的荣尊并未给皇上下旨夺去,倒还有几分礼数,身上并未加刑具,也不需他跪倒奏答,“惠祥,我问你。”郑敦谨开口问到,“本月二十六日,你率府中仆从三十二人,到肃顺府上,为追讨欠款与人言语不和,终至当街动手,可是实情?”

    “是实情。”惠祥答说,“因为六月初,肃顺为一事揪扯不清,向我借款三万两银子,本来当初说好了,到七月初一定归还,谁知道连续多日,我到他府上追讨,他始终以公务繁忙为由,避不见面,我心中恼怒,方才派人盯他的梢,一旦见到他回府,即刻向我回报。今天恰逢其便,他回府之时,给我府中的下人看到,我这才带人到他府门前,追讨欠款。谁知道肃顺全然不认账,我受不得激,与他当场动手。”

    “嗯,据肃顺所说,他这一次回府,乃是身担皇命,将在其府中做客的云嫔娘娘护送回宫,你却全然不当回事,不顾主子娘娘凤驾在场,以武力相逼,是不是?”

    “不是的。”惠祥大声说道,“我不知道轿子中所乘的是主子娘娘,否则,就是给我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惊扰了凤驾。这一节,请堂上几位大人明鉴。”

    “你不必惊惶。”在郑敦谨一边落座的刑部右侍郎桑春荣说道,“刑部断案,首在证据。绝不会为肃顺一己之言而轻易入人之罪。不过,肃顺所说,另有旁证。便是宫中的六福公公。你可知道此人?”

    惠祥一呆,“我……知道陆公公,只是未曾识荆。”

    “不对吧?今天在肃顺府前***的时候,你不是重重的打过他吗?”

    惠祥脑子中闪过一个念头:糟糕,那个面目清秀的相公,不会就是六福吧?这下可糟糕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