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清山变 > 第116节 馆中趣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16节馆中趣事

    到了八月初,同文馆照常开课,容闳任职其中,一方面给孩子们教授英语,一方面教授体育。

    入同习的,总计十六人,都是八旗子弟,其中除了荣禄是皇上钦点,其他的,都是各有来历。有个叫志颜的,阿玛是文煜。

    文煜为了今年三月间上了一道奏请裁撤各省兵勇,节省军饷,为京中八旗加银一道奏折,皇帝命全国各省督抚、统兵将军上折子公议,天下人对他群起而攻之,骂得文煜满头包。吓得不敢再说话。

    不但被京外人骂,京中的八旗宗室为避风头,对他也行以敬而远之之策,文煜为了一道奏章,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心里这份懊恼就不用提了。看儿子整天无所事事,就知道在府里胡闹,家中一些年在妙龄的丫鬟,但凡平头整脸的,也不知道给他偷过多少个——这在旗下人家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太太心疼儿子,不但不加劝阻,反倒乐见其成。对下人说,“少爷欢喜你们,还拿三拿四的推搪?还要少爷到外面去野吗?”166小说

    有了母亲的纵容,志颜更加肆无忌惮,一直到文煜从外省入京,看到府中一片乌烟瘴气,心中大怒:“混账成天不知所谓,年纪轻轻就学那些走马章台的勾当?”说完儿子,他又埋怨妻子:“十四岁的孩子,就让他这般胡闹?你是怎么做额娘的?”

    训斥完妻儿,文煜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事,总要给儿子找点事情做,也好让他收收心,不过志颜除了在咸安宫官学念过几天书,就从未有过正事,年来的酒色日子更是让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成了任事不能的废物。

    文煜想了想,觉得儿子文武不成,不如另辟蹊径,于是决定,走通文祥的门路,让志颜到同文馆字,眼看着朝廷于夷物越来越重视,不怕日后没有晋身之阶。

    文祥觉得有点为难,同了,虽然其中也有波折,十几个孩子在一开始的惊诧之后,倒也能够安心读书,志颜半路出家,功课能不能跟得上?而且,他知道志颜为人荒诞,同文馆中又有几个西洋教习,彼此能不能融洽一堂?

    终于碍不过情面,答应让志颜入学试一试,不过提前和文煜说好,若是功课跟不上的话,就要立刻退学,等到这一科结业之后,来年再行入学。

    于是志颜入学,到学堂第一天就闹了笑话,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洋教习进门来上课,站到众人面前,哇啦哇啦说了几句,志颜一句话也听不懂

    想起当年在官学中课堂上的规矩,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恭恭敬敬的给教习鞠躬行礼。弄得那个教习目瞪口呆,白色的面皮涨得通红,向旁边一躲,口中:“no,no”连声。

    志颜也呆住了,还是坐在他身边的一个同学叫锦宁的,赶忙拉了他一下:“这里不作兴这样的规矩的,快点坐下吧。”

    志颜不明所以的坐下,锦宁就端坐在座位上,用熟练的外语和教习解释了几句,那个西洋人这才笑着点点头,又说了几句旁的什么:“先生说,因为你是第一次到学堂来,很多事情不知道,要我们帮你解释一下。”

    “解释什么?”

    “放课之后再说。”锦宁草草答复了一句,取出笔,纸张,墨盒,开始听课了。

    一堂课上下来,志颜什么也没有听明白,只是看十几个同学手中拿着的笔很好玩,每写几笔,就要用笔在墨盒中蘸一下,然后再做书写。放课之后,问锦宁:“这是什么?”

    “这叫钢笔,是英国教习波那根先生向博公提请,奏报朝廷批准之后,特意发给同生们使用的。都是从英国运来的呢”锦宁很是骄傲的把笔拿在手中,“和我们用惯的毛笔完全不同,不但书写流利,而且不用旋踵吊腕的用力,来,我教你怎么用。”

    志颜把钢笔拿在手中摩挲了一会儿,只觉得这样的写字方式闻所未闻,写出字来歪歪扭扭,分外难看:“不用怕,过上几天,习惯了就好了。”

    “那,就不用毛笔了吗?”

    “怎么能不用?”锦宁在书包中又翻出毛笔、墨盒,把钢笔、墨水收好:“等一会儿上课的时候,就要用毛笔了。”

    这一次志颜大约的清楚了,上不同的课,用不同的文具。上洋人的课时,用钢笔;上汉人教习的课时,用毛笔——学放课之后,到老师的府上,听他从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讲起,时光流转,也逐渐能够听得懂一点西语了。

    容闳除了授课之外,每日放了学,经常是西装革履,堂而皇之的和几位洋教习在一起座谈时事,他在美国生活多年,于西人的礼法、习惯倒是比之中国人的习惯更加的适应和熟练,各自叼着一支雪茄烟,喝着红酒,在学生们看来,这个奇怪的教习,真是有趣极了

    容闳教授的除了西语之外,还有体育课程,后一种是和英国教习波那根同时授课,波那根来自英国,带来了一种在国人看来,非常古怪的运动方式,就是足球。由十六名学生分作两队,彼此争抢。某一队抢到手中,想办法带到对方的场地之中,就算赢。

    容闳在美国也曾经玩过,不过其时被传播使用到美国的足球,和英国的玩法已经有了些许变化:不再像英国人教授的那般彬彬有礼,而是更加的激烈,更主要的是,团队之间的配合也成为更加重要的组成因素。

    他和波那根沟通了几次,彼此都不能说服对方,最后决定,两个人各带一支球队,在球场上分一个高低上下,也好证明孰是孰非。

    消息传出,不但总署衙门的奕等人,就是身在北京的英国使馆的文翰也为这种只有在自己故乡可以一见,在中国久矣不弹此调的足球运动吸引住了,派遣参赞哈士明到总署衙门,提出申请,请求允准英使文翰带同使馆官员,到同文馆中现场临战。

    奕没有想到英人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体育课程本是为同文馆中的孩子们增强体质,锻炼精神所设,这是顺应英国教习波那根所请,聊备一格而已,想不到居然演变成正式的课程,而这一次英人居然提出要现场观临?这就不是简单的孩子们之间的较量,而是两国之间的大事了。

    他把同文馆总稽查文祥找来,先告诉他,足球比赛的事情暂时押后,待请旨之后再做决断。然后亲自起草奏折,飞报行在。

    皇帝倒也没有想到会这样,同文馆中举行的足球比赛竟然连英国人也惊动了?他前世的时候不大喜欢足球,他喜欢的是足球的变种——橄榄球。不过在这样的时代,足球也不过刚刚起步,更不必谈什么橄榄球了。当即批示诏准。

    有了皇上的旨意,奕开始准备,因为有英国公使参加,不但是总署衙门,就连礼部六堂,也为之惊动起来。这时候,法国公使窦纳乐爵士,美国公使威廉.瑞德纷纷给总署发来照会,要求同样的到比赛现场观临。

    奕把众人请到自己的王府,向大家问计,李鸿章说:“既然已经惊动四方,不妨把此事做大,也好让各方列夷知道,天朝子弟,也并不尽是那些孱弱无能之辈。而且,卑职以为,……”

    “什么?你接着说,接着说。”

    李鸿章想了想,一些话是他早就想说的,不过一直未能得其便而已,今天倒是个好机会,“王爷,两年来,京内京外皆以为这个总署衙门,连同同文馆,都是无用之地,就不提倭艮峰当年之事,清流那些读书读到脑筋僵化的呆子们,不也是从不以总署为然的吗

    “嗯,这等人的伎俩总是如此,这也不是一朝一夕了。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王爷,这一次就是难得的机会。不但要列夷出席,也要让那些清流到场,看一看。他们对总署衙门所办的差事;同文馆所教授的课程,一无所知,难免会有些猜疑,借此机会,让他们知道,这新立的衙门,正是皇上胸有丘壑,是绝大经济的体现呢”

    这样的一番话令奕发笑,“少荃,你以为那些清流真的都是在以为总署衙门不该设吗?笑话他们不过是以此举为哗众取宠之术尔”

    他正一正颜色,又说:“若是咸丰元年,初议同文馆和总署衙门的时候,有一番窒碍还有情可原,皇上为此事连番下旨,几经开导,就是一块石头,想必也已经为之点头了。偏是那些口口声声‘华夷之辨’的呆子,抱着‘朱陆异同’的门户之见,不肯放手。”

    “王爷这话大是。”宝?在一边也说,“不要说王爷相约不能成事,就是皇上专为此事下旨,怕那些清流,宁肯抗旨,也万万不会到场来的。”

    李鸿章干干的咽了口吐沫,不好再往下说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