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在大唐建都市 > 第324章 李世民的决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说道:“罗大使放心,地朝廷已经给你们准备好,就在安仁坊,等会会有礼部的官员带你前往,这段时间罗大使和各位官员就暂住在鸿胪寺。”

    听到他的回答,罗鑫连忙回答道:

    “是,陛下!”

    两人又瞎扯了一会后,罗鑫就向李世民告辞了!

    至于晚宴这自然是有,而且就是在宫里,只不过现在还只是上午,时间还早的很。

    罗鑫告别李世民以后,在礼部的一名官员的陪同下,前往了安仁坊的一块空地小】

    【说】

    得知了空地的位置以后,罗鑫并没有直接返回鸿胪寺,而是来到了萧峰的那个院子。

    “哟!罗政委这是面见陛下回来了!”

    罗鑫听到他的话,白了他一眼。

    “别在这里给我扯犊子,发一封电报给建设部那边,让他们派人过来修建大使馆。”

    并不是他们没有电报机,而是那个地方不安全,所以才来到这里找萧峰。

    萧峰听到他的话,立马叫来了一个士兵,让他给建设部那边发了一封电报。

    建设部的部长办公室,李虎正在处理着日常事务。

    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对着他说道:

    “部长,长安那边的电报。”

    李虎接过电报看了起来,看完以后说道:

    “给长安回一封,就说建设队伍三天后会带领着原料抵达长安。”

    “是,部长!”

    工作人员回答了以后,就离开了他的办公室。

    在另一间办公室里,李猛也在处理着自己手头的事务,一名工作人员也走了进来对着他说道:

    “部长,李郡王拜访!”

    李猛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连忙说道:

    “请进来!”

    不一会工作人员就领着李孝恭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看到李孝恭的身影,李猛站了起来迎了上去。

    “李郡王,欢迎来到建设部,快请坐!”

    李孝恭听到他的话,和李猛一起来到了休息区域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李部长,突然拜访,多有打扰!”

    听到李孝恭的话,李猛连忙说道:

    “李郡王客套了,哪有打扰,不知道李郡王找在下是有何事?”

    李孝恭听到他的问话,也说道:

    “李部长,我今日过来就想找李部长确认一下我们朝廷领事馆的建设的事。”

    听到他的回答,李猛喝了一口茶水后说道:

    “李郡王,不知道朝廷的意思是朝廷出钱建设还是由我们青阳这边出钱建设,这建设的样式是否有要求,或者是朝廷那边派遣工匠过来进行建设。”

    李孝恭听到他的问话,回答道:

    “李部长,这建设领事馆的钱由朝廷来出,只不过修建就只能有请你们建设部帮忙了,这也是我来找李部长你的原因,至于这样式就按照青阳的建筑样式来,入乡随俗嘛。”

    李猛听到他的话,点了点头说道:

    “没问题,李郡王,刚好我们建设部有相关的建设图纸样式,要不李郡王你挑选一套觉得可以的建筑样式。”

    李孝恭听到他的话,惊讶了一下,于是说道:

    “好,那官员和百姓们还好,也就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而已,但是长安和周边的百姓们就不一样了。

    这事都沸沸扬扬的传了一个多月了,现在终于有了准确的答案了,所有的人都忍不住了,都开始好奇了起来。

    这青阳到底是不是跟传闻的那样,真的有那么的富裕。

    特别是一些商贾以及大小贵族们,都纷纷开始动身前往青阳,既然朝廷已经和这青阳达成了某种共识,那么就代表他们去青阳是安全的。

    于是在告示粘贴出去的第二天,长安城前往青阳的官道上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大量的人群和马车都开始成群结队的往青阳的方向走去,不过大多数都是那些有钱有权的贵族们或者是一些商贾们,至于普通百姓们并没有多少。

    皇宫内,东宫的大殿里,李世民、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几人坐在一起商议着。

    魏征最先说道:“陛下!这告示才刚刚粘贴出去一天,长安城和周边就有了过万人前往青阳,这其中大小贵族世家不在少数,这到时候不知是好是坏啊。”

    李世民听到他的话,说道:“是好是坏过段时间就知道了,目前还看不出什么来。”

    这时长孙无忌说道:“陛下!我们当前还有一件事要办,那就是青离县令一职,这都已经空了一个多月了,我们需要派一个靠得住的县令过去。”

    “那你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几人听到他的话,都摇了摇头,这个人选他们还真没有。

    “那这事明天早朝的事提出来,让众臣来商议吧。”

    至于青阳原来崔家推荐的那个县令,早就已经坟头长草了,都没有要李世民动手,他们自己就给解决了。

    这时杜如晦说道:

    “陛下!我们是否可以在长安的长安县或者万年县也弄一个类似于青阳那样的产业园。”

    “然后给一些政策,吸引一些青阳的民间商贾前来建立工厂,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进一步和青阳那边沟通一下,让他们的所谓的国有企业也来建立分厂。”

    李世民听到他的话,说道:

    “我今天把你们叫来也是为了说这事,我们落后青阳太多了,这个我们承认,现在的我们就像是我们看那些蛮夷一样,只不过现在我们变成了蛮夷。”

    “所以我们要学,学他们的发展方式,学他们的农业,学他们的工业,学他们的教育,学他们的一些制度,学他们的一些治国方法。”

    “只要是在不动国本的情况下,对我们有帮助的,我们都可以学,我们这代追不上,那就让下一代追,如果下一代追不上,那就再让下一代,我相信总有能追上的那一天。”

    此刻李世民作为被历史评价为一代明君的评价开始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来了。

    他没有像后世的某个王朝一样,来个什么所谓的闭关锁国,而是立马抓住机会开始进行学习,学青阳的方方面面小说

    只要是不动国本,又对当前治国体系不起冲突的,他都愿意学过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