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穷得掉渣的段素廉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穷得掉渣的段素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是真的按照青塘吐蕃将军爵位标准,给那位发放俸禄。那位最新出炉的奉恩将军,全家老少还不得活活饿死?那位主虽说成了落了毛的凤凰,可到底做过国王的人。这次被押来京城,身边的嫔妃就足足有二三十个,宫女奴才跟了一大帮。子女也有七八个。那么大的一家子几十口子人,就靠着每年六百贯钱、缎五匹,连禄米都没有。

    也就是一个比八品官,实际上还要低的进项。在这水贵三分的京城,恐怕饭都吃不饱。若是真饿死了一个人,那可就成天大笑话了。这次,别说傅远山了,便是于明远都看不下去了。就算想要整人,也没有这么整的吧。的确大齐宗室的将军,不管那一级都没有俸禄。可人家都有祖传的永业田,还有祖宗留下的家财万贯。靠着地租,都能过的异常舒服

    最终在几个人劝谏之下,再加上考虑到高媚回去后的生活水平,外加段锦的感受。最终黄琼,还是将俸禄按照四品官的给,每年另外再给禄米二百五十石,缎二十五匹,炭二千五百斤。其余诸宗室,按照爵位不同,分别以五品官、六品官员俸禄计算。但不给职钱,只能领干俸。唯一封县主的段琳,则按照三品官员的赏赐,另赏胭脂田三十亩。

    虽说还有些少,可比之前也是差强人意了。毕竟一个四品官,按照大齐的俸禄标准,只要户部不拖欠的话,每年俸禄是四千贯、绢三十匹,缎五十匹,禄米六百石。虽说禄米之中,有一半要折为其他的东西。当然大部分时间是折为制钱,也有部分时间是折为国库之中,那些乱七八糟顶税的东西。比如说香料、胡椒,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

    或是有的时候,干脆就拖欠。但自从这位主秉政之后,只有少数几年是折绢或是折缎。更多的时候,是完全按照俸禄定制,钱是钱、粮是粮。该发多少,便发多少。历年拖欠的什么冬天烤火钱、夏天冰钱,也都补发下来了。有了这些俸禄,一个四品官只要不乱糟蹋的话,再加上各种补贴。日子过得比之前经常被拖欠的时候,可谓是舒服的多了。

    那位主府邸是赏赐的,不用额外再租府邸。又额外加赏了每年禄米二百五十石,缎二十五匹,炭两千五百斤。虽说因为家中人口实在有点多,可能会过得有点紧。但毕竟比每年六百贯钱、缎五匹的,青塘吐蕃定制要好得多。只是几个人都不明白,为何面前这位主,除了四品官的俸禄,其他的标准都与二五有关?这二五也没有什么说道啊?

    这几位又哪里知道,在一千多年后,二百五就是骂人的话。黄琼这是用这个数字,在讽刺段素廉。不过,这次力争总算是提高了一些待遇。至少那位奉恩将军,不用担心饿死了。几个人,倒也没有太理会,为何黄琼额外加赏的东西,都带着二五两个数字。尤其是额外加赏的禄米,直接给了一个二百五的原因。毕竟人家是皇帝,他开心就好。

    几个人都想着,段素廉好赖是当过几年的大理国王。手中也多少应该有些积蓄,值钱的东西也应该有一些。享受四品官的俸禄,再加上额外恩赏的东西,尽管家中人口属实有些多,可日子也至少可以过得不错。结果,贴他一万贯钱。其余的大理国王宗,按照爵位和散官的职务,也让大理国给补贴。这个密旨差一点,没有把当今的大理国君段素平给恶心死。齐军将大理国最为富庶的羊苴咩城,以及鄯阐府给抢了一个一干二净。将大理国王宗,几乎一个都没有给留的,全部押到了大齐。现在,这群人大齐也给了爵位和官职。

    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大齐给发钱粮养活吧。现在却是让大理国出钱贴补。虽说钱不算多,加在一起也不过十万贯钱。但问题是,这笔钱自己出的实在亏。自己当初在国库一空的情况之下,为了发军饷和养活留下的官员,以及赈济羊苴咩城与鄯阐府中,被抢的一干二净的百姓。如今欠下了老丈人家,足足一百万贯钱,十万石粮食。

    现在居然还要出钱,养活那么现在本应该是大齐养活的一群人,这实在有些欺人太甚了。可面对大齐的强势,也知道若是大齐翻脸,自己如今没有任何还手余地的他。最终还是在做了母亲的白凤劝说之下,无奈的应承了下来。毕竟自己兄长,连皇位都被逼着让给自己了。自己总不能真的见到他,还有其他那些叔伯,还有兄弟、堂兄弟、侄儿、侄女饿死吧。

    更何况,一手带大自己的亲姐姐也在大齐。自己总不能连她都不管吧。到时候,别人不会说是大齐饿死他们的,只会指责自己这个现任国王冷血。到时候,自己本就还没有坐稳的王位,恐怕又要岌岌可危。段素平知道,随着杨家的覆灭,国内虽说已经无人敢公开反对自己继位的大股势力。可私底下,很多人在眼巴巴的等着找借口和机会呢。

    好在钱不多,而且大理国恢复的很快。尤其是借着石城郡铜矿,大理国元气还是逐年在恢复。这点钱,总体上来说也不是负担。段素平虽说气的几欲吐血,可最终还是每年按时将贴补的钱送到位。每次还让派去送钱的人,额外再偷偷塞给段素廉一万贯的银票。又让人想方设法的,在京兆府周边和河南路以段素廉的名义,买了一万六千亩地租佃出去。

    以贴补在京兆府的段家人,这才让段素廉一家,还有大理国那些王宗,免于成了京兆府的饿殍。不能不说,段素平不仅治国能力超过他兄长,便是为段家人生活考虑,也超过了段素廉。这一万多亩的地租,每年虽说不算多,可也有万贯的制钱。相对于贴补,这笔钱虽说是死钱。可每年基本都是一个稳定的收入,到日子就能收上来。

    一旦大理国的补贴不及时,可这笔钱也可以应急。而且这些地,地契都被带回了大理国。到时候穷疯了的段素廉,想要卖掉直接换钱都不可能。不过,做了这些的前提是,段素廉要约束好京兆府的段家人,连同他们的后世子孙在内,永远不许在返回大理国。任何人都包括在内,一个都不许回大理国。若是有一个人返回大理国,他立马断掉所有补贴。

    原本段素平,在白凤给他诞下儿子之前,还想着争取一些段家人返回大理国。可在白凤给他诞下了太子之后,段素平的心思却是变了。开始为自己儿子考虑了。毕竟他虽说在段锦逼迫之下,纳了一大批的嫔妃。可到目前为止,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

    【1】

    【6】

    【6】

    【小】

    【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