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永安郡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傅远山的话,黄琼倒也想起来了永安郡王,的确今年已经十三岁。按照本朝祖制,皇子十三岁晋封亲王,出宫居住于御赐亲王府。同时配备属官,在自己王府教谕。今后再见自己的母妃,便只能每月初一、十五两次定省。其余的时间之内,无诏不得再进入皇宫居住。

    若是换了其他的皇子,黄琼倒是无所谓。到了年龄,该出宫出宫,该晋封亲王就晋封亲王。哪怕再对自己那些兄弟看不上眼,再担心那群什么都不会干的混球,出去搞出什么一堆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就像年长的那几个一样。可黄琼也知道这是祖制,至少现在自己改变不了。

    好在老爷子已经取消封藩制,将这些人留在京城严加看管就是了。?在自己的眼皮子低下,总归好在放到外地去祸害百姓。但别人是别人,可对这个明着是自己弟弟,实则却是自己侄儿的永安郡王,黄琼却不是一般的忌讳。这倒不是因为他母亲,或是因为他并非是自己弟弟。

    而是他那个真正的生父,也是自己这一生,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敌人蜀王。这个永安郡王出宫,有些人要搞事了。因为那个该死的温邰亦,蜀王在京城暗中潜藏的势力,到现在还有多少,朝中还有多少他的人,自己到现在都不清楚。这个永安郡王一旦出宫,某些人的野心?

    但为了掩饰这件天家的丑闻,一些面子上东西,黄琼也不是不会做。封一个亲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原本如今在西域,实力已经发展到今非昔比的蜀王,如今一直都没有任何的动作,就已经让黄琼心生忌讳了。若是这个时候,永安郡王在出宫就府,黄琼多少有些担忧。

    只是看着面前的傅远山几个人,再看看御案上堆满的奏折。黄琼沉吟了一下之后,却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都坐下之后道:“永安郡王的事是家事,眼下还是国事为重,其他的事情放在一边。看看这一屋子折子,朕现在哪有那个心思?永安郡王现在还小,过一段日子再说小说

    几个臣子,听到黄琼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多少有些怪怪的味道,心中不由得都生出一丝疑惑来。只是疑惑归疑惑,可这几位都是七窍玲珑的人。此事又是涉及到天家的事情,又有那个人会去刨根问底。最多以为这位一贯看不上宗室的主,为有可能多一个混世魔王头疼。

    他们都是做宰相的人,天下那些宗室德性,他们不是不知道。也不知道,这历代的嫔妃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哪怕在宫中时,性格再老实的皇子,出宫都会犹如变了一个人一样。什么混账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这位主当初从做太子起,便对那些皇子与宗室一向严加管教。

    继位之后,对那些皇子的管教越来越严厉。之所以提起马上便要出宫就府的永安郡王,还有其他三位年纪都差不多的郡王,便是一脸的不情愿。恐怕也是为这些,即将出宫的兄弟头疼吧。毕竟有了前面和外面的那些前车之鉴,估计这位向来杀伐果断的主,心中也没有底。

    这些出宫之后,彻底没有约束的皇子,究竟能变成什么样子,恐怕只有这老天知道。不过,看已经出宫,还活着的皇子都干过什么,大致也能猜出那些人的德性。搞不好这大齐朝的京师,又妃那里。待到了慎妃的宫中,发现慎妃这次倒是没有搞什么幺蛾子。只是与其母和其姨母,带着永安郡王老老实实的等着自己。见到黄琼进来之后,也是按照规矩老实请安。大风小说

    也许是真的有事求黄琼,这次慎妃罕见的受规矩,倒是让黄琼颇为感觉到意外。手虚扶了一下,示意几个人起身之后。黄琼看了一眼,已经足足有大半年没有见到,如今又长高了不少,也显得更加沉的永安郡王。将其叫到自己面前,语气平淡的道:“最近都读了什么书?”

    虽说大半年没有见到,自己这位极少与自己这些做弟弟亲近。反倒是要求极为严厉,比自己父皇对自己这些年纪小的兄弟,严厉得多的皇兄,永安郡王倒也没有怯场。听到黄琼的问话,倒也语气沉稳的道:“回皇兄话,臣弟最近一直在与师傅,在宫学中读《中庸》、《大学》。”

    听到永安郡王已经开始读《中庸》,黄琼倒也提起几分兴致。随口考校他一部分书上的内容,却发现这个如今才十三岁的永安郡王,倒也算得上是对答如流。虽说对文中意思,领悟稍显差一些。但这倒也不能太怪他,毕竟他也只有十三岁,能领悟这些东西已经是很不错了。

    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那么的幸运,遇到那么一个博学而多才,对儒家经典还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母亲。当初,自己七岁开始读《中庸》、《大学》时,对书中意思理解还没有他这么深。虽说无法与当初的自己相比,可问题是自己可是两世为人,遇到的师傅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与他的那些年纪差不多,到现在读书还只停留在《龙文鞭影》,这一类启蒙读物的兄弟,已经算是进步许多了。要知道,自己当初管着宫学的时候,给宫学的规划是,诸皇子要到十五岁,才开始读《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这四书,而且要先从《论语》开始。

    当然,自己那些弟弟们,这个读书的进度,也是让黄琼不是一般失望。大部分人的书,读了一个稀里哗啦。就像是自己十二弟楚王,今年都已经二十三岁,大婚都已经数年的人。你问他《龙文鞭影》、《小学集解》,这种现在读书人启蒙时读物上的内容,恐怕都还一脸茫然。

    倒不是这些皇子真的笨,而是他们压根就不用心去学。这些皇子一落草,可以说就享受这世上最好的待遇。只要自己不玩命的作死,就会一辈子荣华富贵。读书在他们看来,不仅仅是一件受苦事情,更是一件没意义的事情。在他们看来,他们又不用考进士,读书有什么用?

    有那个精力,还不如琢磨怎么多捞取一些外快,以便让自己可以过得再舒服一些。别说皇子不上心,便是老爷子对自己这些儿子的教育,其实也不算太上心。他当初对皇子读书,要求严厉一些,也不过只是让自己那些儿子忙一些,别整天搞出荒唐的事,外加想东想西的。

    虽说师傅也是精挑细选,可在监督上也就算了两个字。那个宫学办的,教授的师傅三心二意,学生更是无法无天。上课几乎是老师在课堂上讲,下面的学生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高兴了,学生三五天不来也是常事。反正这些天下最难管的学生,也没有那个老师真的会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