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当一些

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当一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着听到皇帝的圣旨,有些惊呆外加一丝无奈的黄琼。也不知道,这位万岁爷子再搞什么的高无庸,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皇上说了,原本移交玉玺是大事,应该选一个黄道吉日来操办的。不过,皇上又说了,既然早晚都是要交的,那就现在便交出来,以便太子施政。”

    “他即身为天子,当一切都是以国事为重。那些繁文礼节,也不用太看重。如果太子认为草率了,那过后再补一个仪式也是可以的。皇上给殿下的口谕,印玺乃权柄也,这印玺一盖即是天子政令即出。而君王的政令若是一出,或是还给百姓一个盛世,或是这天下狼烟四起。”

    “皇上希望太子殿下,施政能够以这黎民百姓为重,在施政上定要慎之又慎。行事要上对得起苍天,下对得起亿兆黎民的信托,更不要轻启干戈。一切要以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以及亿兆黎民为重。让您善待您的兄弟,善待您的臣工,善待你的子民,珍惜这锦绣江山。”

    见到黄琼抬手要拒收,高无庸急忙的道:“殿下,皇上原话说,你小子不要虚头巴脑的,搞出那些用不着的虚礼,朕给你就收下。你是不相信朕,还是不相信你自己?朕身为天子,既然做出了决定,就断然没有再往回收的道理。今后你对得起,朕的这番信任比什么都强。”【1】

    【6】

    【6】

    【小】

    【说】

    听到高无庸的话,被搞得措不及防的黄琼,很是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自己回来面君的当天,老爷子提过要提前传位给自己。自己将老爷子的话,当成了一个试探而没有接招。就连前次叫大起,老爷子那番话,自己也一样没有当做一回事,原想着老爷子不过是想要偷懒。

    却没有想到,今儿一大早老爷子,不仅连早朝都没来。还给自己搞了这么一出,就连传国玉玺都交给自己,让自己以及群臣都措手不及事情来。想在一想想,这两日晨昏定省,自己就连听雪轩的门都没有进去。现在来看,老爷子那日是并不是在试探自己,更不是一时兴起。

    黄琼这个当事人之一,都被搞得措手不及。而殿下群臣则是目瞪口呆,就算这位皇帝真的撒手,可这也有些太草率了吧。玉玺是什么?那是天子之玺,那一方玉雕成的印玺,便代表着帝王的身份。玺在天下在、帝王在,玺若失便天下失,帝王殒命。这玉玺就是代表着君权。

    玉玺上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大字代表着君权神授,不可侵犯。如今这位皇帝,如此轻飘飘,便将玉玺以及本朝帝王诸宝,都移交给太子。自己只留下一个贴身小玺,基本上可以说,也就等于将这权倾天下的帝位,提前传给这位太子爷。这是不是有些太过那啥了?

    看着群臣一副目瞪口呆,外加一头雾水,大惑不解的样子。在听着一边急于回去复旨的高无庸,不断催促的话。知道老爷子,这是铁了心要提前交权的黄琼。只能无奈对着那枚传国玉玺,恭恭敬敬的三拜九叩之后,没有假手身边的太监,而是亲手接过那一托盘大小诸宝。

    还有他前世的时候五代十国便失踪的,那枚从祖龙开始,便流传下来的传国玉玺。见到玉玺已经完成移交,高无庸再无半句话,给黄琼磕头了三个头后,便带着身边俩个小太监转理政事了。不过黄琼最终还是没有坐到老爷子御座上,而是选择了在御座下首,放了一把椅子听政。而今儿第一件议题,便是德妃那位门生故吏满朝的父亲,该给谥号以及封赏。

    听着礼部侍郎的汇报,黄琼却是直接否定了礼部建议的文正谥号,以及加封少师的追封。看着那位老先生的门生,不依不饶的侃侃而谈,想着法子给自己老师争取地位。黄琼却是没有做任何表态,也没有打断他的谈话。直到他说完了,黄琼才笑道:“老人家虽说三朝元老。”

    “也曾多次主持会试,为朝廷选材。为官也算是清廉,为朝廷开科取士上,也算是公正廉明。但却从未登阁拜相过,没有做到辅佐君王开创盛世,谥号文正还是有些略高了。而且其女身为皇上嫔妃,这样无私也有私。给了文正谥号,寡人担心他承受不起,不能福泽家人。”

    “以寡人看,老人家一辈子性子随和,从未与同僚交恶。而且对朝廷的礼章制度多有贡献,给一个文和的谥号还是适当的。至于太师的追封,寡人看人既然已经没有了,而且在致仕之前,就已经做到大学士一品高官,已经是位极人臣了,现在就不要再搞这么多的花头了。”

    “与其追封那些什么太师、少师,还不如萌恩其子孙。这样,其长子现为正三品司农寺正卿多年,以寡人看可以晋升一级,改任二品集贤院直学士,待丁忧后便可上任。其二子如今在江宁任知府,如今正好已经坐满一任。这样,晋升为太仆寺正卿,同样丁忧之后上任便可小说

    “另外,从其孙辈诸男丁之中,有举人身份的优选出二人,恩萌加封为七品官员,授六部行走。老人家多次主持会试,为朝廷举荐了不少的人才。如今不幸先逝,朝廷该给的恩赏还是要给的。着赏赐钱三千贯,帛一千匹,作为治丧所用。其墓地由钦天监,在京城就近挑选。”

    “待墓地选定修造完成之后,朝廷再给予守墓人五户,给予墓田十倾。此外,为了表示寡人的哀悼,朝廷自今日起停朝五日,在京诸大臣正二品以下,悉数都要去府邸吊唁。宋王虽是天家子弟,但老大人为其外祖父,砸断骨头还连着筋。虽说为君臣关系,但也是至亲之人。”

    “传寡人钧旨,着宋王自今日起,去为其外祖父守灵。虽说于礼制有些不合,但念在老大人这些年劳苦功高的份上,我朝又是一向以孝治天下,重的是孝道。所以寡人破例,准许其为老大人戴孝守灵。如果宋王不到,寡人将重重责罚。我天家子弟,绝不能有不孝之人。”

    黄琼这一席话,直接将太常寺的想法全部抹掉。看起来恩萌了三代,加封比单纯给一个谥号高的多了。但可以说该给的加封与追封,一句话轻飘飘的全部抹掉了。要知道,中国历代文官谥号,文正向来是排在第一位的。自开始给文官加封谥号以来,得文正者不过数人罢了。

    按照对朝廷的贡献来说,德妃那位老爷子,谥号文正的确有些勉强。但那位老大人多次主持会试,门生故吏遍天下,给一个第三等的文成谥号却不为过。而且,礼部提出的文正谥号,也是在漫天要价。毕竟得给上位者,留下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不是?这都是人之常情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