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六百三十一章 争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琼的话音落下,诸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谁都没有第一个开口。黄琼征求他们想法,以及思路的这种事,他们从军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往都是上司拿出一个思路与决策,他们只是负责具体落实与执行便是了。当然在具体执行中,还是要有自己应变手段和能力的。

    可大的方向,都是听从上司的命令。今儿这位英王,从制定策略的时候,便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倒是让这些武官,多少有些感觉到不知所措和茫然。黄琼的话音落下之后,诸将几乎是不约而同的,齐刷刷的将目光对准了此次陇右平叛,具体负责军务的贺元锋。

    他是制置副使,也是实际上的最高军事主官,就算要说也应该他先说才是。而接受到诸将看来的目光,也同样没有经历过此事的贺元锋,也一样不知道该怎么说?虽说眼下他脑海之中,已经有了大致思路,可还没有最后敲定。这么就当着自己这么多部下,提出来真的好吗?

    而看着一脸茫然的诸将,黄琼有些无奈。他也知道自己这种战前,开一个诸葛亮会,博采众长想法,这些人可能一时接受不了。毕竟自己的这种做法,对这个时代的人实在有些超前。可黄琼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欧阳老爵爷不要轻敌冒进的提醒,他始终都清晰记得。

    但此次平叛作战,究竟该怎么打,自己这两天,却一直都没有想出什么太好的思路。打仗这种事情,黄琼自认还是不擅长的。而已经在郑州,有过一些从军经历的他更知道,将令一出军破身死的道理。此次平叛事关重大,所以黄琼就算为了这几万大军,也要慎重在慎重。

    至于贺元锋,说实在的至少在现在,他的能力还没有让黄琼做到完全信任。所以,黄琼现在能做到的,便是在全面开始之前,尽可能的将计划做得全面一些,以避免让这几万大军白白流血。只是在诸将谁也不打算先开口的情况之下,黄琼也只能直接点名自己的副手贺元锋。

    听到英王点了自己的名字,也知道不开口不行的贺元锋沉吟一下之后,开口道:“王爷,以末将以为,我军当三面出击。末将亲率大军主力为中路,直捣叛军在宁夏府的老巢灵州、怀远镇。其余两路一路由平凉府出发为左翼,一路由庆阳府出发为右翼,直插叛军右翼。”【1】

    【6】

    【6】

    【小】

    【说】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采取分进合击、相互策应的战术。在三路大军之间,行军间距不得超过一百里,相互之间以狼烟为讯号互通有无。这样叛军,只要敢于攻击我三路之中任何一路。其余两路都可以倾尽全力救援,可以做到不给叛军任何寻找到战机的机会。”

    “只要我们三路军配合缜密,拓跋继迁惯用的机动设伏战术,就寻找不到任何的战机。三路大军在步步为营,一点点的挤压,压缩叛军活动空间,最终逼迫其在灵州城下与我军决战。末将以为,只要逼迫叛军聚集成一团,单凭我军之精锐,完全可以一鼓作气彻底击溃叛军。”

    “前些日子连续三战,官军均以少胜多。足以说明叛军兵力虽多,但大部分却都是训练不足的乌合之众,相比我西京大营差的太多。所以末将以为,只要我军各路稳扎稳打,相互密切配合察,此人绝对不是那种死抱着地盘不放的人,在明知道不敌我朝廷大军的情况之下,该放手的时候他绝对不会犹豫的。尤其是在明知道,他那些所谓的部下,战力与官军悬殊的情况之下。”

    “而现在末将最为担心的是,如果他在我三路大军之中找不到战机,恐怕他会在我军三路紧逼之下放弃灵州。甚至是放弃他目前控制的,宁夏府所有一州四县,而全军退入贺兰山。贺兰山地处宁夏府与大漠之间,山势虽说不如祁连山雄伟,可却是山势陡峭、层层叠嶂。”

    “其山势东西狭窄,南北漫长。西、北两侧连接草原大漠,东控黄河河套平原。其西南余脉,不仅与陇右境内的屈吴山,甚至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相接。与黄河构成了我朝与北辽的分界线。而其西、北两侧的草原与大漠上,还有大量仍旧处在游牧状态的党项部族。”

    “一旦拓跋继迁退入贺兰山,便将自己放在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随时可以卷土从来的地步。其进可随时窥视河套平原,进攻我怀远州以及灵州。甚至可以利用贺兰山腹地,多条东西走向的山间通道,不断的骚扰陇右其他的府州县,乃至直至河西走廊与陕西路。”

    “退可以则退入山区,依靠贺兰山险峻与官军周旋。甚至在必要时,甚至沿着贺兰山退入北辽境内。这样一来,即便是官军控制整个宁夏府,可却依旧会不得安宁。甚至有可能因为四处清剿,而疲于奔命。所以,在末将看来此战最为关键的所在,并非是与拓跋继迁的决战。”

    “而是怎么堵住拓跋继迁,退入贺兰山的通道,将其彻底困在河套平原境内,使其无法成为流寇,这样才能方便我军一举歼之。而末将最为担心的是,一旦我军过了青冈峡。其只派出一部兵力与我军纠缠,其余的兵力与部众坚清壁野,全部撤入到贺兰山之中隐蔽待机

    杜涉的话音落下,贺元锋却有些不以为意的道:“我以为杜副使多虑了。党项人虽说祖上是游牧部族出身,可不管怎么说也汉化百余年了。那些党项人,都已经习惯了男耕女织的汉人生活。当然游牧习惯还是有一些的,可也就是围着家门口打转转,放养一些猪牛羊罢了。”

    “让他们在回到他们祖先那个整日里面,风餐露宿的在草原上放牧牛马。放弃舒适的房子,去住简易的四面透风的帐篷。别说自落草以来便享受荣华富贵的拓跋继迁,便是他的那些党项部众也不会答应。更何况,党项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其余各部族的族长与头人未必会答应。”

    “那个拓跋继迁,所谓的恢复党项人荣耀,也只不过是拽着其他党项人,陪着他一起造反的一个口号罢了。若是真的让他恢复所谓党项荣耀,让他放弃优厚的生活,整日带着他的自己部众去风吹雨淋的。别说他部下了,恐怕他自己首先就受不了。所以杜大人此举是多虑了。”

    贺元锋对于杜涉的担忧,多少有些不以为意。在他看来,拓跋继迁造反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权势以及更多的荣华富贵吗?至于恢复所谓的党项荣耀,不过是一个应付人的口号罢了。党项人什么时候荣耀过?最多不过是当年地控五州的定难军节度使罢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