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选与权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管这两个家伙眼下的平静之中,究竟是在憋着什么坏水,调刘虎回来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以刘虎眼睛里不揉沙子的性格,一身横练的少林功夫。在加上段锦的眼光,段锦与吴紫玉的聪慧与智谋,司徒唤霜的机灵,何瑶的缜密心思,府中的安全大致上就应该没有问题。

    倒不是黄琼此即将为国出征之际,还念念不忘家中的鸡毛蒜皮。心中将家事放在国事之前,将小家放在大家之前。而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自己出征在外,家不安顿好。若是后院起火,自己在前面又如何能安心平叛?

    在给刘虎的手令写完之后,黄琼没有做任何的耽搁。在第一时间,便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郑州。只是在信送走后想起吴紫玉,黄琼微微叹息一声,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之下,自己终究还是负了玉姐。刘虎这一回来,自己与她在想见面就不方便了。

    原本黄琼想要将吴紫玉找来亲热一会,但想起老爷子已经下了圣旨,让兵部尚书、枢密使,来自己府中谈陇右平叛事宜。那几位老大人恐怕这会子便要到了,自己这个时候抛开正事,去与吴紫玉亲热,岂不成了北齐那位小怜玉体横陈夜,以报周师入晋阳的后主了吗?

    本朝国号也是齐,与那个高氏创建的北齐,虽说不是一脉同宗,可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国号。自己可不能与那个齐后主学,别千百年之后,让人将自己与齐后主并列,再弄出一个什么以齐为国号的昏君榜。眼下还是以国事为重罢。至于亲热,也只能等到晚上再说了。

    黄琼猜的没有错,就在他刚打消去找吴紫玉亲热的念头,还不到一盏茶的时分。几位大人,便已经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其实此次调的兵都是西京大营兵,京城这边只需要出相关调兵手续便可以了。重点是两点,一协调粮草运输补给的事情,二是选出指挥作战的副使。

    调兵手续,因为老爷子在黄琼临走前已经下了圣旨。所以兵部与枢密院,这二位在来英王府之前,便已经履行的差不多了。调兵的圣旨,已经八百里加急发往了西都长安。现在最关键的是,是副使的选调,这才是此次平叛的重中之重

    一只狮子带着的一群狼,能打败一只狼带着的一群狮子。将为兵之胆、兵乃将之魂,在好的兵也得要分人统帅。决战疆场,大军的统帅能力究竟如何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将领,能将一群弱鸡带成一群雄狮。一个战场上胡乱瞎指挥的将领,给他再好的军队,也只能是浪费。

    正像是黄琼虽说参与了虎牢关之战,但至今他仍然不认为,自己有那个能力,去指挥五百人的军队去作战。所以,他才对此次负责具体军务的这个副使,人选如此的慎重。因为在他看来,那个拓跋继迁敢于起兵造反,至少能力上要比郑州自己那个草包表哥,高不知里许。

    他能短短数日之内,便将一盘散沙一样的党项人,集合到了一起并席卷整个宁夏府,足以说明此人的能力很强。面对着这么一个极可能音响、狡诈,集于一身的对手。在黄琼看来,这个负责具体指挥作战的,制置副使选择上一顶要慎之又慎。

    看着坐在自己面前是人?

    至于自己选择此人,老爷子会不会担心,自己与当年的淮阳旧部又联系上,黄琼现在倒是不在怎么太看重。老爷子现在既然已经做出了,关于某些事情的决断。再来怀疑这些只能说明他很无聊。就算老爷子在多疑,在这件事情自然有母亲帮着安抚。

    想到这里,出于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思。黄琼虽说在心中,对这个人选也很认可,但是多少还是有些犹豫。只不过黄琼的犹豫,还是相当短暂的。考虑到此次陇右平叛的特殊性,黄琼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当即便在书案上,写下了一封调人的手谕。大风小说

    让枢密使、兵部尚书现场附名之后,联名发往驻扎在新安的锐建营。要求这位高都指挥使,立即赶回京师。派人将这封调令送走。而黄琼直接下手谕调人的做法,哪怕都知道这位英王如此做,肯定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权。但在座的这几位大员,却是依旧咂舌不已。

    从废太子被立为储君开始,到废太子最终被废掉储君之位。这多少年了,废太子连军权的一点边都没有碰到过。只要哪怕是稍有接触,皇帝轻则一顿训斥,重则要禁足数日。而眼下这位英王,调动一个正三品武官,却是只下了一个手谕,几乎可以说不是一般轻描淡写的很。

    而对于除了自己身边侍卫之外,就连一个从七品武官都不得接触的废太子来说。这样的权利,从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得。这样的权利,曾经是废太子梦寐以求多少年,都不可得,也从未得到过。当初的废太子,别说调动一个从三品武官,就是调动一个八品武官的权利都没有。

    哪怕是调动一个文官,正四品以上也是要请旨的。更别提,如今皇帝每日批阅的奏折。除了枢密院、殿前司,少量兵部与吏部的折子之外,几乎大部分都是面前这位英王代笔的。过去皇帝接见朝中外放,进京面圣或是调任京官的外地官员的事情,如今也是这位英王代为。

    别说州府一级的官员,便是安抚使这一级,都是这位英王代为接见。他们甚至听说,皇帝原本将接见调任节度使、兵马使,边军防御大使这些武官,这种以前别说其他皇子,便是太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打算一并甩手给这位英王。只是这位英王死活不答应,才算是作罢。

    眼下这位英王,与皇帝唯一的区别,只是没有权利撤换三省六部的几位相爷,六部尚书、御史台左都御史、翰林院掌院学士,以及正副枢密使,殿前司的几位都指挥使,这样的一品大员罢了。而等这位英王此次平叛回来,谁知道皇帝又会授予多少权利?

    自从当初始皇帝肇基以来,历朝历代除了那些已经架空自己老子的太子,比如玄武门事变后的唐太宗之外,又有哪朝哪代的太子,被皇帝授予过如此大的权利。更别提,眼下这位虽说有了储君的名义与荣耀,却还没有储君名分,如今还只是一个亲王封号的英王。

    按照目前皇帝对这位英王的放权速度来看,搞不好这位英王自陇右平叛回朝,只要不打了大败仗,恐怕转为正式储君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想到这里,这几位原本就知道这位英王不好糊弄,自进入英王府之后,态度就很恭敬的大员,态度更是恭敬了许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