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励

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妇人不仅有着,即便甚至比黄琼身边诸女之中,最为漂亮的林晚清,还要艳丽一些的姿色。又有着极其成熟、丰盈,并不比自己身边身材最好的段锦差,与范剑那位嫂子不相上下的身材。哪怕之前便已经知道,司马宏这个儿媳妇长的漂亮。

    否则当初在密州的时候,德妃那个娘家侄儿,拼了命的想要不折手段,将他的这个儿媳要搞到手。便是连一些官场,这些年的一些潜规则都顾不上了。若不是被黄琼给遇上,甚至做出了即便是景王府那些恶奴,当初也没有做出来的事情,直接便要动手强行抢夺。

    但当黄琼真正细打量面前的妇人时,依旧被眼前艳丽逼人的这个妇人,给惊艳得微微有些失神。好在黄琼反应还算是很快,失神只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随即便掩饰住了自己的神色中的失态,没有被桌上的自己那群,明里、暗里的老婆看出来。

    不过,不敢在多待下去的黄琼,草草的敬了这位被黄琼这位英王的出现,着实有些惊吓到的妇人一杯酒之后,便立马退了出来。不过回到自己位置上,黄琼费了好大的心思,才压制住心中一些不好的想法。转身又与司马宏,以及范剑几个人聊起科举一事。

    今年是大比之年,虽说因为还在丁忧期间,贾权与宋之唤都无法参加科举,范剑不想参加科举,但司马宏的那个小儿子,今年却要参加大比。原本司马宏在被流放之后,他这个小儿子作为犯官之后,原本已经失去了参加科举的资格。

    不过,只是随着司马宏被赦免,在加上年前黄琼出面去吏部打了招呼,才又有资格参加科举。而黄琼也听出司马宏对他那个,身为所谓诗书传家的长子,最终选择投军不满。将更多希望,都放在了这个小儿子身上的意思。对于自己这个小儿子,此次能否进士及第看的很重。

    听到司马宏对长子的抱怨,黄琼也只是微微一笑并未说什么。虽说武官担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但在无大战乱的年景之中,文官却是一向对武官有所排斥,或是说看不起。从司马宏的语气之中,黄琼听的出他原本对这个长子期望甚重。

    却没有想到这个长子,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去考科举。却在正好的时候,从国子监退学选择了从军,他心中不恼火就怪了。更让其恼火的是,他那个长子跑去投军的时候,正好是司马宏为其下聘定亲,还有不到两个月便要成亲的时候。

    结果他那个也算是书香门第的亲家,听到这事二话不说便要退亲。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司马宏无奈之下,只能让小长子一岁的小儿子,顶替自己兄长迎娶了未来嫂子,也就是现在的这个儿媳妇。这么一弄,被气得大病一场的司马宏,直接与儿子断绝了关系。

    并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一直老实读书的小儿子身边。其实司马宏对这个幼子如此这般看重,黄琼却是有些不以为然。他这个小儿子,年前去司马宏那里,黄琼并非不是没有接触过。在黄琼看来,这个人才学倒是还算不错,至少不比宋之唤差,可就是有些书生气过重了

    这样的人,进入官场未必是他的福气。搞不好,重蹈他的覆辙都未必不不是没有可能。甚至最终的结时候,再打击他的积极性,多少也实在有些不忍心,毕竟这是自己将来准备重用的人。

    尤其是眼下距离今年会试,不过一月有余。黄琼不想在这个时候,给司马宏什么打击。按照大齐定制,科举乡试的时间在每年的秋季,所以被称之为秋闱。会试则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一般都是选择在二月份。科举之所以避开夏冬两季,是因为冬天太冷。

    科举又是在考完之前,三天之中不得出考场一步。这三天吃喝拉撒,都要在考场内进行。江南倒还好说一些,可京师洛阳在北方。若是选择冬季举行会试,举子们会被冻得受不了。这是为国家取士,不是为了让这些士子去参加什么磨练。

    至于避开夏天原因更简单,本朝科举是在一个封闭贡院内举行,几百上千名举子封闭在一个贡院内,吃喝拉撒不得离开考场一步。若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考试,很容易会传疫的。若是士子大面积病倒,在救治不及时病死几个,那这科举还怎么考下去?

    正因为大比之期将近,所以黄琼最终还是没有将会严重打击到,这对父子积极性的感觉说出来。他很清楚,若是自己真正的去评价那位司马公子的水平,以自己现在的地位,搞不好会把人家打击的一蹶不振。黄琼清楚,越是这种书生气的人,一旦受到打击恢复能力就越差。大风小说

    正是考虑到这位司马公子的承受能力,黄琼虽说有些犹豫,但还成人之美的说了几句,鼓励那位司马公子好好用功,不要辜负朝廷厚望,不要辜负父亲期待的话。不过在心中,却对司马宏这个小儿子,并没有传承自己父亲衣钵,而是选择了进士科,黄琼却是微微有些失望。

    对于黄琼来说,他一向认为本朝更缺乏的是精通明算的人才。至于那些策论一类的东西,却是有不是一般多的人才。尤其是司马宏这个小儿子,有着先天的家学渊源,却没有选择明算,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尤其是在本朝,明算人才极其缺乏的情况之下。

    更何况,以这位司马公子的为人和性格,若是去考明算科的话,结果要好的多。至少以他家学渊源,明算科的状元未必,但进入三甲却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不过黄琼却是忘记了,正因为缺乏相应的举子,明算科已经几十年没开了。

    若是司马宏这位小儿子,真的继承家学渊源。以现在明算科几乎都开不下去的情况,恐怕他到了科举年龄的上限,都未必有机会进士及第。而且像这种读死书的人,即便是在明算方面家学渊源。可对于应变能力要求更强的明算科,在胜算上恐怕还真的未必会超过进士科。

    这可不是家学渊源,不家学渊源的事情。学习明算科这种理科课程,要想学好无论在任何时候,天赋都要比汗水重要,理解能力都要高于死记硬背。一个书呆子去学理科,那绝对才是要他的命。进士科好赖还有部分题,需要死记硬背的,可明算科却是一点都没有。

    若是这位司马公子,真子承父业去学明算,不仅在等个几十年,都未必能够凑集到足够开考举子。甚至以他的那些理解能力,对于他抱有厚望的司马宏。那就真就要失望了,而且还是那种彻底失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