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边

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只要不是第一出席这种大朝会的官员,一般对这些所谓的御宴,基本上是没有半点兴趣的。哪怕今年北辽来了一个亲王,但依照光禄寺那种,便是皇帝都敢糊弄的德性。估计这菜色的味道,也一样好不到那里去。再说能够参加大朝会的官员,那个差这点吃的?

    不过,对于黄琼来说,却是因为还是第一参加这种大朝会,倒也显得兴致勃勃。而更让他有些高兴的是,在宫外见到亲王之中,除了自己唯一奉诏前来的永王。黄琼便知道昨儿自己的话,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听进去了。哪怕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但至少也有了一些想法。

    只是并不知道内情的永王,被破例要求前来参加这个大朝会,非但脸上半点兴奋都欠奉,相反还一脸沮丧表情。在宫门外见到有些兴致勃勃黄琼时,不用招呼便凑上来撇了撇嘴角道:“老九,你知不知道,老爷子今儿是发了什么疯,怎么想起来让我也来参加这个大朝会?”

    “按照常理,这种大朝会非太子,其余的皇子非奉召是不得参加的。你七哥我,唯一一次参加还是两年前。还是蜀王返京,老爷子开恩,特别让我们几个还没有就藩的年长皇子,前来参加见见世面的。这玩意,参加一次就已经够够的了,这再来第二次简直就是遭罪。”【1】

    【6】

    【6】

    【小】

    【说】

    见到永王一副我很不开心的表情,黄琼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之中有些不满的道:“七哥,你怎么这么一副表情?今儿是大朝会,也是每年一度的国家大典。身为皇子,本身就应该为君父分忧。父皇为何传召你前来,自然有父皇的道理,你这一副倒霉的样子给谁看?”

    听出黄琼语气中的不满,永王抓了抓身上的亲王朝服,撇了撇嘴道:“你这个太子的名分,就差正了一个名了。为父皇分忧,那是你该做的事情。我不过是一个闲散的王爷,这种大朝会那里是我该参加的。再说了,这么一大清早,在府中睡个懒觉不好吗,非要大清早的折腾?”

    “你知道不知道,这大朝会的礼节有多繁琐?奏乐要磕头,老爷子宣读圣旨的时候要磕头,赐宴的时候要磕头,老爷子敬酒的时候还是要磕头。一圈头磕下来,人都要折腾的乏了,那里还有什么心情去吃什么御宴。再则,光禄寺那群黑心厨子,做出的饭菜那是人吃的吗?”

    “这老爷子登基,都二十多年了,这光禄寺每年大朝会的御宴单子,就从过来没有换过。听说,这套菜单还是理宗年间一直传下来的。再加上偷工减料,这御宴也就顶个名声罢了。要说吃起来,我宁愿去吃你府中厨子的手艺。虽说也粗了点,可比光禄寺那群厨子要强多了。”

    永王的抱怨,让黄琼很是有些无语。合着这个家伙,这一脸的晦气就是因为礼节太多,御宴太难吃,更还有打搅了他睡懒觉了。也知道这个家伙,就这么一副惫懒脾气。看着这个干说话,就是不往宫门里迈步的家伙。已经懒得说他的黄琼,干脆一把直接拽人进了皇宫。

    而进了宫之后,虽说不敢在大声嚷嚷,可永王却一直在嘀嘀咕咕。口中不断的念叨着,大朝会有多繁琐,光禄寺的御宴有多难吃。而对于这个家伙一路在御阶之上,而且该行的大礼一样都不能少。

    对于诸王与群臣来说,太子是他们的君。但对于皇帝来说,太子不单单是儿子,也一样是臣。储君、储君,君前面还有一个储字。一日未正式登基,便永远都是臣。可今儿,皇帝不仅让这位英王站在御阶之上,而且除了第一遍大礼之外,还要与皇帝一并接受群臣的跪拜。

    这那是一个亲王能做的,甚至连太子都比不上,这个身份几乎就等于是新皇帝了。在联想到昨儿,这位英王被皇帝派出,代替自己祭祀太庙,高无庸又那里不清楚皇帝的真实意图。连忙跪下来,向着黄琼重重的磕了几个头道:“奴才高无庸,恭喜英王、贺喜英王。”

    对于高无庸当着皇帝的面恭喜,黄琼又那里敢接受。连忙摆手道:“高大家,这只是父皇对本王的厚爱,这句恭喜实在有些过了。高大家快快请起,千万不要如此的折杀本王。这应该是本王这个做儿子的,感恩父皇的厚爱才是。”

    说罢,转过身面对着皇帝,一撩袍袖跪倒在地,规规矩矩的磕头谢恩后,却是道:“父皇如此厚爱,儿臣实在感激涕零。不过,还请父皇收回成命,儿臣眼下只是一介普通的亲王,实在担当不起群臣的跪拜。更何况,儿臣也断然不敢与父皇比肩。”

    对于黄琼的谦虚,皇帝却是很平静的道:“你小子怎么现在如此????拢渴窃谙用?徽?⒀圆凰郴故窃趺吹模侩奕媚闳绱耍?匀挥须薜牡览怼k弈艘还????阋??谰?尴费缘牡览怼k匏党鋈サ幕埃?先幻挥惺栈乩吹牡览怼D阈∽釉谕仆眩?训酪?锸泳?覆怀桑俊

    皇帝的话音刚落,此时含元殿那边已经开始鼓乐齐鸣。听到外面鼓乐齐鸣,知道时辰已经到了皇帝站起身来,只是在出门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却是转过身抓起黄琼的手,才坚定的出了这间小殿。沿着两座殿之间的汉白玉台阶,向着含元殿走去。

    一直到上了御阶,皇帝才松开自己一直紧紧攥着黄琼的手。而此时这座规制宏大,几乎比黄琼前世见过的北京故宫太和殿,足足大了两倍的大殿之内,外邦使臣虽说还没有进入,可文武百官已经以文武之别,按照官位分列在大殿御座两侧。

    武官那边站在前面的,都是身上有爵位的勋贵。领头的自然是殿前司的那几位都指挥使,以及指挥使。而在文官那一侧,领头的则很不巧正好是永王。按照大齐祖制,亲王爵位是正一品,郡王则是从一品。但他是皇帝的儿子,满朝文武谁又敢说,自己比皇帝的儿子大?

    虽说眼下这座大殿内,别管什么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是什么尚书左右丞,或是什么门下侍郎实职。或是脑袋上面挂着,什么大学士、太师、少师一类虚职,品级在正一品的官员,足足一大把。这位没正调的永王平日里面,在群臣之中的地位在不高。

    可人家不管怎么说,都是皇帝的儿子。是在场所有官员的主子,所以,自然是要站在文官首位。哪怕这位亲王手里面的实权,连眼下这座殿内官职最小的一个四品官员都不如。站在他身后,眉毛与胡子都白了的官员,更是一大把。可不管怎么说,人家的地位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