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没有人会一直包容你

第三百六十七章 没有人会一直包容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到苏进说这番话的时候,气息依旧还未平稳下来。黄琼也只能摇头苦笑道:“你呀,这方面还得好好与简雍学学。他不也是文官?你现在是这一府的掌印官了,不会骑马还怎么下去?用简雍的话来说,坐轿子先天就把你这个父母,与百姓给隔开了。”

    听到黄琼提起简雍,苏进倒是有些服气道:“王爷,您还真别说,原来我一直认为他太滑头,而多少有些看不上他。可现在与他同在郑州为官,这接触多了才发现,他身上值得臣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与他相比,臣最多是一个直臣,他才是真正的能臣。”

    “臣每日上衙不是乘车便是坐轿,他每日到衙门几乎都是步行。沿途,便是一个卖豆腐脑的小贩都能笑着调侃几句。一路聊下来这老百姓想的是什么,对官府有什么意见,也就都摸的差不多了。不说别的,单就这一点上,便是臣远远不如的。”

    “之前臣一直都做的是京官,在京中这些年别的没有学到,可这摆架子却学了一个十足。正向您说的那样,坐轿子便把自己与百姓给隔开了。这百姓心中想着什么都不知道,还如何能够真做到为天子守牧一方?又如何将地方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苏进这番话说罢,黄琼深以为是的点了点头道:“的确,有些东西你得好好与他学学。他与你不一样,你进士及第后一直做的都是京官。京中的那些见人高三尺的官员做派,不用刻意学,自己慢慢就沾染上了。他是从县丞,一级级的升上来的。”

    “老百姓心中想着什么,想要做什么,他比你要清楚的多。治理地方的经验,他要比你多的多。所以,有些东西你也要沉下心来,好好的与他学学。圣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正如你说的那样,如果老百姓心中想着什么你都不知道,这个知府又如何能做好?”

    “不过,你也不用太灰心。他的那些经历,是你学不来的。而你也有自身优势,比如说对朝廷诸大员的了解,对朝廷施政方向的把握,这都是他长期在外任职难以比得上的。本王只希望,你在这段时间之内,好好的与他学一些东西

    “将你自身的优势,与他治理地方的经验结合起来,早日真正的成熟起来。否则,你这话一任知府便要做到头了。本王能保你一时,但却保不了你一世。此次你外放,朝中等着看你,还有看本王笑话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还有,你的那个脾气和秉性,一定要收一收。记住,有人欣赏你,但没有人会一直都包容你。本王也知道,可能简雍的行事做派你有些看不惯。说实在的他有些东西,本王也是一样的看不惯。但在一定的度上,至少在不越过本王底线之前,本王都会容忍他。”

    “因为本王知道,那是他在地方上个为官的时候,长期在面对官场上一些陈规陋习,养成的习惯和做派。而这些东西,都是他之前不得不做的。所以,对他那些小算盘,只要没有越过本王的底线,本王也不会追究。你也一样,也要学会包容,不要动不动就上折子弹劾谁。”

    听到黄琼后边的话,苏进却是道:“王爷,您说的没错,有些事还真的不怪他。他也是没有办法,这就是现在官场的惯例。臣做了这个郑州调任郑州前,我们两个一直都没有什么联系。可这次成了同僚,臣才发现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人,臣都比他差远了。臣原来一直以为文死谏、武死战,方为为臣子之道。”

    “现在才发现,有些时候你想为百姓做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哪怕在不情愿做,可也得去做。因为你不去同流合污,你在官场上根本就站不住脚,早晚得被人家给排挤出来。官都做不成了,又何谈造福一方百姓?”

    “地方官难当,谁都能掐你脖子、找你茬。若是不送礼,恐怕那个从七品便要做到致仕了。现在大齐官场上只有两种官,一种是只不择手段捞钱,而不做事的官。一种是捞钱还算有底线,同时也能为百姓踏踏实实的做一些实事的官。”

    “简雍做官的地方,虽说都不是太富裕的地方,可至少在福建一路也算的上中等偏上。他这些年能做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是很不错了。有些地方的官员,手比他黑的多了。仅仅一个征粮,鼠耗便要加到三分。按照他那些职位,家财万贯才算是正常。”

    对于苏进的这番评价,黄琼倒是微微一笑道:“这段时日的知府坐下来,你也算是进步不小。本王当初可没有想过,本王不过是找个借口出去探视一下人,看不顺眼也上折子去弹劾的。调任英王府长史,宁愿罢官都不愿意赴任的苏长史,这性格也有如此变化的一日。”

    “都说人可以有傲骨,不可以有傲气。你老兄是傲骨也有,傲气也是不小。自保举你为郑州知府以来,本王可是一直担心,你这个强项令会不会这个官做不长,便被人排挤出来,现在看这些担心有些多余了。这样,本王也可以放心的回京了。”

    黄琼的这半是调侃,半是真诚的话,倒是让想起往事的苏进老脸一红道:“其实那次,原本以为王爷荒唐到陪着侍妾,去探视与前夫所生之子的臣。是真不知道王爷,是为了探查流民情况而去的。若是早知道王爷一心为民,又岂会做出那等混账的事情。”

    “其实有些事情,王爷你也不能都怪到臣身上。王爷,臣也是实在被那些曾经在亲王府,做过属官的同僚下场给吓怕了。皇上对诸皇子管教,其实还是相当严格的。只可惜诸王明事理的少,荒唐的居多。亲王荒唐,倒霉的却偏偏总是王府属官。”

    “已经出宫的诸皇子之中,唯有蜀王府长史与纪王府长史,一直善始善终做到二王就藩。赵王府长史则因为赵王一直重病,倒也安稳的做到赵王薨。至于其他王府的,那就只能用泪两行来说了。永王府两任长史,一任司马都因为对永王约束无力而被撤职

    “现任长史,则干脆从去年上任开始,知道自己管不住永王的前提之下,干脆来了一个事无巨细都如实上报给皇上,才消消停停的做到现在。藤王府的长史,一个堂堂正四品官员,被滕王用马鞭抽的遍体鳞伤。就因为劝说这位滕王,不要在京中纵马。”

    “宋王那里更过分,三任长史都没有做到头。一位因为对宋王读书监管严格了一些,被宋王在德妃面前一哭诉,降职去了黔中路做了同知。一位因为宋王不听劝阻,骑马摔断了腿。被德妃记恨上,从四品长史一路贬到了川西路,做了一个八品的县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