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

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到这里,郭太医看了看皇帝的脸色,沉吟一下之后才继续道:“若是真走三司会审的程序,这些人上下攀结,相互引以奥援。没准这些附逆的官员,到了他们的手中搞不好,从主动附逆变为潜入敌营迎接朝廷平叛大军。”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原本该有的死罪,搞不好连流放都未必。反正这帮家伙捞了大笔的钱物,实在不行撒钱便是了。只要钱用到了,反正有人会保他们的。到时候,您就算拿到这些官员的供词又能如何?”

    “您总不能将中书省、尚书省、刑部、御史台、大理寺等,这些官员尽数的罢免了吧。恐怕到时您哪怕在生气,为了朝局的稳定,也只能将这件泼天大案给压下去。这些官员,虽说官位未必能保住,但至少性命是无忧了。甚至找机会起复,也未必是不可能。”

    “皇上,您也别不相信。历朝历代的官员,就没有不结党的,本朝自然不可能例外。这些官员以同年、同乡、师生关系为纽带,相互之间引以奥援。一旦有事,则相互帮着掩盖、脱罪,所谓官官相护这句话便是如此而来。”

    “其四,这些官员押送进京,虽说有人会保他们,可真正决定他们生死的权力,却在中书省和三司身上。附逆之罪可大可小,若是定一个被胁迫附逆,至多不过是一个流放而已,甚至便是连流放都未必。这些官员都是地方主官,这些年想必都捞取了不少好处。”

    “这些人身上的油水不好好榨一榨,怎么对得起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利?如今英王在郑州,一鼓作气将那些人都杀了,很是断了某些人的财路。这年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您说某些官员,他们能甘心吗?至于上下其手,皇上您还真别不信。”

    “臣入太医院这些年,就没有看到过有什么事情,是那些龌蹉官不敢做的。在他们眼中,什么君父、社稷、百姓都是虚的,只有那些被他们口口声声,称之为阿堵物的钱帛,才是正儿八经的。至于那些圣贤之道,那是他们要求别人的,对于自己向来都是从宽的。”

    “至于英王的做法是否妥当?皇上郑州附逆的那些官员,无论是主动还是胁从,按照《大齐律》都算的上附逆之罪。以英王之聪慧,在杀那些人之前供述恐怕早已经在手了。那些人至少在他眼中,都有罪无可赦的理由。”

    “况且,从他杀的人来看,也并非是乱杀一气的。原郑州同知曾经任过景王任命的郑州知府,甚至在景王作乱期间命他总理后方事务。若是英王杀人以附逆为线,为何单单放过此人?朝廷正儿八经委任的郑州知府都杀了,还在乎他一个伪知府?”

    “英王不仅没有杀了此人,还任他继续担任郑州同知,让他戴罪立功。还有几个州通判与县丞,不仅没有杀掉,甚至还委任其署理正职,这足以说明英王杀人还是以贪墨为主,而并非是出于附逆或是某些私怨

    “皇上,您的这个九儿子可不是那种莽撞之辈。此子虽说年轻,但可谓胸有城府的很。做这种事的后果,想必在他的心中清楚的很。但他却依旧做了,臣以为恐怕所有的原因,至少未必是表面上看的这么简单。其实,英王是在帮您稳定住朝局。”

    “朝中官员虽说在某些事,一个是出于稳定朝局所需,另外一方面便是看中了他在冷宫之中,表现出来的仁孝。”

    “可朕却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堕落到如此地步。先生有所不知,景、瑞二王那封檄文上所述,朕经过暗中查访,除了阿九遇刺一事非他所为之外,其余的事情居然都是真的,无一是捏造的。”

    “他若是洁身自好,又何必担心被别人抓住不放?若是遇事不拈轻怕重,但凡稍有一些敢于承担,朕又何苦抓着权不放?单单每天批折子,都快要累了一个半死?他的心思哪有放在朝政之中,恐怕九成都放在了怎么与自己兄弟勾心斗角之上。”

    “既然他不争气,那就别怪朕绝情了。这江山是祖宗百战方才打下的,朕决不能送到这样一个人手中。”说到这里,皇帝的语气不是一般坚决。态度已经很明显,他这是下决心准备废除太子的储君之位了。

    面对皇帝语气之中的杀意和决绝,郭太医很明智的没有说话。他是一个明智的人,知道自己在皇帝身边是一个什么地位。说是老友,但说白了就是垃圾桶和一个倾诉对象,外加一个可以站在中立角度,帮着皇帝分析问题的,不是谋臣的谋臣而已。

    自己之所以被皇帝,一直称之为挚友。是因为自己分寸一直都把握的很好,知道什么东西自己该参与,什么东西自己不能参与。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废立太子一事,是皇帝的家事,但更是国之大事。自己既不是国之重臣,也不是皇亲国戚。参与太深,反倒不好。

    所以郭太医还是决定,将此事岔过去为好:“皇上,那您看郑州那边的事情怎么解决。英王已经多次上折子,催促朝廷拿出相应的善后法子。如今汝州叛军已经解决,皇上您也该拿出一个善后法子了。总这么拖着,臣担心要生变。”

    闻言,皇帝微微一愣,但随即便明白了郭太医话中的意思。只是皇帝摇了摇头道:“朕又何尝不知道,郑州究竟该如何善后,已经到了不能再拖下去的地了。可朕想了几个法子,都感觉不是太好。依老友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为好?”

    听到皇帝征询自己的意见,郭太医微微沉思了一下后道:“皇上依臣所见,既然眼下您已经委英王为郑州处置使。在此事上,您不妨干脆撒手,让英王全权处置此事。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品一品英王在政事上的能力。”

    “老友此言甚得朕心,那就按照老友所言去办。朕一会回宫,便给阿九发一道明旨。”说到这里,皇帝突然想起宫内的那些弹劾奏折,苦笑道:“阿九有这个能力,将此事处理好。朕只是有些担心,这么一来不知道又要搞出多少风波来。”

    “皇上喜欢英王的,不就是这个敢于担当的性子吗?若是英王一切都墨守成规,皇上您又何必将他放在郑州?不过皇上倒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英王虽说有时候多少好偏激,但为人还算是老成持重。风波会有一些,但不会太大。”

    “臣还是那句话,您的这个儿子,有时候做法看似草率,实际着眼点却是很准。就像这次他在郑州大开杀戒看似鲁莽,但实际上也是看准了很多的东西才动手的。比如您,就算那些朝臣闹得再欢实,可您不是还一样该保他也得保吗?”

    166小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