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到这里,黄琼顿了一下,看着于都指挥使对于自己的这个打算,有些目瞪口呆的样子:“你也不要想太多,不是本王刻意想要挖骁骑营的墙脚,而是地方卫军眼下实在是糜烂不堪。无论从河南路其他那里抽调官员替补,恐怕都是烂泥一堆。”

    “郑州这里,实在容不得折腾了。如果郑州有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压下去。骁骑营精兵强将为数众多,若是不想让重组的卫军烂下去,也只能从你这里抽调了。也希望于大人推荐的时候,不要藏着、掖着。精兵虽说未必,但强将一定是要的、”

    说罢,黄琼又转过头对苏长史道:“苏大人,本王这次保举你为郑州知府,也是用了身家性命担保的。你到郑州之后,处理政务的时候,一定要秉承着为民之心。本王送你一句话,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吏不为畏我严,而畏我公。公则明、廉则威。”

    “不过,水至清而无鱼的道理,你也一样要记住。要记住与同僚和上下级处理好关系,不要事事过于求全。若是想真心为民办事,你得先把位置坐稳了。若是你这个官当不了几天,就被同僚排挤的做不下去了,你还怎么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你是两榜进士出身,有些道理不用本王多说,你也该明白的。书是要读的,但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是为了明事理,是为了知晓万物,不是为了把自己脑筋给读死了。说实话,您的操守我不是太担心。我担心的是你的性子,很难融入河南的官场。”

    “我能与你说的,也只有这些东西。再多,就需要你自己去领会了。不过有句话本王该说还是要说的,你到郑州之后放手大胆的去干,一切有本王给你担着。我与于大人还有些事情商议,你先回去好好琢磨一下,到郑州之后如何去做,也一样要拿出一个章程来。”

    黄琼这番话说完,陷入深思的苏长史,看了那边的于都指挥使一眼后,向着黄琼深鞠一躬后转身离开。看着他的背影,于都指挥使摇头叹息道:“英王殿下宅心仁厚,只是推举此人任郑州知府,也不知道是成全了他,还是害了他。”

    “您府上的这位苏长史,我在边军的时候便听过他。风骨是有的、也不差,可就这脾气和性格,实在是太让人头疼了。其实做官,尤其是他现在这种一地的主官,除了要学会驾驭身边和下边的人之外,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要学会与同僚打交道

    “如果不学会与同僚如何相处,说实在的这个官真的当不下去。其实,当年下官初出茅庐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也与他一样。因为年纪轻轻便进士及第,也是满身的傲骨。结果六部观政结束后,别人或是留在六部,或是被分发到各路布政使、按察使、转运使衙门任职。”

    “我的那批同年,只有我一个人被发配到了西川路。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脾气太臭,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是给我外放一个知县实缺,看起来好像是很抬举我一样,可我任所的那个县,男女丁口相加在一起还不到一万人,就这大部分还都是游牧部落。”

    “一个县城还不到千人,满城放眼望去,连个稍微大一点的院落都没有。县城就在山沟里面,荒凉到每天早上一开窗子,就能看到城边上,高入云端的大雪山。整个县除了一个县尉之外,便恐怕也早就被排挤出官场了。”

    “这位苏长史,虽说与我不是同年,可同为官场中人,此人的大名就算我在边军都有耳闻。听说翰林院那帮穷疯了的翰林,若是想要找地方官的敲竹杠,收点孝敬一类的。便传话给某路,说要将这位苏大人,外放到某路做某一府的提学

    “这种逮到谁,若是有看不顺眼地方,便要上折子参合人的主,那路的官员吃饱了撑的会欢迎他去?于是便出现了,地方官员给翰林院送礼,只求别将这位大神外放。此人让同僚畏惧到如此地步,河南路的官员,又岂会不联手想法子将他排挤出去?”

    “那些肮脏官的手段多着呢,可谓是防不胜防。他虽说在官场近二十年,可书生气还是那么的重。若是这河南路大大小小的官员,联手排挤他,就他老兄的那个性格,能不能扛得住还真的难说。搞不好人家给他设套,他都会自己主动钻进去。”

    “更何况,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您如此苦口婆心,这个家伙未必会真的领情。所以下官才有那么一说。不过,正如您说的,这个人风骨还是有的。眼下郑州善后,倒还真的需要他这样的强项令。换了那些只知一味迎合上意的官员来,非出大事不可。”

    说到这里,看到黄琼看自己的眼光有些怪异,知道今儿话说得有些多的他,也苦笑解释道:“王爷,下官现在虽然改任武职,可毕竟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而且下官当年进士及第,虽然未能高中三元,可也是二甲第三名。”

    “若不是因为性格上的这个原因,按道理来说观政之后,应该留在六部行走的。下官任职的那个县,虽说是三等小县,可下官好赖也做过两任地方官。那里又是大雪山以西吐蕃诸部,几乎年年寇边的地方,善后的事情下官几乎每年都要做。”

    “眼下郑州的情况,虽说比不上当年的那个川西小县,可若是内部问题只能更加的复杂。与外患相比,内忧才是关键。现在天下诸宗室,无不大势侵占土地。景王如今身死,名下土地几乎成了无主之地。那么大片的膏腴之地,您以为周边宗室不会眼馋?”

    “您看着吧,等您到了郑州,这郑州周边的山东路、河北路,甚至山西路、两淮北路诸宗室的拜帖,也就该跟着到了。而郑州善后,最大的问题便是景王名下土地的问题。这个事情处置好了,郑州善后就成功了一大半。”

    “至少将被景王霸占的土地发还原主,在豁免一些钱粮。以郑州膏腴之地,只要老天爷照顾,用不了几年的光景就能恢复元气。可在朝的那些官员,除了这位苏长史一类的人之外,又有那个愿意得罪周边那些虎视眈眈的宗室?”

    “若是将土地专卖给那些宗室,他们一不得罪人,二自己收了大笔的银钱,也得到了实惠和油水。可对于郑州来说,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甚至是火上浇油。所以郑州哪里,还真的需要苏长史这样的,能真正顶住压力,将土地发还于民的强项令。”

    “只是过刚易折,他的性格问题太大。对于他来说,其实最大的难题,不是周边的宗室,而是与上司和同僚之间的关系处理。那些宗室对他施压不成,肯定会对河南路其他官员施压的。这么一大笔的好处,他的那些上司很难不动心的。若是大家齐心协力,联手排挤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