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二百零六章 考验才开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罢皇帝的话,黄琼站起身来深深一鞠躬道:“儿子知道了。儿子不会说请父皇放心,这个时候说多也没有什么用。儿子只能保证一定谨遵父皇教诲。全力以赴做好此事,绝不辜负父皇的期待。”

    什么事情,父子两个谁也没有说,彼此心里有数罢了。沉默良久,皇帝才道:“今儿回去该交待的交待,也去与你母亲道个别,明儿你便去骁骑营坐阵。该出发的时候,朕会给你圣旨的。”

    “你这一去到完成善后,恐怕再回来也要年前了。儿行千里母担忧,与你母亲说一下,免得她担忧。你母亲性子冷淡,不怎么会表达,你做为儿子也要体谅她。今儿去陪你母亲与寿阳吃个晚膳,嗯,上次你弄的那个锅包肉,寿阳很爱进。”

    “这次你在做一些,宫中的厨子做不出你那个味来,他们做的寿阳不爱吃。你以后要与寿阳多亲近一些,她的几个哥哥都不成器,母亲又已经不在了。寿阳年纪虽小,但心思却很重,不爱与兄弟姐妹们接触。”

    “朕与你母亲能护得住她一时,却护不了她一辈子。朕百年之后,恐怕要跟着受到不少的牵连。朕把她就交给你了,你一会要护住她周全。至于现在,做的好,朕两件事一并重重有奖。”

    说到这里,皇帝虽然有些犹豫,但咬了咬牙直接开口道:“若是做不好,朕宁愿你母亲恨朕一辈子,也会除掉你。因为你太过于聪明,城府虽然还有些不足,但在诸皇子之中无出其右者。即便没有自己的势力,可借势这个本事,你玩的是风生水起。”

    “你小子论起阴谋来只是一般,但你的阳谋手段却是一等一的高手。心智、手段、城府无一不缺,缺的只是历练上还差了一点火候。就你现在的能力,把你放在骁骑营,用不了几日,你就能把骁骑营人心拉过去。”

    “朕虽说没有教育好这些儿子,可这些儿子肚子里面究竟有几两油,朕还是知道的。你的那些兄弟,论起手段和城府没一个及的上你。太子以阴谋整你,却被你用阳谋光明正大的化解开来,自己反倒是被弄了一个灰头土脸

    “当初朕替你调换侍卫,你却将太子调给你的那些侍卫留下了一部分。其余的,就算明知道他们之中有人是太子的眼线。在得知他们回东宫受到排挤后,你却在一直悄无声息的,在暗中接济他们。”

    “一个不计前嫌,再加上太子对身边人过于苛责。太子派到你身边的侍卫,甚至是太子的侍卫,又有几个现在心不是向着你的?便是朕派到你身边的那些太监,现在还有几个肯与朕禀奏实话的?”

    “做事滴水不漏,光明正大的阳谋,便是朕明知道你的心思,却也奈何不了你。甚至斥责你,都找不出借口来,还得夸奖你宅心仁厚。阿九,就这一手,你的那些兄弟,又有几个能及得上你的?”

    “永王府那天的经历,便是当初的朕都难以容忍,可你偏偏就忍了下来。因为你在内心里面,就从来没有看得起他。你有傲气、也有傲骨,不是那种久居人下之人。再加上你的手腕、城府,还有你的胸襟。最关键的是还能忍,甚至比朕还能忍。”

    “朕百年之后,这个位置不传给你,换了谁都坐不住。你真的岁月不饶人那。原来朕批折子,可以整夜整夜的不睡,第二天照常上早朝。可现在,坐在那里用不到一个时辰,便头昏眼花外加腰酸背痛。”

    “眼下国事又是如此的艰难,朕真的需要一个得力的帮手,来帮朕处理国事。单靠朕一个人,现在实在有些独木难支的感觉。至于老友的担心大可不必,你可别被此子表面上的圆滑给蒙蔽了。”

    “此子心志之坚定,性情之坚毅,远非太子可以相比的。太子身上发生的事情,未必会在他的身上重新上演。这次对他与蜀王,皆是一个考验,现在就看他们两个谁能做的更好了。朕说过,祖宗百战传来下来的这座江山,只有有德者才能继承

    “无论他还是蜀王,都必须要通过朕的考核才行。朕倒要看看,他们两个谁更适合一些。而且,有些事情也该到了揭开谜底的时候了。朕也要通过此事,看看那个在暗中兴风作浪的人,究竟是什么人。”

    “只是以此子的才能、胸襟、手腕,再加上翻云覆雨的本事。朕最担心的,是朕最终的选择不是他。恐怕换了谁都压制不住他,甚至江山都未必能坐稳。可如果让朕真的除掉他,朕又那里下得了那个手?说是说,恐怕到时候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皇帝的话音落下,郭太医也沉默了。良久郭太医才道:“皇上,也不必过于忧虑。此事未必就无解,到时候看着走就是了。就臣以为,此子与蜀王较量未必就会输。您之前不也说过,此子更长于阳谋吗?治国之策,阴谋总归落了下乘,阳谋方为大道。”

    “况且,考验这不是才刚刚开始,最终花落谁家,还需要时日来验证。您现在春秋还在鼎盛,也不急于一时下决断。试玉还需三日满,更何况辨材?此子出宫方才一年不满。蜀王也方才回京几个月,时日还长着呢。”

    对于郭太医的劝慰,皇帝也只能苦笑道:“希望能借老友吉言吧。让人传蜀王吧,朕要看看这个老五,准备如何对付他的两个一母同胞。希望他也别让朕失望,否则朕这个父亲做的也太过于失败了。”

    皇帝的此番感慨,郭太医自然不会在参合进去。在听到皇帝传召蜀王之后,郭太医也识趣避到了温德殿的后殿。其实以郭太医的眼光,又如何不知道皇帝的这番大考,其实答案已经有了。只不过,皇帝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罢了。当然,也可以说皇帝还在犹豫之中。

    也许正印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在有些事情上,郭太医作为一个局外人,反倒是比皇帝本人,看的更加清楚一些。就蜀王与黄琼之间,他虽然未必支持黄琼。可在他看来,蜀王心机过深,未必是人君之相。

    而且郭太医有种感觉,这段时日里面发生这么多的事情,恐怕这位蜀王殿下难脱关系。至于除了四个嫡子之外,外家实力最深厚,至少表面看地位最高的宋王,这位郭太医倒是与黄琼的看法类似。

    那位娇生惯养的宋王,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即便连同他那位小算盘打得很精的母亲,加在一起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一个娇生惯养出来的公子哥,耍耍小手段表示一下存在感,也就是极限了。若是再多,恐怕就非他能力所及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