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静下面的不平静

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静下面的不平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谓事死如生,便是皇帝活着的时候什么样,死后也一样要有什么样。活着的时候要有前朝后寝的宫殿,死后也一样要有同样的规制。活着的时候生活要奢华,到了地下生活也是不能差的。甚至有些皇帝,死的时候还要带着大批的嫔妃殉葬。

    现在到了这个不仅在未经历过任何文化断代,更没有异族移风易俗的大齐朝。已经持续了上千年帝陵上下宫传统,被彻底的改变。将本应几百年后才出现的皇陵建筑规制,提前了这么多年,不能不让黄琼有所怀疑。

    只是怀疑归怀疑,但眼下作为后世子孙的黄琼,自然不能对祖宗的做法进行任何的评价。中国历朝历代,大多数标榜的都是孝治天下。而这个所谓的孝,指的不是对父母尽孝,而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是一分一毫都不能改变的。

    哪怕是在不肖,把江山糟蹋得再不成样子的后世子孙,至少在嘴上对待的这个所谓祖制,还是遵守的。祖宗留下的制度,哪怕在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但也绝对不能有任何质疑的。祖制对于后代来说,那便是铁律一块动不得的

    更何况,当年自己那位老祖宗愿意怎么修自己的陵墓,是他自己的事儿不是吗?虽说黄琼更多的好奇,是当年那位桂林郡王真正的身份,还有他是怎么说服自己那位老祖宗,改变汉唐以来旧制的。自己那位老祖宗从他一系列的做法来看,可不是那种开拓进取的人。

    况且这些皇陵虽说奢华依旧,但相比流传下来汉唐时期皇陵定制,尤其是前唐依山为陵。至少在工程量和耗费上,也大大的进行了缩减许多。这也算是减轻了民间百姓的负担,整体上来说是一件好事。

    随着大行皇后梓宫进入殡宫之内的暂安奉殿,这间作为暂安奉殿大门关闭。送殡的在京嫔妃、诸王、公主,脱下身上的孝袍焚化,也就等于黄琼回到这个时代经历的第一次帝后葬礼,也基本上到此结束了。

    剩下的,便是等待皇帝的寿陵完工,或是地宫上下建筑结束后。钦天监选一个黄道吉日,再将这位皇后葬入地宫。只不过从眼下天下大势来看,这个等待还不知道需要持续多长时间,谁也不敢保证。

    如果西北旱情持续下去,就算没有引发什么乱子。以如今朝廷岁入,在还要抽调大批钱粮赈灾的情况之下。这座皇陵恢复施工的时日,恐怕也要一拖再拖。一旦西北大旱真的引发大乱,估计这座寿陵完工会更加的遥遥无期。

    当然,也可以在方城、宝顶、地宫完成之后,先将这位大行皇后葬入。其余的如?恩殿、棂星门、棱恩门一类的建筑,慢慢施工再说。不过,这就要看皇帝的意思了,就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情了。

    只是这次皇后的丧礼,虽说看起来平静的完成,但真是的情况恐怕只有天知道。实际上京城中但凡嗅觉灵敏一些的人,都清楚的知道,这平静的下面实则暗藏了许多的东西。眼前的平静,恐怕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

    至少就藩在距离京兆府近在咫尺的景王与端王,对无论是之前皇帝对他们进宫侍疾的要求,一再的找借口推脱。还是后来在自己母亲大行之时路,风景远不如南面的中岳嵩山壮观,但也不算是没有风景可看。

    至于永王,虽说对这条熟悉得不能在熟悉的道路,感觉到实在有些无聊。但他也知道,自己这个九弟自出生以后,便一直坐着紧闭。十八年,永王都不知道,自己这个九弟是怎么熬出来的。

    一想想整天对着四面墙,什么都做不了的日子,永王估计要是换了自己,估计不发疯才怪。而好不容易等到出宫,老爷子又搞出了那么一手。他的整个府中,不是老爷子的人便是太子的人。

    别说本就身份有些特殊的这个九弟,便是无论换了谁,都得老实的在府中继续坐井观天的日子,生怕引起自己父亲和兄长的猜忌。老爷子倒还好一些,毕竟是亲爹。可太子却是眼睛里面,揉不得一点沙子的主。看你不对,怎么搞死你都不知道。

    前些日子,赵王、嘉王以及丰城郡王的死,永王虽说不知道内情,但也知道自己这三位兄弟绝对不是正常死亡。即便是赵王病的时日,比那位大行皇后还长。可对于自己这位在黄琼出宫之前,诸兄弟中唯一交好的赵王,究竟是不是病死的,永王还是看的很清楚。

    尽管不知道究竟是谁做的手脚,但这位永王一向认为太子应该是首选之人。所以,对于黄琼之前在自己府中,老实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原因,永王不是一般的了解。可要是让他去过那种生活,永王感觉到自己就算憋也憋疯了。

    骑在马上,看着身边的黄琼,永王也不禁摇头自己这位兄弟,也真的够命运多舛的了。好不容易出一次门,只是去京城近郊,还遇到了人刺杀。不仅自己身负重伤,还折损了身边唯一可信的人。

    这次跟随为大行皇后送殡的队伍来巩义,估计是他自降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京兆府外的风景吧。自己虽说疲惫了一些,可好赖也算这个家伙,眼下唯一的好兄弟。既然他有这个闲心,自己这次也就舍命陪君子吧。

    虽说永王决定舍命陪君子,可这么一路上就这么走着,也一向不是他的风格。待所有送殡人之中,仅有的两个骑马的人,等到与后边那些行动迟缓的轿子和马车,渐渐拉来距离之后。永王才没话找话凑到黄琼身边道:“我说兄弟,这几日我才见到静妃几面

    “好家伙,这气场,实在是太那啥了。别说我这个不成材的哥哥,刚一见面的时连大气都不敢出。便是太子与蜀王,要不是强撑着,估计站都站不住了。再看看那些经历过当年之事的大臣,那个不是被吓的跪倒在哪儿?”

    “那气场,即便是大行皇后都远不如。咱哥俩说句良心话,大行皇后跟静妃一比,都成了一个满身小家子气,唯唯诺诺的嫔妃了。至于那位德妃,更成了一个地道的泼妇。真不知道,这些年你小子是怎么在静妃手中熬出来的。”

    “静妃一看便是要求极高,做事要么不做,要做便一定要做到最好的那种人。在这种母亲手中,你小子这些年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吧。你那个外表看似圆滑,实则性格极强的性格,也静妃一手教出来的吧。现在想想,真不知道你有静妃这样一个母亲,究竟是福还是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