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亲自来的皇帝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亲自来的皇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到皇帝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黄琼不由得脸色微微一变。在连忙跪倒请安的同时,也不禁暗自骂自己精神太过于集中了,就连皇帝都走到门口,而且还站在门外听了好长一段时间,自己居然一点都没有发现。这么多年的功夫,简直都是白练了。

    黄琼对来人跪拜,那边正在侃侃而谈的贾权,也只能立即跟着跪拜。虽说来人还没有表明身份,可能让黄琼这个九皇子下跪的人,除了当今的皇上还能够有谁?只是贾权在跪倒之后,这后背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便被冷汗全部给打湿了。

    他不敢肯定自己之前的话,眼前这位九五之尊究竟听到了多少。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自己之前的话中,可是有不少犯忌讳的地方。更何况自己无官无职,便擅自议论国事。要是这位皇帝追究起来,那自己可是大大的不妙。

    本朝虽说不讲究因言获罪,可要是有些犯忌讳的话说的太多,想必皇帝杀起自己这样的人来,也不会手太软。更何况自己以一介平民之身谈论国政,要是皇帝真的认真起来,一个妄议朝政的罪是逃不掉的。

    只是让贾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皇帝只是淡淡的扫了他一眼,虚抬了抬手示意他们起来之后,便转过头来仔细打量起黄琼这间堆得满满的,到处都是书的书房起来。并未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贾权的身上。这无疑让贾权,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见到皇帝将目光转向了挂在书房墙壁上,自己这位王爷在平日里面闲暇无事的时候,模仿的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前唐书房大家字迹上。贾权偷偷的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他知道这事算是过去了。

    贾权这边松了一口气,那边的黄琼正一边小心翼翼的陪着皇帝,一边琢磨着自己这位父皇,今儿不请自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自己曾经听永王提起过,自己这位皇帝老子从来不到任何一个皇子府中。即便是当今诸皇子之中,最得宠的蜀王府他都没有去过。

    自己这位皇帝老子,今儿无端的跑到自己府中,想必绝对不是闲着没事干。自己这位父皇一直认为自己是大齐朝,历代皇帝之中最为勤政的一个。这个时候不埋首在奏折堆里面,闲着没事跑到自己府邸之中,这根本就不像自己这位皇帝老子的为人小】

    【说】

    俗话说的好,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自己这位老爷子,可不是那种无的放矢的人。黄琼微微琢磨了一下最近遇到的事情,宗室一事老爷子宽限的时间还有一些,还不至于劳烦老爷子专程跑一趟。

    既然宗室的事情不可能,那么应该是前两天自己与那位京兆尹,发生冲突的事情。黄琼知道,以自己这位老爷子在自己身边的耳目,那天的事情绝对没有可能瞒过他的眼睛。既然早就知道,可老爷子今儿跑到自己来,就算是为了这事,也是不是有些太那啥了?

    就算去验证一下调查结果,也应该去京兆府不是?干嘛跑到自己这里来,这不是给自己招风吗?这要是被太子那群狗发现了,指不定的得惹出多少是非来。难道自己这位老爷子,真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只是这番腹议,黄琼除非是真的一直惦记太子位置的德妃。想要在宫中做点什么手脚,简直太容易不过了。要知道自己主子接了这个差事,在她眼中恐怕已经成为宋王,争夺太子之位的一个绊脚石了。

    而相对于担心条陈内容外泄,有些忧心忡忡的贾权来说,黄琼更为担心的是皇帝对贾权的态度。无论贾权自己在怎么倚重,可毕竟是一介白丁。即便身上有一个举人身份,但依旧不足以让他参与到此事之中。大风小说

    尽管黄琼也知道,贾权的身份和来历,在自己这位皇帝老子眼中,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恐怕贾权到自己府上第一天,自己这位皇帝老子就把的身份,里里外外调查一个清清楚楚的。但凡身份有一点可疑之人,他又岂会放心留在自己身边?

    所以黄琼对贾权的身份,倒是并不怎么担心。但这等涉及到即便是一二品大员,非奉旨都不得参与,甚至是调阅那些卷宗的天家隐秘之事,自己让一个无功名的白丁参与,会不会让老爷子震怒。

    之前哪怕是老爷子已经听到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可毕竟没有见到贾权替自己草拟的这些东西。现在证据摆在皇帝面前,要是老爷子真因为这事翻脸,一个擅论国事就足以将贾权打入十八层地狱。

    虽说老爷子现在看起来兴致不错,可谁也不知道一会会不会翻脸。历代皇帝翻脸像是翻书一样的多去了,要不怎么说侍君如侍虎?老爷子要是真的翻了脸,借机砍了贾权的脑袋,自己又能把他如何?

    只是事已至此,黄琼也知道无论老爷子此刻心中有什么想法,自己现在也难以挽回。自己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尽可能的亡羊补牢。自己总不能一把上前,把那两本条陈给抢回来,然后告诉老爷子自己只是在扯淡而已?

    看着老爷子平静的脸色,不知道眼下老爷子想着什么的黄琼,也只能硬着头皮道:“这只是儿臣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让父皇见笑了。父皇是不是在等候几天,让儿臣在整理一下之后,在面呈圣阅请父皇考评?”

    对于黄琼的这番解释,皇帝却没有理会。只是在静静的看着,良久才合上这两份条陈道:“你这是要动我大齐之根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个条陈一上,可能会引发的后果?要知道这条陈虽说不等于正式的奏折,但效果却是与奏折一样的。”

    “就算朕留中不发,可中书省与门下省也都一样要存档的。也就是说,你这个条陈一上,你便将自己推到了几乎全天下宗室、官员,乃至读书人的对立面去了。正像你的这个幕僚说的那样,不说别的,就这个官绅一体纳粮,你便得罪了全天下的官员与读书人。”

    “一旦群情激奋,到时候朕都有可能保不住你。你的这些想法是好,朕不能说你做的不对。只要朕真的不顾天下官员和宗室的反对,强行推行下去,朝廷眼下面临的困境,便可从根子上彻底的解决。”

    “但治理天下,不是治理一州一府。凡是都要以大局为重,以政局稳定为主。正所谓治大国犹如烹小鲜,朝廷的每一个政令,朕的每一个决策,都不能鲁莽行事。你的这个条陈,还是有些过于操切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