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一百零九章 没那么简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贾权的话音落下,黄琼也不由的苦笑道:“先生说的这些,本王又如何不知道?否则,本王当初在温德殿也不会拼命的推脱,认为太子做这个事情更加适合一些。可老爷子坚持这个差事交给本王,本王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推辞。”

    “而且这事,不单单是让谁满意的事情。至少在皇上看来,即得让皇上满意,百姓也要满意,天下宗室不能过于反弹,得三方面讨好才行。从另外一份方面来说,这份条陈能不能通过并保证实施下去,这三方面也是关键。”

    “只不过对于本王来说,想要两面都卖好,最后估计两面都得不到好。而且以本王的身世来说,即便向那些宗室卖好,人家也不一定搭理本王。如此一来,本王又何必自讨那个没趣。与其想着首鼠两端、两面卖好,还不如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至少,要让天下的百姓满意。至于皇上满意不满意,那也只能走着看了。其他的事情,也实在考虑不到了。这样,先生带着宋公良,先协助本王把这些卷宗整理一下。至于这个条陈如何上,你我在商议一下。这段时间里面,先生先把主要精力放在这里

    “这些卷宗太多了,单单本王自己做,估计没有一个小半年是搞不定的。父皇小气的很,只给了本王两个月的时间。虽说进不进亲王,本王并不是怎么太在乎。可没有在规定时日内完成,本王却丢不起那个人。”

    黄琼这番话说完,贾权看着那十箱子的卷宗,也不由得一样头疼。随手拿出一卷来,打开看了一下之后,才对黄琼道:“王爷,皇上这不是什么都看的明明白白吗?怎么这些事情,还拖到如今都没有一个法子?”

    “您看看这卷宗上落款的时日,是皇上重掌大权后改年号为明德的第三年。这说明皇上,对宗室的所作所为并非是毫不知情。相反,皇上看的很明白、也很清楚。现在一拖这么多年,只能是积弊越来越深,处理上也就越来越难。”

    “眼下,甚至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朝廷岁入。本朝岁入一向都是以田赋为主,可供征收钱粮的土地越少,朝廷岁入也就越少。朝廷的岁入收不上来,可赈灾、河工、养兵到处都需要钱粮,这倒霉的便还是天下的百姓。”

    “对于眼下的情况,权也只有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恶性循环外加上积重难返。以今上之英明,这一点并非是看不到。可权真的搞不懂,皇上为何拖到今日,用猛药都很难根治的时日,才想办法整治这些?”

    贾权的疑惑,黄琼也只能摇头苦笑道:“老爷子投鼠忌器的原因很简单,老爷子治国一向求稳。又认为宗室为天下之本,触动了宗室的利益,很容易造成他心中所谓的根本动摇,所以更加以稳为主。”

    “这么多年,老爷子不能说从来都没有想过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否则他也不会下了这么多的功夫,一直在对宗室所为进行监视,并形成了卷宗。只是老爷子一直没有找到,他认为处理此事的恰当方法。”

    “他又不相信大臣,认为此事是家事而非国事。不想将此事交给朝臣处理,总想着用自己家人来处理此事。只可惜,我的想准备,先生也得同样有一个准备。虽说皇上会为咱们保密,可有些事情越是到了高层,其实越无密可保,这世上有哪有真不透风的墙?孤臣,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黄琼的这番话,贾权微微一琢磨后道:“王爷,对于权自己,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那些人即便知道了,估计也不会将权当做一回事。关键是王爷,您还是多加小心一点为好。谁能保证此事真的引起天下宗室群而攻之,皇上不会将您推出来当一个替罪羊?”

    “皇上安排您做这个本应该太子做的差事,心中的想法未必会有咱们想象的那么好。天威难测,您还是多加小心一些为好。君无戏言,这句话谁若是真信了,恐怕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贾权的这个提醒,黄琼却是笑了笑道:“有劳先生提醒了。不过请先生放心,皇上真的要想拿本王当替罪羊,那也得看他有没有这个好牙口了。这一点,本王早在接手这件差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准备。”

    “先生,这些天就不要回住处了,就在这间书房内休息。这间书房从今儿起,就归先生使用了。这间书房除了你我,还有宋之唤之外,其余的人一律不许在进入。把卷宗先整理出来,然后在谈其他的事情。”

    黄琼的这个安排,贾权也只能苦笑连连。拿起从箱子里面拿起卷宗,一份份的仔细看了起来。而黄琼自然不会让贾权自己在那里看,同样也拿起了一份卷宗看了起来。只是卷宗上的东西,让黄琼越看心越惊。

    原来大齐朝历代皇帝,所册封的宗室爵位高的,不仅亲王一级的,就连郡王和郡公一级的,也基本上已经被自己那位外公杀干净了。倒是那些已经出了五服以外,爵位已经降到了将军一类的远枝宗室,自己那位外公也许感觉到他们的威胁不大,倒是没有怎么牵连。

    大多数的人,只是被剥夺财产,圈禁起来而已。死在自己外公刀下的,倒也不算是太多。不过黄琼也知道,一旦自己那位外公真的夺取了皇位,这些远枝宗室估计也很难逃过一死。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是历朝历代都明白的道理。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什么奉国中尉、辅国中尉一类的远枝宗室,在外公大势清洗宗室的时候,相对于那些几乎被杀干净的亲王和郡王来说,存活下来的数量比较多。最多也就遭了一些罪而已。

    这些人的祖先因为分封比较早,到他们这里不仅爵位降的已经很低了,而且永业田也早已收回。也正是因为爵位比较低,官员对他们也不是怎么搭理。所以这些远枝宗室,胡作非为的倒还不算太多。

    兼并土地的情况虽说也有,但远没有那些爵位高、能量大的宗室,聚敛的情况严重。而眼下宗室之中的郡王和郡公,基本上都是外公去世后,皇帝重新掌权后加封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袭爵的时间,只有十余年。

    但这些人,却是利用自己那位皇帝老子,不知道什么心态的补偿,或是说纵容之下,在封地大势兼并土地,以便聚敛财富。十余年的时间里面,这些郡王和郡公甚至手中土地,达到藩地所在一府或是一州,膏腴之地的五六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