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放下手中这两份谢罪折子,黄琼又拿起郑州知府和汝州知州的两份八百里加急看了起来。在这两份加急上都是上奏,两地各有一位官员死于非命的事情。而且在奏折上禀明,经过仵作检验,两人虽说死于意外,但都非他杀。

    郑州知府上报,其府衙治地管城县县丞在饮酒过度之后,不小心打翻了卧室烛台引起大火。自己因为酒醉过度,不仅未能逃出被烧死,还连累家人被一同烧死。此事,其一个幸存的家人,以及周边帮着救火的邻居可以证明。

    该县丞不仅在这次自己引发的火灾之中合家遭难,还连累周边十余户人家也被波及。虽无人员死亡,可这些人家家中财物被烧的精光。至于汝州那位巡检司巡检,死的则更为蹊跷。晚饭之后散步,被一只野狗给活活咬死。

    看着两地官员,在奏折上写的两人蹊跷死法,黄琼也只能摇头叹息。一个相当于副县长的人,一场酒醉就稀里糊涂送了全家人的性命。一个算是州治所所在派出所的人,居然被一条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的野狗给咬死,这明眼人一看都知道绝非正常死亡

    此二人,明摆着就是被人给灭口了。这事出现,除非端王与景王,真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找出真凶,否则二人杀人灭口的罪过可就真的做实了。至于死于意外,那纯粹是上坟烧报纸,在哪儿糊弄鬼呢。

    而对于这两个有权上密折的人,真实身份都不算高。一个是可以从举人选拔的八品官员,一个甚至是连举人都不用的,不入流九品官,黄琼倒是没有感觉到意外。做这些事情的人,都是南北镇抚司选拔出来的。

    这些人,虽说暗地里面权利极大,但是公开的身份都不可能太高。无他,职务越高越容易引人注意。反倒是这些微末小官,哪怕是十年不调动,也没有人会注意到的。而且出于制衡手段,皇帝也不可能给他们太高的明面身份。

    最关键的是,这两个人品级虽说不高,但位置都很关键。巡检司虽说只是一个九品官员,可其负责掌管辖区内的治安,甚至还担负一些收税、督役之责,手中也有十几号的步弓手和马弓手这样的武装。

    自己辖区地面上的里正,这一类的人也归他们管辖。触角可以说伸到最下面,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想要瞒过他们的眼睛是很难的。至于那位管城县的县丞,虽说没有巡检司那位耳目那么灵敏,可郑州府治所连同端王府就在管城县内。

    而且县丞虽说不掌握实权,可一县捕盗事宜却都归他所掌管。也就是说,管城县内的地头蛇,都在他的治理之下。可以说整个郑州府城之内,大大小小官员的动向,以及端王府有什么异动,一样瞒不过他的耳目。

    更何况,虽说大齐官场有句俗话,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路所;恶贯满盈附郭京城。县城管区在府治、路治、京城的县官,相对那些百里侯的其他县令,这个官当的比较郁闷。无他,一般的县令品级虽说不高,可在自己的管区就是一个草头王。

    可治所在府治、路治的县令,就比较悲催了。虽说接触上级的机会比较多,可问题是就在上级的是被谁泄露出去的。自己这位皇帝老子,在朝中有自己的密探体系,并给了一些官员风闻奏事的权利,这在朝中都不是秘密。

    尤其是太宗皇帝一手组建的,先是为了追杀所谓的前唐余孽,后又为了秘密监视各地那些投诚的前唐官员,以及宗室诸王并江湖人士的南北镇抚司,虽说一直蒙着神秘面纱,但在朝中早就是一个已经公开的秘密了

    只是这些密探的身份,除了他们的顶头上司之外,便是主持南北镇抚司的人,都不见得真的清楚。除非这个幕后主使者之一,本身就是南北镇抚司的人,而且是在关键位置的人,否则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这些人的身份。

    想到这里,黄琼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他知道,如果南北镇抚司,这种原本只能由老爷子一手掌控的秘密衙门,都真的被自己某位兄弟渗透了进去,那么这个人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知道的?不仅诸王官宦的府邸,就连这皇宫大内又有什么秘密可保?

    看到黄琼的脸色骤变,坐在他对面的皇帝,却是微微一愣。虽说自与自己这个九儿子见面以来,父子两人的接触机会实际上并不多。但黄琼给皇帝的印象,除了滑头之外,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印象就是稳重。

    不仅面对太子的时候,虽说一向表面示弱,但实际上却是始终把自己放在进退自如的为之上。便是面对自己这个君父,虽不能说沉稳有余,但也向来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是自己大发雷霆,应对的时候向来都是举重若轻。

    现在自己这个儿子,居然极其罕见的面色变的如此沉重,倒是引起了皇帝的好奇。只是黄琼还没有等他张嘴问出来,略微犹豫了一下之后才开口道:“古语有云,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父皇,儿子以为,眼下的当务之急之急,不单单是查明白二王在封地所在所为,是否真如奏折上所述。更为关键的是,要查明白这两个人的身份究竟是怎么被二王发现的。有些时候,内部出现问题带来的危害性,要远远大于外部的危害性。”

    “从这两份奏折上的内容来看,这两个人的身份明显很特殊。但无论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二王做的,但有一点却是可以确认无疑,这二人的身份至少在端王和景王那里,并不是父皇您想象的那么秘密。”

    “儿子想,父皇您既然能够给这么两个人一个风闻奏事的权利,那么二人的身份无论是端王,还是景王都是不应该清楚的。甚至包括整个事件的,极有可能存在的另外一个幕后之人,都应该是不清楚的。”

    “就算二王要收买封地官员为己用,但一个八品的县丞,一个九品的巡检司,除非有什么特殊身份,否则这种满天下多的是的不入流小官,绝对不会在二王的收买名单之上。也就是说,二王很明显知道他们真正的身份,才会花代价拉拢。”

    “那么二王究竟是如何知道他们的身份,这才是此案之中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致命的问题,不查清楚甚至会成为我大齐朝最致命的威胁。因为这些人出现了问题,也就意味着朝廷的某一个体系整个都出了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