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白骨无极 > 第182章 京城镇国寺来的和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夜。

    夜幕沉黑。

    天上的雨势依旧下个没停。

    此时入夜后的道观,大夫人已经离开,整个五脏道观又剩下晋安、老道士、削剑三人。

    以及一头山羊。

    最终,晋安答应了下阴邑江,寻龙王的事,这事既然跟那伙古董商人有关,那他就不可能置身事外。

    只要能破坏这帮人的计划。

    他很乐意顺水推舟一把。

    他让大夫人帮他向府尹大人推荐,随后大夫人离开,让他等消息。

    晋安坐在床上,静心打坐,一呼,一吸,晋安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轻,身体轻飘飘好像比一片树叶都轻。

    身体一轻。

    晋安已经神魂出窍,他转身一看,看到身后的床上,他自己还在保持着肉身盘腿打坐的姿势。

    晋安神魂在屋里游荡一圈。

    自从他在精神武功方面精进后,神魂已经能在夜间自如飘荡。

    看着屋外的细雨连绵,晋安眸光一动,他神魂飘向外墙,人轻而易举的穿墙而过。

    墙外的天地,正下着雨。

    滴滴哒哒——

    雨水顺着屋檐,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砸落在地上。

    晋安继续往屋檐外飘,这些雨水全都穿透过他身体。

    就在晋安玩水玩得兴致盎然时,忽然,咔嚓!轰隆隆!

    一道闪电劈裂长空,霹雳火光振聋发聩,这是天发杀机。

    刚才还在雨中玩水的晋安,神魂险些被雷声消散,人精神浑浑噩噩,迷迷糊糊,头疼难受。

    晋安明白。

    他这是惊了魂。

    再惊魂一次,他即便不死,也要丢魂落魄,三魂七魄被吓丢不全了。

    晋安不敢托大,他强忍着浑浑噩噩的难受感,魂儿赶紧飘进屋内,然后从手掌上揭下三张黄符。

    正是三次敕封的六丁六甲符、三次敕封的五雷斩邪符、一次敕封的五雷斩邪符。

    直到六丁六甲符上的十二神道气息映照遍他神魂全身,一遍遍温养他的神魂,约摸半个时辰左右,晋安的神魂又恢复巅盛。

    六丁六甲共有十二正神,分六丁阴神,六甲阳神,在阳间时能壮大,温养肉身,在阴间时能壮大,温养神魂。

    人重新生龙活虎的晋安,精神思维不再迟钝,迷糊,浑浑噩噩,已经恢复意志清明的他,开始思考刚才那道雷声是怎么回事?

    怎么他一神魂出窍,老天爷就立马给他来个雷声?

    这意思是,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莫小人得志?

    晋安觉得这肯定是巧合。

    这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在神魂未足够强大前,神魂出窍最忌讳风雨雷电。

    接下来,身怀三道黄符的他,再次穿墙站到院子里,约摸等了一炷香功夫,这次再没雷声落下。

    又等了一炷香时间。

    一切平静。

    天地间静谧得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和屋檐的水珠滴答声小】

    【说】

    晋安沉吟片刻,身怀三张黄符的他,开始在五脏道观里巡查一遍。

    五雷大帝殿正常。

    六丁六甲武神殿正常。

    三清殿正常。

    说实话,晋安神魂出窍后,并不怎么习惯进三清殿,举头三尺有神明,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这个假道士,在道教三清圣人面前有点心虚的关系。

    三清殿里除了面对正门处,立着三清神像外,殿内还有一个小偏殿拱卫在三清圣人左手。

    那人就是五脏道教的祖师爷了。

    好吧。

    面对祖师爷的目光,晋安更加心虚了。

    草草巡视一遍三清殿后,晋安逃命似的狼狈飘出三清殿。

    为了掩饰他的心虚,他像是大王巡山一样,又把五脏道观上上下下巡视一遍,见没啥异常后,这才飘出五脏道观。

    他在五脏道观附近飘荡一圈,见四周也无异常,这才放开速度,全速朝贾府方向飘去。

    按照大夫人白天的叙述,贾府里那座贴满辟邪黄符的阁楼,是贾府一位小姐的闺房。

    那名千金小姐名叫贾芷蝶。

    贾芷蝶相貌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府城出了名的大美人,又是三大药材商贾家的千金,当年在府城追求贾芷蝶的青年才俊,公子少爷们,那可是络绎不绝。

    贾芷蝶门槛都差点被踩烂了。

    可惜。

    天妒红颜。

    贾芷蝶在几年前一次坐画舫游江时,不慎落水,尸骨无存。

    至今也没找到这位贾家千金大小姐的尸骨。

    而贾芷蝶落水淹死的头几天,贾家接连发生怪事,在贾芷蝶住的阁楼里,一到晚上隐约敲锣打鼓声传出,像是哪家人正在办喜事,人声喧嚣,像是小小阁楼里摆了上百桌喜宴,在宴请宾客。

    这事闹了好几天。

    每次推门查看时,又声音都消失了。

    屋里头别说活人了,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就这样折腾了几天,贾家上下,每日都活在恐惧中,夜不能寐,明明是丧事,却有人在闺女房间里办成喜事,听说当时的贾家老爷老太都气得病倒了,怀疑这事是有仇家在暗中捣鬼。

    后来,找高人做法,把阁楼一封,阁楼里一到晚上就摆喜宴的动静,这才消停下来。

    可一直没找到谁是幕后之人。

    这事当年对贾家的打击很深,同时也让贾家很忌讳,丧事却变成喜事,阴阳颠倒,这对还活在阳间的活人来说是大忌,再加上怕有辱贾芷蝶名节,所以,当年的贾家把这事隐瞒下来。

    所有知情的下人,仆人,都被分派到外地去,当年的下人,仆人走的走,散的散,都已不在府城。

    大夫人是花费了不少工夫,这才打听到当年的隐秘事。

    只能说,但凡是家大业大的士族豪绅们,都对家丑不可外扬看得很重,担心受到同行的口诛笔伐。

    有时诛心也能杀人。

    贾家府邸。

    当晋安神魂飘到此地后,开始围绕贾家观察,贾家有高人布下的风水局,能护佑阳宅。

    能挡煞气、野神。

    护佑阳宅安全。

    身怀三次敕封黄符的晋安自然不会真的怕了这阳宅风水局,但他与贾家又没深仇大恨。

    如果真把贾家风水局给破了。

    徒增一个因果。

    甚至还会伤及到无辜。

    所以他今晚主要是来驻足远观贾芷蝶的阁楼情况。

    晋安的神魂开始越飘越高。白天,白龙寺里的香火旺盛,在各个大殿、小殿、广场香炉前,挤满了来此地烧香拜佛祈福的大户人家女眷,书生,居士,公子,乡绅,以及更多的平头老百姓们。

    就连白龙寺匾额,都是鎏金的大字,这白龙寺香火能长盛不衰的确是有道理的。

    慧真法师还没进入白龙寺,被守在白龙寺门口的武僧给拦了下来:“不知这位大师怎么称呼?”

    “是来自哪座僧庙?”

    “这趟登门拜访我白龙寺,是来寻人还是有事?如果是寻人,可有拜访的请帖或书信。”

    那武僧倒是客客气气。

    并没有怠慢,傲慢。

    慧真法师见自己被拦在寺院门外,于是从袈裟里取出官家度牒递给对方武僧:“老衲在白龙寺出家时的法号是慧真。”

    “慧真?”武僧面露狐疑。

    “你们谁有听过吗?”

    “没听过寺里有这位前辈法号。”

    “没听过。”

    “我也没听过。”

    听着眼前几名武僧小辈的对话,慧真法师那颗静禅佛心起了涟漪:“阿弥陀佛,果然物是人非了,十几年后都已经没人认得我这个老和尚,想不到十几年后回一次家,会被拒之门外。”

    游子归家。

    却连家门都进入不了。

    慧真法师话中也说不出苦楚多,还是感慨多。

    眼前这几名武僧虽然不认识慧真是谁,但他们都认识字,当看到官方度牒上的镇国寺几个字时,全都大吓一跳。

    马上有人跑进白龙寺,没多久,来白龙寺上供香火的百姓们便看到,白龙寺里平时求签问卦都见不到一次面,平时深居简出的一群高僧,手里捧着袈裟下摆,面带狂喜神色的匆匆跑出白龙寺。

    然后在一众惊讶、错愕的目光下,百姓们看到白龙寺里那些高僧,居然全都毕恭毕敬的出门迎接一位老和尚。

    最终,那名老和尚被白龙寺高僧一路迎向寺内私人宅院,把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们拒之门外。

    私人禁地,严禁外人闯入。

    白龙寺修建得如同一座小型宫殿,慧真法师一路走来,处处可见雕梁画栋,汉白玉石,恢弘,气派,白龙寺富得流油。大风小说

    “慧真师弟,当年我们一众师兄弟里,只有你是我们几人里佛性最高的人,你都进了京城的护国寺精修跟高深佛法。”

    “反倒是我们几个师兄弟,佛法不精,尘根无法彻底斩断,一辈子故步自封在府城白龙寺,油尽灯枯的油尽灯枯,风老残烛的风老残烛,当年同年剃度出家入白龙寺的三十几人,如今只剩我们五人…哎,时光荏荏,岁月催人老,我们不服老都不行了。”

    说话者是名老态龙钟的老和尚,他走路连腿脚都有些不利索了。

    脸上长满黑灰色的老年斑。

    估计也是油尽灯枯,寿元将近之年了。

    “难怪当年的慧真师兄,连方丈都可以舍弃不要,当年的慧真师兄早已有了鸿浩之志,志不在偏于一隅的武州府。”这次说话者是名略有些驼背的老僧。

    “京城镇国寺佛经妙法典藏无数,那可是无数佛门子弟心中向往的圣地,慧真师兄当年在我们几个师兄弟里本就是慧根第一人,能够前往京城镇国寺继续精修佛法佛性,一点都不奇怪。只是这一别有十几载,书信来往渐渐不便,不知慧真师兄如今佛法精修到何种境界了?”

    又有一名白龙寺老僧说道,嗓子粗犷一些,年纪是几名老僧里最小的,是名古稀之年的老僧。

    在白龙寺私人宅院里兜兜转转,一行人来到了一间禅房,相继坐下。

    慧真法师面色和善的一一应付众人的诸多问题。

    其实这些人并不是他的同个师父师兄弟。

    而是同年一起剃度出家入白龙寺的同一批人。

    只是岁月一转,当年的故人都已入了黄土,仅剩下他们几人。

    “慧严、慧池师弟呢?怎么不见我两位师弟迎接我?”慧真法师环顾一圈周围围着他的老僧,疑惑问道。

    这慧严、慧池,才是与他同个师父的师弟。

    同脉师弟一个都没出来迎接他。

    反倒是其他堂的人出来狂喜迎接他。

    “慧真师弟你来得不巧,慧严、慧池二位师弟因为大限将至,正好都在闭生死关,想要突破境界。”

    几位老僧解释道。

    此时,这几名老僧,带着手下一大帮徒子徒孙,足足几十号人,浩浩荡荡欢迎慧真法师的归来,打断了慧真法师的思绪,慧真法师一一回应那些晚辈们的恭敬问候。

    “禅远,你过来,见过你的慧真师叔。”那名脸上长满老人斑,是慧真法师师兄的老僧,在介绍自己的徒子徒孙时,抬手朝人群后招了招。

    “慧真师弟,这禅远是我的关门弟子,哈哈哈,我在禅远身上看到了当年的你,同样的那么天赋卓绝,佛性高深,他在佛法、佛经方面的领悟能力,比我们几个老和尚加一起几百岁还更有见地。天生就是适合修炼释迦佛法的美玉。”

    “哈哈,应该说,禅远比慧真师弟你年轻时的天赋还要更加卓绝,他是天生的三莲佛心,体内有三颗心脏,天生神力,佛法浩瀚。所以我给他取法号‘禅远’,我这个弟子注定要走出比我们几个风烛残年老和尚更远的佛路,寻找到我佛彼岸。”

    这名叫禅远的和尚,年纪很轻。

    约摸二十岁左右,气度沉稳。

    他皮肤古铜,略带黄玉质感,像是琥珀玉色,体魄精壮,结实的体魄充满惊人力量,并不像普通和尚那种白白净净,肥头大耳,这一看便是横练功夫了得的武僧。

    但他气度雍容,双目如星,额头明亮似在古铜色皮肤下隐隐有佛光照出,看起来不像是普通武僧,而是目藏佛光,佛法精修到了高深,玄奥境界的佛法高僧。

    禅远递上一杯孝敬茶。

    慧真法师接过茶轻抿一口:“的确是钟天地之灵秀的美玉。”

    这时,那名年轻些,中气足些的老僧,好奇开口问道:“慧真师兄这次从京城千里迢迢来武州府,怎么只有慧真师兄一人前来?”

    “不知慧真师兄来白龙寺所为何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