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异想天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田万有就是田五,爱唱信天游,链子嘴,将近六十的年纪,除了有田海民这个儿子,家里还有两个十几岁的女儿。

    田万江,就是少安之前生产队的老饲养员,田万有的哥哥。

    要说一??饲养员不应该这么穷,不过想想在生产队的时期,挣公分最多的孙少安,家里都吃不饱,其他人可想而知。

    就算饲养员是一个好职位,但是田万江家里孩子太多,也被掏空了家底

    普通村民家里都可以养一些羊,作为饲养员的田万有,家里连羊羔都买不起。

    田万有和田万江一样的穷困,又都想改变现状,老哥俩就凑到了一起。

    因为自身没什么能力搞什么副业,又想多赚钱,就盯上田万有儿子田海民的鱼塘,想要劳动入股。

    两个老汉就去找了田海民。

    田海民不是自愿的不孝顺,只是怕婆姨不敢孝顺。

    为什么田海民会怕婆姨。

    很简单田海民的婆姨银花,娘家在米家镇,父亲在合营商店上班,挣工资的人。

    每个月银花都可以从娘家带钱回来,在家里当然就有话语权。

    两个老汉,一个是自己亲爹,一个是自己的四爸,想要劳动入股自己的鱼塘,田海民不敢答应。

    只能去请示自己的婆姨银花。

    银花干脆利落的给拒了。

    两老汉被拒之后,就去找了孙少安诉苦。

    孙少安听了不乐意了,自己就去找了田海民。

    讲田海民没出息,怕婆姨怕的连自己老爹都不敢养。

    被田海民反驳,你孙少安不怕婆姨,不怕婆姨你为什么分家。

    把孙少安给怼了回来。

    孙少安无言以对的回去,想着不就是因为穷,为了赚钱的事嘛。

    回到家之后,一个人赚钱已经满足不了孙少安,就开始琢磨着帮着全村赚钱的事情了。

    主要想着帮着最困难的一部分人赚钱。

    因为但凡有一些家底,就可以买一些羊,增加一些收入不是问题。

    当然了村民收入的增加,赶不上村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头还在结婚这种人生大事上面。

    不提三转一响,彩礼,这些花费。

    仅仅家里给新人,箍三孔窑洞就要一千多块钱,哪里是农民种地种出来的事情。

    给孩子结婚,这道大坎,也不只是困扰着孙家一家人。

    孙少安琢磨来,琢磨去,能让村民都赚钱的办法,只有自己开一个工厂,让村民都过去上班去。

    想要办工厂,孙少安就找到了王满银头上。

    “姐夫,今天去你家一块喝一点鸭,好几天没见过我姐了。”

    王满银现在工厂待的时间多,和孙少安见面多。

    但就算是家具厂就在村口,兰花和少安也不是经常能见到。

    “你今天下午没事吗,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虽然还没有交通法规,但是王满银还是一直都注重行车安全的。

    山区的路不好走,就算是二三十迈的速度,不怕撞到什么,开着拖拉机窜到沟道里面也很危险。

    “今天下午没事,等我上供销社买点酒,中午就上你家吃饭去。”

    “你不用去供销社了,把家具给人送到之后,你把拖拉机开回家里,骑着自行车再过来吧。”

    “姐夫,这么多年了,你还不放心我的酒量嘛,没得问题。”

    爱喝酒的人,心里都是一点数都没有,孙少安经常的西北豪爽喝法,不用人劝酒,自己都能喝醉,哪来的自信。

    “行了,你是什么酒量,你自己心里没数,你姐夫我心里还没数吗,你快点给人送家具去吧,我也早点回去,给你杀只鸡吃。”

    “不用,不用这么麻烦,我就想找你喝两口,不至于杀鸡,家常菜吃点就行。”

    “不麻烦,我就是和你说的客气了一点,你就是不来,今天也是要杀只鸡给孩子们吃的。”

    孙少安:“……”

    孙少安开拖拉机给人送货走了之后,王满银也就离开了家具厂,回家陪着兰花一块做饭去。

    玩笑归玩笑,小舅子来了还是要加菜的。

    “兰花,少安今天要在咱们家吃饭,我准备杀只鸡吃,你看家里有什么,今天多做两个菜。”

    虽然王满银家里条件不差,不过烧柴做饭,挺麻烦的事情,每天都不会做的很复杂,平常吃饭大多都是一荤一素的标准。

    兰花每天安排着服装生产,还有家里大大小小的的家务,没有那么多时间花在做饭上面。

    做一个标准的农家铁锅炒鸡,炒个腊肠,来盘鸡蛋,酸辣土豆丝,主食交给兰花做羊肉臊子面。

    看着桌子上面,一到冬春,就只能吃一些土豆,白菜。

    现在有钱人多了很多,消费能力提升了不少。

    大棚蔬菜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可以考虑大棚种菜了,已经有了市场。

    王满银也就想一想,不可能去自己盖大棚的。

    需要忙活的事情已经不少,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的。

    自己不做,可以建议其他人做,等大棚发展起来。

    王满银经常拿出来一些新鲜蔬菜,也就不会显得突兀。

    王满银琢磨找谁合适的时候,孙少安也过来家里。

    不知道从哪搞了两瓶原西大曲,带了过来。

    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孙少安终于是忍不住了:“姐夫,你说我也开个工厂怎么样?”

    “你现在运输做的有什么不满意的,办工厂的想法怎么又冒了出来?还要再办工厂?”

    “姐夫,前几天田万有田万江两个人来找我……”

    孙少安就把田氏两兄弟,和田海民的故事讲了一遍。

    “你就为了这个要办工厂,开工厂就是为了给村民发工资?你说说你想办什么工厂?”

    “我还是想办一个烧砖窑,你看我现在做的运输,除了你几个厂子里面的活,大部分时候都是拉的建材,办一个烧砖窑,以后可以一条龙服务,客户都是现成的。”

    “想的挺好,想办厂子没有什么错,但是你想用的人,都是田万有,田万江,这种年近花甲,或者都是过了花甲之年的老人。砖厂里面的活,挖土、担水、和泥、打坯、装窑、烧火、出砖,哪个是这个年纪的老人干的下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