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下一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百多块钱,不是小钱,大肥猪都可以买两头了。

    就凭贺凤英两口子,十来年了从来没有看的起过王满银,怎么好意思提出这个要求。

    “满银,二妈家里也不容易。”

    “怎么不容易,自己不愿意下地干活就是不容易?四十年老农民种不好地不容易?”

    孙玉亭两口子不想的时候没什么,想起来就生气。

    “满银,你先别生气,不想二爸二妈他们,总要想想卫红她们三个,三个娃娃饭都吃不饱,为了孩子,也总要帮帮二妈。”

    “那也不能借钱给你二妈家,不说借钱给他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你二妈家,院里赃的都进不去人,都懒的不收拾,怎么可能踏实勤快的在家做衣服赚钱

    “要是咱不帮他们家,二妈肯定会去找少安,少安肯定也得给二妈买缝纫机。”

    虽然不想管贺凤英的事,王满银又要承认,兰花说的很有道理。

    就算孙少安也对孙玉亭两口子有意见,不给他们买缝纫机。

    贺凤英肯定会派孙玉亭去找了孙玉厚。

    没有办法的时候,孙玉厚老两口可以不管“半个儿”孙玉亭。

    怎么说孙玉亭也是孙玉厚两口子养大的孩子,对于两口子来说,孙玉亭和自己四个亲生的孩子区别不大。

    现在有了挣钱的门路,孙玉厚和兰花妈,肯定要对孙玉亭家买缝纫机表示支持,最后肯定还是孙少安的事情。

    “那也不能给他们买缝纫机,这次买了缝纫机,下次是不是三转一响都要给他们买齐了,先让我想想再说。”

    “那你想想怎么办。”

    兰花说完之后,就回了东窑继续和妇女们裁剪衣服。

    王满银对贺凤英,怎么处理还真是有点头疼。

    这两个人坏又没有坏那么彻底。

    重要的是对孙家做出过贡献,给少安办了一件大事,帮着找了不要彩礼的婆姨。

    又给孙少平也办了一件大事,帮着孙少平找了一份民办教师的工作。

    要不然孙少平也不会多留在家里三年,早跑路了。

    暂时想不到什么办法,王满银把家里的牛和羊赶了出来,准备到山上放羊散散心。

    王满银和兰花,现在需要放羊的机会不多。

    家具厂和加工服装,给村里不少的人家提供了赚钱的机会。

    大部分村民都知道感恩,为了感谢王满银家,家里放羊的时候,顺便把王满银家里的羊就给放了。

    都不需要大人,多个半大孩子就行。

    要不是王满银让猫蛋放学之后多学习,这点事情猫蛋都能做的好。

    出了山,远远的就能听到老侄子,王明清在唱信天游。

    也不是王明清再唱,可以听到有不少的山头都听到有人再唱。

    村民日子好了,有了希望,生活有奔头,心情就好,边干活边唱的真的不少。

    听了之后,心情好了不少。

    现在的日子过的这么好,不值得为孙玉亭一家头疼。

    孙玉亭和贺凤英两个人已经可以说没救了,但是下一代可以拯救一下。

    王满银已经习惯了,把羊赶到山上,然后羊自由活动,自己思考。

    到了山上,思路清晰了不少,很快就有了主意。

    等羊吃饱之后,王满银就把羊赶了回来,又不是生产队,一定要在山上耗够了时间。

    “兰花,你二妈家的卫红年纪不小了吧,比咱家兰香小不了多少。”

    “卫红也就比兰香小两岁,满银你有什么想法?”

    “有点想法,买缝纫机是不可能买的,让你二妈老实勤快的干活也没什么可能,但是卫红不一样,不像她爸妈那么懒。”

    “对,卫红年龄不大,但是人老实,本分,勤快,一点不像二爸二妈养出来的孩子,虽然干不动什么力气活,但是二妈家里家务,平常地里的活都是卫红来干了。”

    “既然你也是为了卫红她们三个孩子,就不要帮着你二妈找活干了。可以让卫红来咱们家,跟着你学裁剪,闲着的时候还可以用咱们家缝纫机学缝纫,等干几个月,做衣服的活就全学会了,这几个月工资也该攒够了买缝纫机的钱,直接让卫红赚钱就行,还管什么你二妈。”

    “满银,你真聪明,是个好主意。”

    激动的兰花抱着王满银说道。

    “哪里,哪里,谈不上聪明,也就排咱家第五。”

    王满银还是很谦虚的。

    “有一手做衣服的手艺,将来卫红也好找婆家。”

    “卫红年纪还小,找婆家,这就先不提了。”

    本来孙玉亭的日子过的就烂包,夫妻两个还都不正干,家里闺女就不好找称心的婆家。

    孙玉亭没事了还搞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家里名声坏了。

    让家里三个闺女还怎么找婆家。

    这也就还好是闺女,要求低一点,条件差一点,总能嫁出去。

    如果孙玉亭家有儿子,真的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找一个婆姨。

    “满银,卫红这都十六了,怎么也没听说有媒人上门?”

    在农村男娃十八,女娃十六,也确实陆陆续续的就有人上门相看,和提亲的了。

    有个一二年时间的缓冲,挑挑拣拣的,一两年时间也该遇到合适的对象了,到了结婚年龄结婚刚好。

    农村早婚的人也不罕见。

    普通人找对象,都是在十里八乡的附近找,越优秀的后生,女子,当然被定下的时间就越早。

    越往后面托,年纪越大,就越难找到优秀的对象。

    “想想你二爸家里的名声,怎么可能有人上门提亲!这也就兰香下定了决心考大学,要不然兰香找对象都受影响。”

    孙玉厚和孙玉亭两个嫡亲的兄弟,孙玉亭还是由孙玉厚长大。

    孙家的孩子就撇不清和孙玉亭的关系,外人的眼中看来,孙玉亭乱搞男女关系,孙家的孩子就有很大的风险也会。

    相亲的时候,都可以说孙家的家世不清白。

    所以孙卫红这三个孩子,生在了孙玉亭家里,受穷吃不饱不说,什么都没做,挺好的孩子名声就坏了,实在太惨了一点。

    已经这么惨了,王满银这个堂姐夫,能拉一把就拉孩子一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