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影帝的诸天轮回 > 1421、办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买了报纸苏乙也没有回家去,而是找了个僻静、干净又能晒太阳的地方,把买到的二十多份报纸都浏览了一遍,最终选定了《京城日报》,着重看了其中一位名为文慧的记者所撰写的所有文稿。

    这个记者的文章以苏乙的眼光看来是略显激进的。以文观人,她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很善于思考并且热衷于新事物,但对国家民族又有狂热信仰,喜欢高谈阔论,文字批判性很强,有些观点非常辛辣犀利。

    这种鲜明的特点固然是苏乙所需要的,但却不是苏乙将这位名为文慧的记者拟为第一人选的首要因素。

    苏乙之所以最关注她,最重要的原因是苏乙手中有六份《京城日报》,每份报纸上都刊登着这位记者的文稿。

    而其他署名的记者根本没有像是她这样每一期都不缺席的。

    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这位记者很高产,对工作热情高涨;第二,这位记者很可能有领导支持,或者有别的背景。这种大机关单位最不缺人,署名文章上报肯定竞争非常激烈,有限的报纸版面,凭什么每一期都刊登她的稿件?

    苏乙把文慧所有的文章都仔细看了一遍,心中原本的想法逐渐成型,形成了一个完整可行的方案。

    办报这件事对于苏乙来说是被动接受,有违他“扎根底层”的原则,也有违他低调做人的性格,最糟糕的是,这份工作会让他在接下来的大风浪中处境更糟糕。

    你本来就是个臭老九,不夹着尾巴做人,还办起了报纸?

    你这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呀。

    你竖起这么大这么明显的一个靶子,姿势摆得这么正,别人不打你都不好意思。

    几个月后,除了最大的机关报和光明报还在刊发,全国所有报纸都陆续停刊了,搞报纸的人首当其冲,普遍下场都不好。

    苏乙很清楚自己办报的后果,到时候可能李新民都没办法保护自己。

    这么操蛋的事情苏乙为什么还要接手,原因已经说过了。简单来说就是不接手不好,接手更不好。

    正常人到了这一步,就会“两害相权取其轻”了,但苏乙不想有“害”,他在想能不能“变废为宝”,把风险变成机遇?

    这么一个逆向思维,苏乙脑子里便有了一个概念,所以当时他很干脆接下了这活儿

    现在,这个概念形成了方案,已经可以开始行动了。

    不过苏乙也没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除了文慧,他又选出来两个“候选合作者”来。

    在脑子里重新过了一遍整个计划,苏乙思路更加清晰。看看时间,不知不觉已经两点多了。

    苏乙把所有报纸收起来,找了个小石头压起来,转身骑车离开。

    这报纸不久就会有人拿走,不会被浪费的。

    京城日报报社的地址在建内大街,苏乙骑车十分钟就到了。

    这家报社是市委机关报,京城晚报也是它旗下报社,体量和级别都很高。

    这里随便一个小部门的头头,就跟红星轧钢厂厂长一个行政级别了。

    越是大机关,门越不好进。

    苏乙毫无意外被门口岗哨拦了下来。

    “同志,有什么事?”保卫员虽然一脸严肃,但还算客气。

    “我找文慧,给她提供新闻素材的。”苏乙笑呵呵道,“她来了吗?”

    苏乙的态度和口吻很轻松,仿佛和文慧很熟识的样子,保卫员愣了一下道:“文记者啊,她刚进去,不过她没告诉我她有访客要来啊……”

    苏乙摆摆手:“不给你添麻烦,你帮我联系一下她,就说是红星工人报的副主编苏援朝找她,谈新闻素材的事情。”

    见苏乙说得理所当然,保卫员不疑有他,点点头:“好,请你稍等。”

    说罢就转身去岗亭打电话了。

    很快他就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登记簿。

    “同志,登记一下你就可以进去了!”保卫员道。

    “谢谢。”苏乙笑着接过。

    文慧同意见苏乙,苏乙不意外。

    这种工作热情高论学习实验基地进行一个专题报道,并以您个人的媒体眼光进行评价和批评。”

    苏乙抛出正题很快,但文慧思维敏捷,也能跟得上,她很快被苏乙话中的新鲜词给吸引住了。

    记者的职业素养告诉她,这里面大有文章!

    “工人理论学习实验基地?”她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微微沉吟,“苏主编,不如跟我去会议室,咱们坐下来慢慢聊。”

    “恭敬不如从命。”苏乙笑着点点头。

    文慧做了个请的姿势,便带着苏乙上了三楼,两人径直来到一间空会议室里,文慧关上门,迅速拿出纸笔来,坐在苏乙对面,迫不及待道:“苏主编,能详细说说吗?”

    现在是人人谈郑志,人人爱郑志的年代,尤其是在理论建设方面民众们都爆发出很大热情,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小说

    苏乙所说的“工人理论”不新鲜,新鲜的是后面的“学习实验基地”。

    工人学理论?

    这绝对是正确的好事情,但学就学了,怎么还实验基地?

    有实验,说明是超前的,并且日后肯定还有推广和应用,所以这事儿如果靠谱的话,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

    苏乙也不客气,开口就直奔主题。

    “工人阶级才是光荣伟大的马列真理继承者,只有没有既得利益的工人阶级,才能把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激活真理现实解释力和批判力,对社会进行真正的改造,这是时代赋予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但现实的情况是,这样广泛深刻的使命,现在只是靠研究机关、知识分子和上层机关在推动,原本是社会坚固磐石的工人,最应该成为时代浪潮引领者和创造者的工人,也是真理阐述中最具代表的主体之一,却仿佛已经失去了真理继承者的资格!”

    “文记者,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当我说到工人这个词的时候,你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个形象是怎样的?”苏乙刚“高屋建瓴”说出这一番话,突然又抛出一个问题来。

    文慧完全被苏乙牵着思维走了,立刻如实答道:“我想到一个身穿工作服辛苦劳作的身影,满身汗水和油污,奋斗在车间里……”

    “这就是问题所在!”苏乙道,“一说到工人,我们就把他们和无私奉献和勤劳能干联系到一起了。但我们的理论最开始就是从工人阶层提炼出来的,我们最开始代表的就是他们,为什么我们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时候,又偏偏把工人排斥在外呢?”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我们的理论,包括文化艺术在内,都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切都是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最终这些东西也都是服务于劳动人民的。”

    “但无论是真理理论还是文化艺术,最终的冠名权却不是劳动人民,甚至随着真理理论的发展,这些越来越高深、冗长、拗口的理论,工人们越来越看不懂,也听不懂了!甚至他们感觉不到理论和现实的联系,觉得这些理论都成了阳春白雪!文记者,这是很严重的事情!”

    “这种状况使得理论思考又重新成为劳心者的专利,又反过来排斥着工人读者!这必然会带来工人阶级文化权利和理论思考能力的退化。”

    “鉴于这种现状,我们厂决定成立工人理论学习实验基地,在坚决反对封资修的前提下,让工人学习他们听得懂、看得懂和用得到的理论!充分激发工人时代主人翁的精神,激活工人理论继承者的强大历史使命!”

    文慧动容,激动地站了起来。

    “苏主编,你提出的这个观点,简直是这个时代最振聋发聩的呐喊!你说得没错,工人才是最有资格继承继承真理的群体!但现在,所有的工人都在辛苦劳作,他们根本没时间也没机会接触真理的学习和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说我们的真理是代表他们,那就太可笑了!”

    她说得比苏乙尺度更大,苏乙都有些担心别404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