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中央之国 > 第572章 阿拉伯之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全军休整一天,明日早晨发起进攻。”

    亨利·约翰思考了一会,命令道。

    昭武十九年1917年11月12日。

    英军正式和法塔赫武装开战。

    不得不说,埃及人不擅长阵地战,

    很快就被英军冲破了防线。

    帝国援助给法塔赫的重武器,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但是,冲进希乌城的英军,遇到了残酷的巷战。

    宗教加持下,法塔赫战士无惧生死,

    前仆后继顶住了进城的英军。

    很多希乌城的埃及平民,高喊安拉胡巴克拉的口号,

    采用同归于尽的方式,以命换命。

    奇怪的属性觉醒了.....

    亨利·约翰在后方指挥所接到部队伤亡过大的消息,

    只能撤出进城的英军,准备用大炮轰平希乌城。

    就在炮击前的最后一刻,亨利·约翰取消了命令。

    原因很简单,以帝国为首的帝约组织,成立了一个战场记者团,

    一部分就在希乌城中。

    考虑到无差别炮击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加上记者团每天都向全世界寄时事照片。

    要是英国人无差别轰击希乌,全世界都会看到这里的惨状。

    这对牛牛的名声有很大影响。

    流氓的名声有时候就是茅坑里的大粪,一文不值。

    有时候又无比金贵,比如帝国在侧的情况下.....

    如此情况下,英军和法塔赫在希乌打的昏天地暗。

    法塔赫借机号召北非、阿拉伯半岛、中亚的msl团结起来。

    称希乌是阿拉伯世界的希望之城,绝不能陷入英国人之手。

    别说,同一个宗教下的阿拉伯人还是比较团结的。

    大批志愿者来到埃及,阿拉伯人、柏柏尔人、波斯人。

    他们在神秘力量的组织下,通过不同的路线进入了法塔赫武装。

    这些人怀揣真主至大的宗教狂热,抱着手榴弹冲向英军。

    英国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打法,一时间难受的要死。

    希乌也在人命的堆叠下,成功守了下来。

    希乌攻防战,在阿拉伯世界也叫“希望之战”。

    除了已经独立的叙利亚、库尔德等国,

    其他受到殖民的msl国家,纷纷扛起了反对英法的大旗。

    阿尔及利亚解放阵线、摩洛哥复国军、突尼斯独立军等军事组织,纷纷冒头。

    一时间,msl的gm烽火烧到了最大!

    世人也把这一时期称为“阿拉伯之春”。

    ......

    在这样的背景下,帝国又玩了一手立牌坊。

    因为一战没有分出胜负,很多国际组织都没有成立。

    最典型就是“国际联盟”没了。

    11月29日,昭武皇帝向全世界发电。

    邀请世界有名有姓的国家,参加定于次年1月20日在帝都召开的国际会议。

    探讨成立一个可行的,避免加剧冲突的国际组织。

    这一声明,得到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认同。

    协约国和同盟国虽然苟合,但暗地里的较量同样不少。

    一战打怕了,两边的精英阶层也怕“暗战”变“明战”,再打一次欧战。

    所以,英法德积极响应了帝国的号召。

    奥匈算是彻底和二德子分道扬镳。

    卡尔一世于10月21日,正式向二德子提出,有限军事同盟。

    奥匈和二德子继续维护同盟国组织,但奥匈不再接受二德子的指导。

    军事同盟也变成遭到攻击后的有限自卫权。

    红毛急于提升自己的国际声望,也同意加入此次会议。

    只有大漂亮,沉默的可怕。

    昭武二十年1918年1月20日。

    44个国家或地区代表齐聚帝都。

    昭武皇帝在新修建的万国宫,会见了各位代表,并发表了后世被称为“世纪演讲”的演说稿:

    “先生们,在已知的人类历史中,我们平均每10年会发生一次争端,”

    “平均每50年会发生一次,在当时看来规模庞大的战争!”

    “这是我们的意愿吗?不....这是身为人类贪婪、卑劣、剥削等一切不公平对待造成的后果。”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民对于战争都是深恶痛绝的,不管是正义的还是不正义的。”

    “世界刚刚经历了惨不堪言的战祸,夏人的先贤说过,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所孕育的自由、平权的人们,”

    “奉行所有、所治、所享并与世长存!”

    “这是不同民族、不同人种之间共同的愿望。”

    “在此,朕呼吁各位代表们,成立一个旨在解决不平等、剥削、压迫,以及一切反人类的国际组织。”

    ......

    昭武皇帝的演讲,算是开了历史先河。

    第一次以人类这个共同身份为前提,提出了“三所”精神。

    与会的代表们,看着站在道德制高点,如同圣人般的昭武皇帝,

    给予了最热烈的掌声,全被忽悠瘸了.....

    在接下来的会谈中,王秉林代表帝国,进一步提出了更详尽的要求。

    (1)各组织之间公开订立和平条约,无秘密外交,

    (2)无论战时与和平时期,公海航行绝对自由,

    (3)取消国家间的经济障碍并建立贸易平等条约,

    (4)充分互相保证,各国军备必须减少至保证本国内部安全的最低水平,

    (5)调整对殖民地的要求,平等对待殖民地人民。

    这五点要求,引爆了世界舆论。

    其中、各国对第一、二、三条没有异议。

    第四条,大部分国家同意。

    大战后的欧洲,不管是牛牛还是二德子,都无力支撑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

    同意是同意,但以什么标准来判定最低安全水平,成为了争吵的焦点。

    二德子提出,以本国人口及工业实力为基准。

    这一点遭到了高卢鸡的反对。

    二德子无论从人口还是工业,已经超过高卢鸡太多。

    要是以二德子的标准,高卢鸡的军事力量将被压制到最低点。

    牛牛也反对这一条,主要原因是帝国。

    要是按照二德子的标准,帝国拥有7亿人口,工业实力更是强的没边。

    那帝国的军事力量自然变成了威压全球的存在。

    二德子也发现了帝国这个bug,连忙加了一条。

    还要视各国的国防环境来评判。

    这一条算是给帝国加了一个枷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