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中央之国 > 第358章 三省鼠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走,回宫。”

    昭武皇帝看了一会就和李位回宫了。

    时间很快到了昭武十三年1911年2月13日的大朝会。

    “禀陛下,黑龙江民政防疫局昨日上奏,满洲里一地出现鼠疫苗头。”

    此次朝会,第一个开口的是不起眼的医署司司正吴文太。

    听到吴文太的话,朝堂瞬间紧张起来。

    这个时期的鼠疫致死率还是很高的,也没有很好的防治能力。

    “情况如何?鼠疫源头在哪?”

    昭武皇帝的语气,颇为着急。

    “据黑龙江防疫局调查,此次鼠疫源头在沙俄西伯利亚。”

    “去年年底,一些夏国行商前去收购俄方土拨鼠毛皮被感染,随后携疫归国。”

    “到了今年2月,鼠疫造成67人死亡,感染人数不详,并逐渐在东三省蔓延开来。”

    啪的一声,昭武皇帝拍了下龙椅,呵斥道:

    “什么叫感染人数不详?朝廷在各省建立的防疫局是废物吗?”

    听了皇帝的训斥,吴文太也不能反驳。

    此次鼠疫确实有疏漏之嫌,第一个死亡病例在去年12月17日就发现了,一直拖到次年2月才上奏朝廷。

    要不是接下来的防疫工作还需要人手,他吴文太都想把黑龙江防疫局的负责人拖出来毙了。

    “速速从太医院抽调人手前去支援,下达三省封锁的命令,让帝国陆军配合

    皇帝不是防疫专家,但经历过前世的三年大疫,皇帝还是知道封锁的重要性。

    “王秉林,你去统筹三省封锁期间,所需支援之各项物资,务必保证封锁区居民的生活。”

    内阁首辅都亲自“挂帅”了,可见皇帝对此次鼠疫的重视程度。

    ......

    太医院接到皇帝命令后,马上抽调御医,由伍联德带队前往黑龙江。

    2月27日,御医们终于赶到了黑龙江哈尔滨。

    “伍大人,陛下对此次疫情相当重视,不知伍大人想要从哪里入手?”

    伍联德早在途中就想好了预案。

    “相关的封锁防治手段,会由当地政令实施,我等首先要了解此次鼠疫的特性,走,速速上车。”

    伍联德带着一行人从出现症状的时候,往往选择隐瞒不报把自己关在家中。

    朝廷也相当给力,运来了大量硫磺、石碳酸、酒精等消毒用品。

    伍联德又根据各区感染的严重程度,让区内居民佩戴袖章,

    分为白、红、黄、蓝,用以区分该居民的来源区域。

    收治病人也分级治疗,收治医院分为疫症院、轻症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诊处几种

    为了保证隔离,伍联德让交通司在铁路沿线放置车厢,收容患者家属和接触者。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隔离方舱”。

    经过一个多月的防治,三省鼠疫被很好的隔断,御医们又结合中西疗法治疗。

    帝国海纳百川,并不歧视西医也没有放弃中医,这让治疗时间大大缩短。

    到了4月初,鼠疫莫名其妙消失了,也宣告帝国防疫的胜利。

    此次三省之疫,共造成2416人死亡。

    这个结果在抗生素没有发明的年代,已经相当厉害了。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防止传染病的案例。

    伍式防治法和伍式医用口罩也在全世界流行开来。

    创立于1823年的英国医院杂志《柳叶刀》,甚至专门刊登了伍联德专属期刊。

    刚创立没多久的诺贝尔奖,也向伍联德发出了候选邀请。

    只不过在这个时空,帝国有自己的一套奖项制度,伍联德也没有参与诺贝尔奖的评选,并最终于昭武十四年收获帝国扁鹊医学奖。

    伍联德也因为此次成功的防疫,被皇帝任命为帝国防疫总署署长。

    此次鼠疫不单单影响了伍联德的个人命运,也让帝国医学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帝国化学部门因为鼠疫,加班加点想要研发特效药,间接推动了抗生素的发明。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帝国水疫所,也就是化学武器研究部门,成功提取了此次鼠疫病毒原株,并加大了“鼠疫特种弹”的研发。

    除了以上影响,负面影响也是有的,那就是帝国对倭作战时间往后推迟了一点。

    因为,皇帝干脆延迟了对日作战,从上半年推迟到下半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