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的出租屋通明末 > 第153章 送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雷奇心思机敏,一眼便看出有问题,便站了起来,摸了摸小女孩的头,道:“没事,没事,有叔叔在!”

    转而又对那门口悍妇道:“你这丑婆娘,欺负一个小丫头作甚?”

    其实那女人也不算丑,此时被雷奇一骂,一脸窘迫,却又不敢还嘴,只得道:“回,回客官,这小丫头皮的狠,打扰了客官,望恕罪!”

    雷奇没管他,对小女孩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几乎就要哭出来,雷奇给她连使眼色,小女孩倒也机灵,很快恢复了过来道:“我叫大妞。”

    雷奇一听更加确认无误了,孙彪家女儿小名就叫大妞。

    “大妞真乖!”雷奇摸了摸小女孩的脑袋,道:“给,这是叔叔赏你的。”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两银子来,递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接了过来,脸色复杂。

    雷奇给她连使眼神,温和笑道:“你出去吧,有你孙彪叔叔在,她不敢把你怎么样。”

    小女孩重重点了点头,道:“嗯,孙叔叔再见!”

    说着,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那女人见小女孩出来了,松了口气,拽着小女孩便退了出去。

    在没离开雷奇的视线之前,女人还真不敢对小女孩怎么样。

    不一会儿,小女孩大摇大摆的走出了雷奇的视线。

    厅中经过了这次小插曲后,吹拉弹唱的重新开始。

    雷奇则不动声色的留在了原位。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雷奇感觉到没人再注意自己之后,便抽身退了出去。

    从这家妓馆出来后,雷奇立刻联络到附近的几个镖师,把这家妓馆盯了起来。

    陆续叫了十多个弟兄后,当夜便把大妞给硬抢了出来。

    孙彪搂着失而复得的女儿听完故事后,再次潸然泪下。

    转而又哈哈大笑,夸女儿聪明。

    陈浪和雷奇也大笑起来。

    陈浪听说孙彪妻子老母都在,便命他回去探望家人。

    孙彪自带女儿孙妍回去团圆不提。

    陈浪认为雷奇这件事做的不错,赏了雷奇一百两银子。

    吴越又给雷奇升了一级,从队长变成了总旗,手下管五十人。

    孙彪找回女儿后,也不装孬,悄悄的卖了大半家产,凑了五百两银子出来,硬是送给了雷奇。

    这事一时间传为陈浪集团内的佳话。

    ...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快要到小麦收割的时节。

    这天,几处农场都报来好消息,这一季的小麦丰收在望。

    陈浪兴奋的专程赶往学田去查看了一番。

    学田小麦的长势比另外两处农场小麦的长势都要好。

    陈浪预估,亩产能超过三百五十斤。是当地其他田地里小麦产量的二倍有余。

    虽然比原时空差的远,但已经让陈浪感觉很满意了。

    因为缺少化肥和农药,即便是高产种子,陈浪本来就没指望能太过逆天。

    不过在流民以及当地原住民看来,这产量,太不可思议了。

    种了几十年地,从未见过长的如此好的小麦。

    一时间,很多农民以及当地的小地主们纷纷打听麦种的来历。

    陈浪当然是闷声大发财,绝对是不肯说的。

    不过王承允倒是提出了一个意见,就是把这次打下来的小麦,全部作为种子卖给乡民们。

    一定能卖出好价钱。

    陈浪此前咨询过,这种二代种,产量会有所下降,但仍旧比土著们的种子好。

    陈浪同意了王承允的看法。

    如果全部作为种子出售的话,大概合计下来,亩产小麦的价值大概是土著小麦的5倍。

    自己获利,还能造福百姓。

    倒是一举两的。

    七八天后,小麦迎来了大丰收。

    陈浪又从原时空购买了两千把镰刀,来助力这一季的丰收。

    土著农民们自有一套收割打场晾晒的方式。

    陈浪也不需要太过操心。

    学田农场处收割的盛况吸引了很多周边老百姓前来观看,场面十分热闹。

    可想而知,太湖一号农场和慈溪一号农场的场面肯定更加火爆了。

    由于离学田较近,陈浪偶尔也去走走,看到这种盛况,陈浪不禁感慨,这场面还是比几千人打仗要让人舒心啊。

    麦子还没收割完,陈浪又得考虑下一季播种的问题了。

    根据统计出来的状况,几处开辟出来的农场,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可以种水稻。

    陈浪便把这些土地规划为水田,用来种植水稻。

    其余全部种植高粱。

    陈浪打算用丰收的高粱来酿酒,这点,已经和李诚浦商量过,高粱酒他也会酿的。

    于是陈浪又抽空回了趟原时空,购买了一些最高产的杂交水稻种子,以及优质高粱种子。

    不过陈浪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

    应付眼前几处农场还行,如果往后推广面积扩大的话,不要说全国,就是一个省,光指望之计倒腾,就远远不够了。

    于是,成立一个“农业研究部”的计划,也该提上日程了。

    ...

    正当陈浪风风火火忙着丰收时,得知了一个消息。

    浙江巡抚喻思恂不日即将离任,赴南京任南京兵部右侍郎。

    这个消息倒是有些突然。

    三天后,陈浪去为喻思恂送行。

    这位六十多岁的白胡子白发小老头仍旧精神矍铄。

    送行的人很多,直到出了浙江边境,即将进入苏州地界时,送行的基本都回去了。

    此时只剩下林思源和陈浪还在送行。

    见路边有一凉亭,喻思恂命家眷和护卫停下歇息,邀陈浪,林思源去亭中喝茶。

    仆人端上茶水来,三人便在亭中聊起天来。

    喻思恂当先道:“二位远来送行,喻某甚是感动,这处凉亭,就是我们分别之处了。”

    陈浪心中涌起了几分伤感。

    这老头其实对自己还不错,在这个交通严重不发达的年代,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了。

    林思源郑重道:“大人多保重!”

    喻思恂微笑道:“二位也是!”

    陈浪道:“喻大人这次离任好突然那,晚生一点都不知道。”

    “呵呵呵,”喻思恂温和的笑了几声,道:“陈小子,老夫以后就管不了你了,你可真的要好自为之。”

    再此分别之际,这老头也没有以往的严厉劲了,如同一个温和的长者一般。

    陈浪笑道:“晚生岂敢,还要谢过喻大人的栽培!”

    喻思恂笑了笑道:“陈小子,能否跟老夫交交心,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陈浪笑道:“在下诚心希望国泰民安,也希望能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除此之外,别无他想。”

    “呵呵呵,”喻思恂点头愉快的笑了几声,道:“老夫希望没有看错人。”

    林思源道:“新巡抚上任后,府衙内人事动荡,风向难测,陈先生初露锋芒,往后还得多加小心才是。”

    陈浪拱手道:“多谢林赞画教诲。”

    三人边喝茶边聊着天,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了。

    喻思恂启程继续北上。

    陈浪和林思源与喻思恂作别,乘马赶回,不在话下。

    回来的路上,林思源暗示,新上任的巡抚可能会对陈浪不利。

    陈浪听后眉头微皱。

    心道,还没消停几天,新的幺蛾子又来了啊。

    不过此时的陈浪心态与几个月前已经大不相同了。

    他自问此时不惧怕任何地方势力。

    除非朝廷派大军来。

    但此时的朝廷对付农民军和建奴已经弄的焦头烂额了,哪还有什么“大军”前来对付自己?

    如果朝廷对自己有什么行动,以陈浪对历史的了解,崇祯皇帝招降自己的可能性更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