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的出租屋通明末 > 第112章 船厂风波,薛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郭学东没想到镇海船厂的修建进度会这么快。

    现在的他大为焦急起来,此前已经明察暗访的寻找了一个多月,没找到一家合适的船厂可供收购的。

    现在再接着找,又岂能说找就找的到?

    郭学东犹豫良久,终于还是打算去见一个人。

    一天后的下午,郭学东在宁波府的一条偏僻的街上见到了这个人。

    宁波薛家造船厂老板薛军委的长子薛广明。

    二人本来相熟,但近年来因为家族生意的问题,彼此却生分甚至敌视了起来。

    郭学东一见薛广明神色憔悴,便觉得有戏。

    他走上前去一抱拳道:“薛兄,多日未见,别来无恙。”

    薛广明虚抱一拳冷淡道:“郭先生过来,也是为尹家说事的么?”

    郭学东忙笑道:“薛兄误会了,不瞒你说,在下已不在尹家做事了。”

    “哦?”薛广明意外道:“郭先生居然弃暗投明了?”

    郭学东苦笑了一声,道:“薛兄言重了,人各有志罢了。”

    “呵呵呵,”薛广明干笑了数声道:“原来如此,不知道郭先生有何见教?”

    郭学东道:“不瞒薛兄,在下的新东家打算收一家船厂,我正帮东家出来跑跑。”

    薛广明闻言神色变了变,道:“不知郭兄所说的东家是哪位高人?”

    郭学东来了精神,笑道:“不知慈溪江边收容一万多流民开荒的陈公子,薛兄是否听说过。”

    薛广明皱了皱眉,笑道:“哦,想起来,是那位啊,听说是个来路不明的年轻人。”

    郭学东笑道:“说来也奇,我东家这人确实神秘,不如,薛兄赏脸去喝一杯如何?”

    薛广明犹豫了半天,还是点了点头。

    ...

    原来薛家的造船厂在宁波三十几家大大小小的造船厂中不算显眼的。

    最多算中游。

    早年生意还不错,只是近年来,屡遭尹家欺凌挤压,生意眼看着就不行了。

    薛家和尹家的造船厂挨的非常近,尹家仗着家大业大,暗中挖了薛家的好几个大客户,薛家虽然知道尹家打的什么算盘,却一点办法没有。

    郭学东之前在尹家做事,对这事知道的非常清楚。

    尹家此举就是想把薛家的船厂给吞并了。

    尹家近些年在宁波混的风生水起,家产比十五年前增加了二十倍不止。

    行事作风也跟着变的更加贪婪跋扈起来。

    尹家一面对薛家勒紧了绳索,一面不断找他们薛家谈,暗示薛家现在这么艰难,他们尹家愿意收了薛家的船厂,以解他们薛家的燃眉之急。

    但尹家给的价钱简直是侮辱。

    只给5千两。

    摆明了要巧取豪夺。

    薛家恨的牙痒痒,四处寻找买家,自家船厂卖给谁,也不卖给尹家。

    大不了一把火烧了。

    但少东家薛广明跑了一圈发现,宁波没人敢收他家的船厂。

    薛广明心知这又是尹家捣的鬼。

    心中对尹家更是恨之入骨。

    如此拖了一二年,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工匠都走了一小半。

    郭学东一开始实在不想和尹家再扯上关系,所以虽然知道薛家的事,却一直没找薛家。

    现在镇海船厂的兴建进度他带来了不少压力。

    郭学东觉得自己为陈浪做事不久,应该尽力出彩才是,于是再三考虑之下,还是联系了薛家。

    郭学东喝了几杯酒后,先把自己的东家夸了一通,又告诉薛广明自己的这个东家,定会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价钱来。

    只是为了稳妥起见,要先请示才行。

    薛广明见抓到了救命稻草,便高兴的表示愿意等。

    二人散了酒席之后,郭学东便用快马发文书请示陈浪。

    陈浪当即回复,有机会就收,不用担心其他的,动作要快。

    至于需要多少银子,按时价来。

    于是郭学东再无顾虑,找来薛军委和薛广明父子俩,把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薛军委父子见有人敢收自家船厂,且给的价钱不低,还承诺五年内“不裁员”什么的,当即便拍板成交。

    经过多方评估,最终的成交价为9000两白银。

    薛家的船厂的一应设施,铁,麻,桐油,大量的成品半成品的木料等等,有上百吨,也全都运往了新建的镇海造船厂处。

    几艘建造了大半的三百料大木船也被拖了过来。

    速度之快,薛家人看了都目瞪口呆。

    这是陈浪给的压力。

    越快越好,免得夜长梦多。

    打尹家一个措手不及,等尹家反应过来的时候,木已成舟。

    尹家人想作梗,或者薛家人想反悔,都没有了任何余地。

    听郭学东的报告说,薛家的造船能力目前偏向于民船,运输船,对于建造风帆战舰,则经验相对较少。

    计划中的百吨级双桅纵帆船对于薛家来说,有相当的挑战。

    其实对于明末的造船技术来说,没有几家造船厂能达到陈浪的要求的。

    没办法,明末相对于元朝,明成祖时期,是不进反退的。

    好在能够借助于原时空的力量。

    于是陈浪再次穿越回去“进修”了好几天。

    办法一样,找个专家级的家庭教师,一对一培训。

    把古代造船技术系统的过了一遍。

    同时,又花了好几万请专家给自己设计了一整套的双桅纵帆船的图纸。

    需要预留炮位的那种。

    陈浪只给出了大致的船型,整艘船的大致尺寸,以及整体吃水量等等。

    考虑到造船效率的问题。

    陈浪给专家们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建造速度。

    陈浪怕古代人看不懂,又让专家们把标注做的尽量详细。

    尽量设计成能最大化利用现代工具和零件。

    比如,大大小小的螺丝螺母,十几种样式的船钉,卡扣,钢筋,角铁,钢管,铰链,甚至齿轮,轴承等等。

    专家们表示,放心吧,都非常easy。

    陈浪感叹,还是原时空知识储备牛逼啊,简直是汪洋大海一般。

    取一瓢便够自己喝很久的。

    专家们说,得好几天才能完工。

    陈浪便先带了幅草图,提前穿越了回去。又亲自去了趟镇海造船厂,把造船的先头工作提前安排了起来。

    薛家果然还是“专业”,刚把物资运过来,便着手船坞的后续完善工作了。

    薛氏父子从未见过干船坞,刚见时根本不敢相信。

    尤其还有电灯,电锯,电焊,抽水机这些前所未见,但又超级好用的东西。

    薛广明终于领悟到了郭学东口中的“东家的神秘”到底是怎样一个概念。

    这位东家何止是神秘,简直是恐怖。

    薛家隐隐觉得自家似乎是“上了贼船”,不过薛家早已无路可退,因为一切变化的都太快了。

    薛家世代家产的90%都被搬到了这个新建的镇海船厂来了。

    既然无路可退,那就放手一搏吧。

    薛家对眼前的崭新的前途,又充满了某种说不上来的好奇心和巨大信心。

    ...

    七八天后,陈浪来到镇海造船厂。

    这次他带来了一张只能算是草稿的图纸。

    但当他拿给薛氏父子看时,薛氏父子当场震惊不已。

    他们造船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有条理,比例如此规范,如此精细严整的图纸。

    虽然还只是草稿。

    薛广明本来还有些在技术上藏着掖着的心思,但他看过这张图纸之后,心思完全被颠覆了。

    自家那点东西,实在粗陋的很,根本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相反,往后还得向这个东家学习才是。

    只是薛氏父子对于陈浪要建的船型有些不解。

    按图纸上造出来的话,似乎是海外红毛人的大帆船。

    为什么不建造最拿手的咱自己的传统帆船呢?

    难道东家也是个西方技术迷,或者是天主教徒不成?

    当薛军委提出自己的疑问时,陈浪回答这是他多方综合考量的结果。

    这种双桅帆船,船体高,风帆大,行驶速度快,不怕风浪。

    另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好操作,据说只需要不到10个水手就能操作的很溜。

    当然这些数据都还只是数据。

    真正实践起来如何,还需要船造好了,水手上去操作了,才能知道。

    薛氏父子听后,只能不住点头。

    因为他们对造大型战斗帆船并不在行。

    薛军委意识到一个问题,旁敲侧击的问陈浪为什么要建造这种风帆战舰。

    陈浪也早有了应对策略,只说这种战舰能卖出好价钱来糊弄过去。

    薛氏父子虽然仍旧疑虑,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只能照办了。

    薛广明心里甚至怀疑起来,陈浪是不是再给郑芝龙这个大海主造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