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257章 孰真孰假(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月十四,大雨倾盆。

    赶在昨日太阳落山之际,伴随着几声震耳欲聋的惊雷,一团乌云弥漫在京畿之地的上方,随即而来的便是淅淅沥沥的小雨。

    待到天亮之后,持续了整整一夜的消息非但没有停止的迹象,反倒是愈演愈烈,将几位冒雨进宫的众臣们浇的浑身湿透。

    因为担忧几位老臣的身体,司礼监秉笔早早的就命人于乾清宫暖阁点燃了几盏宫烛,并准备了几件干净的衣衫。

    待到几位重臣重新梳洗完毕,出现在乾清宫暖阁之中的时候,角落处的宫烛已是几乎燃烧殆尽小】

    【说】

    随意的摆了摆手,案牍后的天子示意身前的几位朝臣各自落座,并遣人送上一杯热茶。

    身前的这一众红袍重臣,除却被自己亲手提拔的王在晋,毕自严,徐光启等人还算年轻之外,首辅李国普及次辅刘鸿训均是上了年纪,发须早已斑白。

    "众位爱卿且先看看吧。"

    待到众人或寻常或拘谨的饮用了一口热茶之后,案牍后的朱由检方才示意身旁的随侍宦官们将案牍上的奏本递给身前的众位朝臣。

    奏本的内容并不冗长,拢共只有三份,分别由辽东巡抚毕自肃,宣大总兵杨肇基及总督陕西三边的右都御史武之望所奏。

    对于前两位,在场的朝臣们自然不会陌生,皆是由案牍后的天子亲自提拔的心腹重臣,分别坐镇辽东及宣大。

    但是对于后一位,除却内阁首辅李国普及次辅刘鸿训还算熟悉之外,其余人均是一头雾水。

    武之望,万历十七年的进士,为人刚正不阿,乃是关中鸿儒,但相比较其官员身份,他的另一层身份更为人所熟知。

    因为幼年体弱多病,长大成人的武之望一边学习八股,一边学习医术,并且卓有成效,时人称之为"神医"。

    天启六年八月,武之望改任督查院右都御史兼任兵部侍郎衔,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猫,为了这"和谈"的功劳大打出手。

    "既如此,便传令辽东巡抚毕自肃严加戒备,不得相信女真鞑子的只言片语。"

    不多时,案牍后的天子便是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一脸坚决的朝着内阁首辅李国普吩咐道。

    "微臣遵旨。"

    闻言,李国普忙是躬身应是,不敢有半点耽搁。

    自古以来,军功便是天子维系自身统治的重要手段,遑论是由天子亲自"指挥"的西南战事。

    如今举朝上下,怕是没有人敢与天子"针锋相对",尤其是在事关边镇的军国大事上。

    "对了,朕听说宁远城的那些将门,主动前往毕自肃麾下听命了?"

    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朱由检猛地自眼眸深处射出一道精光,若有所思的朝着一旁的司礼监秉笔问道。

    "回陛下,正是。"

    屏气凝神的司礼监秉笔显然没有料到天子就会在如此重要的场合问询自己,故而足足愣了几个呼吸的功夫方才缓过神来。

    此等"细枝末节",早在数天以前,辽东巡抚毕自肃便是已提前上奏,报于紫禁城中的天子知晓。

    "呵,这些将门世家倒是见风使舵的厉害.."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朱由检自脸上挤出了一抹不屑的笑容,这些将门世家果真是"欺软怕硬"惯了。

    见得朝廷势大,轻而易举的平定了"奢安叛军"便是马不停蹄的赶往锦州,前往毕自肃麾下听命

    但前些天的时候,却是毫无反应。

    "无妨,议下一件事吧。"

    没有理会欲言又止的朝臣们,案牍后的朱由检干脆利落的结束了关于辽东的话题,转而拿起了案牍上的另一封奏本。

    "下一件事,便议议这蒙古鞑子吧。"

    话音刚落,乾清宫暖阁外便是响起了一道惊雷,骤然闪现的电光更是将殿内的君臣脸色映衬的隐晦莫名。

    宛若一阵冷风吹过,阁中朝臣均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只觉得不寒而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