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175章 风云变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月初一,晴。

    与前些天的乌云密布不同,今日的京师却是艳阳高照,天色才刚刚大亮,空气中便有了些许燥热感。

    巍峨的工程下,一袭红袍的兵部尚书王在晋亦步亦趋的跟在司礼监秉笔身后,因为身上官袍有些厚重的缘故,其额头已然隐隐渗出汗珠,但兵部尚书此时却无暇理会,心情颇为沉重。

    在过去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帝国的朝局宛如这天气一般,风云变幻不止。

    先是"东林魁首"钱龙锡入京,引得士林一片哗然,继而天子不得不迫于"舆论"压力将其起复。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众正盈朝"即将于崇祯朝重现的时候,天子却皆"首善书院"一案,狠狠的给东林党人浇了一盆冷水,令得朝野一片哗然。

    前后不过数天的功夫,天子又借"东林"攻讦阁臣李国普之机,将徐光启晋升为礼部侍郎,毕懋康为工部侍郎,大名知府卢象升为蓟镇总兵。

    除此之外,紫禁城中的天子更是正式传出旨意,擢升阁臣李国普为内阁首辅,刘鸿训次之。

    举手投足之间,天子便是反败为胜,逼得"东林魁首"钱龙锡不得不一日连上三道辞表,请求回乡终老。

    东林党悬在首辅头上的利剑一夜之间,便是消失不见。

    呼。

    伴随着耳畔猛然响起的微风,兵部尚书也是忧心忡忡的长舒了一口气,还好天子"高瞻远瞩",不动声色间便将朝局稳定,避免了互相倾轧的"党争"。

    只是却不知为何眼下"东林"失势,天子既没有选择召见首辅,对"东林"赶尽杀绝,也没有选择召见出身东林的"帝师"孙承宗宽慰人心,而是选择召见自己这位兵部尚书?

    想到这里,王在晋的心头便是一紧。

    ...

    ...

    "臣王在晋,见过陛下。"

    "吾皇万岁万万岁。"

    耳畔旁响起的问候声,使得正在案牍后闭目养神的朱由检缓缓睁开了眼睛。

    轻轻摇了摇头,抹去脑海中残存的零星睡意,朱由检一边朝着身旁"

    沉默半晌,兵部尚书终是适应了天子的"强势",有些迟疑的拱手说道。

    秦良玉总督京营之后,取得的效果斐然,虽说战力仍无法与辽东精锐其及麾下白杆军相比,但与昔年相比,无异于天差地别。

    "秦良玉仍任京营总督,由其子马祥麟领兵回川。"

    没有丝毫的迟疑,朱由检的声音便是在乾清宫暖阁中悠悠响起,引得王在晋下意识的抬头,心道天子怕是早有此意。

    "陛下,这大军沿途的花费?"

    像是响起了什么似的,兵部尚书突然又拱手说道,声音颇为急切。

    自"土木堡之变",大明军权收归兵部之后,涉及到地方大军开拔的时候,出征花费都是由沿途府县负责一半,朝廷中枢负责一半。

    昔日秦良玉率军进京的时候,便是由地方府县承担了一半的花费,如若不是彼时内阁空虚兼之天子才刚刚继位,只怕会惹来不少的非议。

    "一切自朕的内帑出。"

    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军士卒满打满算不过五千余人,即便是按照"京营"远胜诸军的待遇来对待,至多也不过二十万两白银。

    眼下他的内帑还算充盈,对此花费还负担的起。

    "臣遵旨。"

    像是解决了心头大患一般,兵部尚书如释重负松了口气,冲着案牍后的天子躬身应是。

    若是由天子的内帑出资,兼之白杆军本就出自四川石柱的缘故,此番"行军"对于地方上的惊扰倒是小上不少,也不至于惹来非议。

    "辛苦爱卿了。"

    轻轻摆了摆手,天子脸上的满意之色更甚,如若面前的兵部尚书不同意,此事便会麻烦许多。

    "陛下言重,臣的分内事。"

    王在晋自是听出了天子的言外之意,但心中却是没有太大的感觉,他身为主管天下兵马大权的兵部兵书,本就该对天下兵事"未雨绸缪",自是不能让天子亲自下旨,要求调兵回川。

    更何况,他对于苟延残喘的奢安之辈也是始终放心不下,知晓那些西南土司"畏威而不怀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