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165章 图穷匕首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月二十。

    既与天子"商议"无果之后,朝中重臣齐聚吏部衙署,就"宗室"出京就藩一事展开廷议。

    春季的天,说变就变。

    今日早些时候还是艳阳高照,眼下却是大雨滂沱,令得逐渐有些"燥热"的京师清凉了不少。

    只是外间的大雨倾盆却是丝毫没有影响到吏部衙署,官厅中的气氛十分"热切",身穿各式各样的朝臣反应不一。

    有人面无表情,事不关己;有人横眉冷对,面露讥讽;更多的人则是脸色涨红,呼吸急促,像是才刚刚经历过一场争吵。

    许是知晓衮衮诸公们心情不佳,往来伺候的吏员小厮也是下意识的屏气凝神,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实在迫不得已,要为厅中朝臣端茶送水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触了这些朝臣的眉头。

    厅中的"争吵"已是持续了一个晌午,但却始终没有个定论,今天这场关于是否令"宗室"出京的廷议,仍是无果。

    所谓"廷议",一般是大明抡选要吏之法,规定由内阁及六部九卿的官员出席,针对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展开讨论,并讨论出几名"候选人"交由天子做最后的定夺。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廷议"除了抡选要吏之外,也渐渐肩负起其他的作用小说

    例如似眼下"宗室"出京这等悬而未决的事务,便可交由"廷议",做最后的定夺。

    按理来说,"廷议"当由"天官"吏部尚书主持,但自从上任吏部尚书周应秋被天子论罪下狱之后,掌握官员升迁要职的显赫之位便是空悬至今。

    故而今日之廷议便是由三位内阁朝臣主持。

    见得争执多时仍是没有定论,兼之已然到了下值的时间,故而坐在首位的三名内阁大学士便是不约而同的起身,不置可否的朝着周遭同僚点头示意之后,便是在吏员的护送下,告辞而去。

    虽然今日"廷议无果",但三人监秉笔蹑唯唯诺诺的模样自是没有逃过天子的眼睛,随手将奏本搁置在一旁,不置可否的问道。

    "回皇爷,有了.."

    迎着天子审视的眼神,王承恩有些迟疑的说道。

    "未能达成一致罢.."

    闻言,案牍后的天子便是微微一笑,像是心有所感的说道。

    此话一出,王承恩心中便是咯噔一声,心头酸涩异常,虽是未发一语,但其反应却是说明了一切。

    自古以来,能够选做伺候皇子的内侍便没有蠢人,遑论朱由检已然继位半年有余,王承恩在耳需目染之下,自然也是"成熟"许多。

    如今的他,自是知晓这些来势汹汹的"东林"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并非针对面前的天子,而是直指朝中三位阁老。

    尤其是联想到以前那些"东林"的作派,王承恩更是面色发苦。

    曾经"众正盈朝"的东林官员为了排除异己,不仅对政敌大肆攻击,使其下台,更是要让这些人身败名裂,再无入朝的可能。

    如今的大明朝好不容易才"安稳"些许,这些"乱臣贼子"便是跳出来搅风搅雨。大风小说

    想到这里,王承恩脸上的苦色更甚,如若他有昔日"九千岁"的五分果决,便会在京中舆论愈发喧嚣的时候,径自出手干涉。

    如若他"果决"些,岂会有眼下之乱局。

    "无妨。"

    "朕倒是要瞧瞧,这些人还能有什么花样.."

    与王承恩想象中不同,案牍后的天子没有露出丝毫颓色,反而涌现了一抹不屑的笑容。

    沉吟半晌,朱由检自案牍后起身,缓缓推开窗柩,坚定的眼神径自看向远方。

    曾经于崇祯朝搅风搅雨的"党争"终是不期而至,但他却不会如历史上那般,毫无反应。

    在司礼监秉笔惊骇的眼神中,朱由检缓缓伸出手,任由窗外滂沱的大雨打湿了脸庞,而后用仅有自己一人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起风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