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102章 纷至沓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还在正月,但京畿之地却是颇为罕见的下起了毛毛细雨,为此间天地平添了一丝寒意。

    虽然寒意逼人,但就藩河南洛阳的福王朱常洵却是"热情高涨",这些天不断上书天子,请求荣养自己的母妃,态度一次比一次虔诚,言辞一次比一次真挚,到了最后,甚至惊动了名义上掌管宗室,已然垂垂老矣的"宗人令

    许是福王"金钱开路",朝野中原本对此事噤若寒蝉的御史言官们也开始下场。

    只不过这些人非但没有指责福王"违制",而是在强调"大明以孝治天下",称赞福王一片孝心。

    虽是没有直截了当的表明立场,但其态度却是昭然若揭,甚至就连一些礼部官员都是亲自下场。

    除了外朝议论纷纷之外,紫禁城中也是暗流涌动。

    作为曾经独宠后宫多年,万历皇帝最为心爱的女人,郑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极高,并且历经泰昌,天启两朝依旧屹立不倒。

    尽管后世上赫赫有名的"明末三大案"都与其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郑贵妃仍是安然无恙的待在后宫之中。

    在外朝舆论发酵的最为热切的时候,这名年逾六旬的老妇也是在几名老太监的陪同下,亲自来到乾清宫面圣。

    这位仅在登基大殿上见过一面的神宗宠妃,才刚刚见面,便对朱由检口称有罪,声称朱常洵并未有意破坏祖制,令天子为难,只是受了小人蛊惑,她已然派人去训斥朱常洵了。

    如此拉扯了数日之后,或许是迫于舆论的压力,亦或者为福王的孝心所感动,紫禁城中的天子终是在正月的最后一天,就郑贵妃出宫一事召集六部九卿及阁臣廷议,并于次日发布了旨意,允准福王朱常洵进京面圣,接先皇贵妃郑氏出宫,颐养天年。

    ...

    乾清宫暖阁中,一身常服的朱由检端坐于案牍之后,面带喜色的翻阅着手中的奏本,心情很是不错。

    谋划。

    至于京师三大营,神枢营和五军营还在重建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神机营更是"名存实亡",还在整饬之中。

    如此种种,朱由检有些悲哀的发现,开春之后的这一战,自己怕是帮不上任何忙,只能指望辽东自己了。

    "给袁卿那边知会一声,看看皮岛毛文龙会作何反应罢。"

    沉默少许,朱由检怅然一叹,将手中的奏本搁置在一旁,靠在身后的龙椅上,有些疲惫的朝着身旁的司礼监秉笔说道。

    前段时间,毛文龙上书中枢,为他麾下的东江军士卒请饷百万,被其拒绝。

    经过兵部和户部商议过后,最终批复了三十六万两的军饷,虽然与其索要的百万军饷相比仍是有巨大的缺口,但也比去年多了两成不止。

    现如今天寒地冻,天气恶劣,道路阻塞,对于女真的骑兵极其不利,只怕他们短时间内不会有所行动,应当还有一段时间才是。大风小说

    若是身处女真腹地的东江军如同前些年那般"忠心耿耿",定然能够加大的牵扯女真鞑子的注意力,为毕自肃的正面战场分担压力。

    只是不知道那野心勃勃的毛文龙,是否会俯首听令呢?

    想到这里,朱由检的眼神便是有些阴冷,修长的手指毫无节奏的敲击着身前的桌案。

    "奴婢这就吩咐下去。"

    涉及辽东军事,一旁的司礼监秉笔不敢有半点怠慢,转身朝着身后的随侍宦官们吩咐了一句之后,便是急匆匆的朝着外间走去。

    待到王承恩走远之后,心情已是平复许多的朱由检才拿起了已然有些发凉的参茶,扭头看着寒风凛冽的窗外。

    用不了太久,这天气便要暖和起来了,辽东建奴已然有了异动,这头蠢蠢欲动的野兽已然露出了他的爪牙。

    "毛文龙,你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望着辽东方向,朱由检声音低沉的喃喃自语,仿佛能够一眼千里,直穿那位"海外天子"的内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