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100章 军器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元年,正月十三。

    除夕已是过去多日,市井中的百姓在欢庆之余,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近些天,北京城中却多了一则趣事,引得百姓们津津乐道,为他们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些许乐趣。

    就藩河南洛阳府的福王朱常洵上书天子,请求将自己的母妃接回洛阳荣养,以全孝道

    起初的时候,无论是朝野亦或者民间皆是不以为意,心道福王朱常洵这是发什么疯。

    自太祖朱元璋建国称帝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等先例。

    本以为紫禁城中的天子会毫不犹豫的将这封奏本驳斥,但出乎所有人预料,天子却是将其留中不发,态度有些耐人寻味。

    不知怎地,就连朝野中那些终日里将"祖制"挂在嘴边的御史言官们对此也保持了诡异的沉默,没有就此事攻讦福王朱常洵。

    为此,市井中的百姓议论纷纷,皆是在揣测天子的用意所在...

    ...

    ...

    深处舆论核心的朱由检自是无暇理会京城中的"风云",此时他正在御马监提督曹化淳和司礼监秉笔王承恩的陪同下,领着一众骑士,朝着北京城外的西山而去。

    昨日晚间,奉命整饬神机营的右敛都御史李邦华上奏,言说已然为军器局选好新址。

    一行人纵马行驶了约莫半个多时辰,越过了大片田亩,终于行至南麓山脉脚下的一处山谷处,此地三面环山,与世隔缘,仅有一个出口,已然有不少锦衣卫番子等候在此。

    没有理会向其躬身行礼的番子们,朱由检纵马行至附近的一处缓坡,登高望远。

    原本人迹罕至的山谷已是"别有洞天",非但人畜喧嚣,扬尘漫天,还有不少手持兵刃的士卒在此戒备。

    瞧他们身上的穿着,竟是承担着护卫京畿之地重任的京营士卒,而非北京城中的五城兵马司。

    早在太祖朱元璋于南京建国称帝时,便在南京设立了军器局,专门负责制造火器与冷兵器。

    待到成祖朱棣靖难成功,迁都北京之后,也在北京城设立了军器局,承所得,天子目前的内帑还算"充盈",但也要节省些才是。

    不过朱由检对此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这新建的军器局在某种程度上,可是关乎着日后大明的未来,马虎不得。

    "陛下.."

    不知过了多久,司礼监秉笔的轻呼声在朱由检的耳畔旁响起,使其目光从远处的山谷中拉了回来小说

    "臣等见过陛下。"

    眼见得天子转过了神,一袭红袍的敛都御史李邦华及前些天才刚刚与朱由检单独奏对的徐光启同时上前躬身行礼。

    在二人身后,还有两名年纪约莫四十上下的中年人,一同见礼。

    "爱卿不必多礼。"

    反应过来的朱由检忙是上前一步,亲自将两人搀扶而起,眼神却是不由自主的看向身旁的司礼监秉笔,好似在责怪不早点提醒他。

    "不知这两位?"

    与李邦华和徐光启寒暄了片刻,朱由检便是将目光放在了他们身后,一直垂手而立的两名中年人身上。

    朱由检知晓,这二人能够跟在李邦华和徐光启的身后,定然不是易于之辈。

    "草民毕懋康,孙元化见过陛下。"

    见到天子的目光看向自己,一直垂首而立的两名中年人便是面露激动之色,规规矩矩的朝着朱由检躬身行礼。

    许是怕天子不认识眼前二人,李邦华忙是给朱由检介绍:"陛下,毕兄曾官至顺天府丞,最是精通火器之道;孙元化则是徐兄的弟子,对于铸炮颇有研究。"

    "好,好,好。"

    李邦华话音刚落,便见得身前的天子一脸欣喜之色,好似听过这二人的名字一般。

    "两位先生,暂且委屈一段时间.."

    深吸了一口气,朱由检目光殷切的朝着有些忐忑的孙元化和毕懋康说道,没有直接"封官许愿"。

    虽然这二人皆是赫赫有名的火器专家,但眼下寸功未立,倒是不好直接擢升,免得坏了规矩。

    轻轻摆了摆手,止住了身后二人的谢恩声,朱由检重新将目光放到了前方的山谷中,望着眼前的"热火朝天",他不由得豪情万丈。

    能臣良将尽在他手,未来可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