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 > 第707章 让人失望的朝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隆基虽然没有拍板,但却也并没有明确否决。

    这意味着李隆基十有八九是要准备去剑南。

    让杨国忠与群臣商议,只不过是走个过场,是打算往回找补些丢弃长安的颜面。

    而如果真去了剑南,大唐真正由谁来做主可就不一定了。

    尤其是他与杨国忠因为争夺内相之权已经彻底交恶。

    不做些准备就前去剑南,他的下场必然很惨。

    杨国忠等人离开后,劝慰了几句李隆基,高力士便离开了兴庆宫。

    心中快速权衡了一阵,决定先去找李泌,然后再去找陈玄礼。

    杨国忠离开兴庆宫后,因为离着大朝的上朝时间还不到两个时辰。

    并没有回到宣阳坊的府邸,而是直接回了皇宫里的政事堂。

    方便上朝的同时,也要琢磨琢磨接下来该怎么办。

    毕竟李隆基给的答复十分模棱两可。

    没有立刻安排入蜀地事宜,就意味着随时都会发生变数。

    安禄山起兵的名义可是清君侧。

    不管是那些从军的,还是各地的百姓,对他都是恨得咬牙切齿。

    现在哥舒翰在潼关兵败,如果李隆基真的不打算入蜀。

    很有可能会派他带兵前去抵抗叛军。

    而一旦离开长安,不要说他领兵的本事不济,还很有可能会被那些恨他之人给绑了送给安禄山,甚至是直接被人砍杀都不是没可能。

    坐在政事堂里一直思虑到百官即将入宫上朝。

    杨国忠最终决定就算是李隆基不想入蜀,也要硬绑着将其带往蜀地。

    对他而言,没有哪里比蜀地更为安全。

    在杨国忠打定主意,刚刚起身准备步入大殿时。

    一名吏员慌慌张张的将潼关方向飞鸽传来的书信送到了杨国忠面前。

    打开看过内容后,杨国忠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表情。

    不但二十万大军彻底完了,哥舒翰那个老匹夫也被降兵给绑走送给了叛军。大风小说

    哥舒翰落个如此下场固然让他心中畅快,但大军出关是他极力劝说所至。

    估计痛恨他的人又会多出许多。

    可这又怎么能全都怪他,如果都乖乖听他的话,哪里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想到这,杨国忠脸上的表情从复杂变为了狰狞。

    他是大唐的宰相,谁不听他的都不行,谁不听他的都该死,就连李隆基都不例外!

    拿他悬着的心安稳了下来。

    故意不吭声让百官多驳斥了一阵让他觉得可恨的李泌,杨国忠才挥手让大殿重新安静下来。

    调整了一下表情,杨国忠装作十分沮丧的样子对李泌摇头道:“知晓你急迫的心思,可叛军已经入关,再怎么安排布置也已经来不及。”

    否定了李泌的提议后,为了今后不留下话柄以及千古骂名,杨国忠硬挤出眼泪甩锅道:“我与其他们朝臣反复谏言安禄山会反已经不下十年

    但陛下就是对安禄山百般相信,于谏言置若罔闻。

    我这个宰相已经尽力了,面对如今破关之祸,实在是一时想不出个良策。

    诸位都收收悲痛之心,加紧商议出一个应对之法出来。”

    百官已经吓得连守卫长安的勇气都没有,怎么能想出其他对策。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逃跑,但这话根本没人敢说,没人能承担起放弃国都的这个责任。

    一个个的只是摇头叹息,说不出个什么正经之言。

    杨国忠对此没有催促,也不想催促。

    没人有办法才对他最为有利。

    该说不该说的他已经都说了,如果不退往蜀地,他就是死路一条。

    李泌见状,心中生出了一股浓浓的悲意。

    崔乾佑虽然占领了潼关,但实际上兵力有限,只有三万的人马。

    潼关四处又有不少溃兵,肯定不敢冒然出关向关内挺近。

    郭子仪与李光弼驻兵常山直指范阳,颜真卿与李尚客又守在河北东部。

    可以说这两支人马牵制了大股的叛军兵力。

    河南虽然战况不佳,但鲁炅与来?也已经暂时遏制住叛军继续南侵。

    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后,又不再继续领兵亲征,身旁同样留守不少的兵力。

    短时间内根本没法挺兵进攻长安。

    这个时间足够辽东抽出些兵力下来,最不济周口口率领的三万剑南军也能够回援。

    这些情况却都被视而不见。

    明明可以有转机,更是全都往逃跑上寻思。

    从天子到朝臣,没有一个人有敢与叛军对战的勇气。

    何其可悲!何其恼人!

    这大唐哪里还是曾经睥睨一切的大唐!

    完全如昏聩与腐朽不堪的老朽一样。

    难怪罗一宁可落下反叛的名声也要与朝堂分道扬镳。

    如今的朝堂,比之李林甫时期还要让人失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