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 > 第615章 陛下密旨,诛杀奸相杨国忠,还罗使君公道!

第615章 陛下密旨,诛杀奸相杨国忠,还罗使君公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进入十一月的河北,不但寒风吹得冷冽,万物与入眼之处也皆是一片凋敝景象。

    不过通往范阳城的官道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时不时的有二三十骑不受寒冬的影响,飞快的奔向范阳城内,给凋敝的旷野带来了一丝活力。

    而随着马队不停的进入范阳城,府衙的厅堂也如皇城里的政事堂一样热闹起来。

    不过随着各军将领越来越多,热闹的厅堂逐渐变得安静下来。

    冬日里齐聚这么多军将,每个人都嗅出了一丝异样的气息。

    想要近日朝堂对河北与辽东的种种,安静的厅堂内逐渐多了一股肃杀之气。

    而安禄山迟迟不出来,任由这股异样的气氛持续下去,也让一众将领心中更加笃定了心中的猜测。

    直到史思明与吕知诲匆匆迈步入了厅堂后,厅堂的大门嘭的一声被关上,并且安禄山从后堂出来,才打破了堂内的平静。

    “都仔细看看这个。”

    安禄山目光在一众将领身上扫了扫,没有任何废话,将事先准备的伪造??书传给了众将。

    “东州节度使以及户部尚书罗一,诸位都不陌生。

    他于国于民出了多大的力,可谓堂内之人尽皆知。

    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唐的功臣,居然被政事堂的那帮家伙说成了千古罪人一般。

    并且还是在攻克了倭国,立下灭国功勋的情况下。

    试问,哪一个朝堂上的忠臣能做出如此恶事?

    还有咱们河北三镇,政事堂更是百般刁难与压迫。

    对辽东的安排,甚至可以说将咱们北地的边军当做了敌人。

    按以往,陛下绝对不会眼见着如此荒唐之事发生。

    可这荒唐事偏偏就发生了。

    而缘由就在诸位传阅的密旨上。

    杨国忠不但把持了外朝,更是将高将军排挤到一旁,把内朝也给控制住。

    陛下如今已经杨国忠这奸相所挟持,无法支持朝政。”

    说到这里,安禄山用冰冷的目光再一次环视众将,将腰间的横刀摘下用力拍在案几上,“旨意你们已经都看到。

    陛下让我带兵入京诛杀奸相杨国忠,还朝堂一个清明!

    我已派人将各军召集于城外校场,诸位与我前往城外等待大军到来。

    如果听得明白,现在就出衙赶往城外。

    若是有听不明白的,可以现在提出来,某再给解释解释。”

    “我等听从郡王号令,诛杀奸相,还朝堂清明!”

    众将回应的很干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能领兵的,都不是傻子。

    范阳能在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就把他们所统领的大军给调拨过来,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这个时候谁敢说不明白,谁敢有异议,绝对是身首异处的下场。

    另外,有些将领对这封??书,也有些拿不准到底是真是假。

    朝堂对罗一的安排,确实是比较诡异。

    不管倭国是不是真的被灭,至少明面上这是大功一件

    即便有所怀疑,也该至少册封个虚职,先让面子上看得过去,随后再慢慢查验。

    没人不知道罗一与杨国忠的矛盾,直接夺职降勋,且立刻从倭国赶回长安。

    怎么看龙椅上的那位都不该有如此决断。

    更何况对罗一的种种安排,居然还以行文的方式派发到了各郡县。

    让人愈发感觉这事情诡异。

    而杨国忠不但插手辽东,把辽东搅的乌烟瘴气,更是明目张胆的打压河北。

    也让众将有些看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毕竟但凡不缺心思的帝王,都不会眼看着这事发生。

    这让一些将领不得不认为李隆基很有可能真被杨国忠所控住。

    那些不信这番话的将领,要么是知道些内情,要么是唯安禄山马首是瞻。

    是不是反叛他们并不关心。

    只知道兵锋所指,就是大把的功勋与财帛。

    如果将安禄山抬到那个位置上,他们更是将飞黄腾达。

    哪一个还不得个国公,哪一个还不得个大将军之类的将职。

    这些人不但答应的干脆,眼中还迸射出兴奋的目光。

    安禄山见众将答应的痛快,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虽说通过长安传回来的消息,不难判断出洪秀与罗二郎绝对没有出意外,而是罗一在使手段。

    辽东军将不会成为河北的掣肘,而会如之前的预判那样成为河北一大助力。

    但罗一这样选择与李隆基硬碰硬,也使辽东与河北一下陷入被动之中。

    辽东有郑昂与余朝恩反复横跳,河西马眼下也只到了几千匹。

    河东那边也还琢磨出个调兵后来的更好办法。

    范阳与平卢两镇的其他准备也并不是太充分。

    可以说方方面面都差强人意。

    而经过几次将领的调整,虽说现在各军的将领都是他看好的。

    但毕竟人心隔肚皮,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不可能猜的透。

    一旦有人不看好他的起兵而当众出言反对,势必要使本就准备不充分的大军,又要在士气上先受挫。

    而且刀子以这种方式先染上血,也显得太不吉利。

    好在众将不但没有人发问,更是答应的十分痛快,有些甚至看上去还显得十分激动。

    没了起兵前内部先要刀枪相向之虞,起兵就算成了一半。

    不过这也只是开始的第一步,只能让安禄山稍稍安心。

    率领众将来到城外,待大军集结完毕。

    站在校台上先是将高尚所写清君侧的檄文背诵一遍鼓舞全军将士的士气后,安禄山一把将横刀抽出刀鞘,冷声道:“出兵的缘由已经说过,再有敢异议煽动军心者,斩首诛灭三族。”

    说罢,安禄山在史思明、何千年、蔡希德等范阳与平卢的将领与官员身上扫了扫。

    既然辽东那边不再需要防备,史思明就不用坐镇在柳城。

    平卢军更是不用再折腾回去,左右契丹人那边有辽东军看着,没什么可担忧的。

    只让吕知诲回去即可,而且他与罗一还算熟识,回去后也能抓紧联络上。

    琢磨到这,安禄山抬起手臂,沉声下令道:“贾循留守范阳!

    吕知诲留守平卢!

    高秀岩前往河东守住大同且竭力安抚河东军。

    阿史那承庆与李归仁为前军。

    范阳诸军为中军,史思明率平卢军为后军。

    各部族勇士为奇军!”

    在众将领命后,安禄山走下校台登上了一旁的车架,将横刀用力向前一挥,喝令全军启程开拔。

    随后,安禄山将目光看向长安城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李隆基若是看到河北大军与他一同抵达长安,不知道有没有胆子出来看他跳的旋舞!

    而骑马伴在车旁的严庄则是将目光看向了辽东的方向。

    没有亲眼看到罗一表态,辽东也没人过来跟着一同举旗。

    他总是隐隐感觉此次起兵太过匆忙,而且更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