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 第一百零八章 朝中岂容有伏猎侍郎?

第一百零八章 朝中岂容有伏猎侍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唐的驿站体系建立的极为完善。

    以长安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直达各地边境。

    在所有驿道之中,最繁忙的一条路当数长安到洛阳了。

    但自从李瑁造反以后,整条驿道就几乎断绝了。

    曾经道路上车水马龙,而如今却只有官方的快马在上面奔驰。

    魏忠贤从昨晚连夜出发,到今天中午的时候就已经跑死了十多匹马。

    正是靠着马儿们的生命,他才能在八个时辰就从长安抵达潼关。

    也亏得是他,才能有体力坚持如此之久。

    换做其他信使,估计早就累趴了。

    此时。

    李瑁正雷打不动地在潼关城墙上观察对面敌军的动静。

    营帐还是和昨天一样多,炊烟也差不了多少!

    只是为何敌军不发动进攻呢?

    难道李隆基又要搞什么阴谋诡计吗?

    李瑁目光转遍了远方敌营,也没有见到李隆基的身影。

    不好!

    “狗日的李隆基肯定又想走汉潼关那条老路来偷袭我!”

    想到这里,李瑁猛然走下城楼,找到了正在吃饭的赵高,“你速速去通知高顺,让他做好迎敌的准备!”

    二十万大军每天所消耗的钱粮,几乎是天文数字。

    并且李隆基还有数十万辅兵帮着运送物资。

    李隆基可以不给钱,但是必须让这些人吃饱饭。

    就算是他占据着洛阳含嘉仓也绝不可能派遣二十万大军来到黄河边上闲逛。

    因此,李瑁判断李隆基绝对在想其他办法攻打潼关城。

    已经犯了一次错的他,自然不可能再犯,于是第一时间就派人去通知高顺做好准备。

    就在赵高离开的同时。

    魏忠贤就骑着一匹快马极速跑进潼关。

    李瑁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心中顿时一紧。

    长安城内绝对有大事发生,这才让魏忠贤不顾一切,连夜赶到潼关来。

    毕竟礼部尚书杨慎矜才刚刚过来说了吐蕃、突厥、回纥三国的事情。

    “出了什么事情?”

    李瑁的语气略显着急。

    魏忠贤急忙说道:“陛下,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他一边说着,一边翻身下马,快步来到李瑁身前。

    附近的值守的北衙禁军一听到有好事,就纷纷围了过来,带着好奇的目光相互议论。

    “难道是萧关那边的南衙十六卫获胜了吗?”

    “肯定是,不然那个太监不会这么高兴。”

    “不一定哦,如果真的是捷报,肯定早就喊出来了。”

    “我也认为不是萧关那边的事情,那个太监我知道是谁,仅仅是报捷。绝不可能连夜赶来。”

    “那个太监你居然都不认识,你也太孤陋寡闻了吧!”

    “对啊,你连东厂厂公魏忠贤都不认识,你还怎么在北衙当差?”

    “诸位大哥见笑了,小弟上个月才加入北衙禁军。”

    “那我这个当大哥的就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魏忠贤的事情。此人不知道是从何处而来,在初次亮相的时候,就被陛下看中,命他组建东缉事厂。”

    “在东厂建立完成之后,他出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置侵占田亩的各大家族,就连陛下的亲弟弟都被他抓进了昭狱之中。”

    “我听说昭狱之中早在过年那天就人满为患了,那一天魏忠贤就抓了好几万了。”

    “这么说来魏忠贤还是一名清官啊?”

    “肯定是啊!像他这种不畏权贵的太监可真是太难找了。”

    “太好了,我小姨就是被那些权贵给杀了,我回家一定要给魏公公建生嗣!”

    ……

    李瑁的身体素质极好。

    周边士兵的议论清晰地传入了他耳中。

    在听到士兵要给魏忠贤建立生嗣之后,就再也憋不住笑意了。

    “哈哈,朕的将士们都很喜欢你啊。”

    魏忠贤同样是武术高手,自然也能听见周边士兵的议论,急忙解释道:“陛下,他们都在乱说,陛下可不要放在心上啊!”

    此时的李瑁自然不会生气。

    士兵们对政策由衷的喜欢,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要是能彻底收获北衙四卫,南衙十六卫的军心,就算把长安城内的权贵都杀光了,他也无所谓。

    “陛下,李相有书信要奴才亲手交给你!”

    当着周围数千士兵的面,魏忠贤自然不会说出实情,直接双手把信件呈给了李瑁。

    反正隔远了,其他人也看不清信封上的字体。

    李相亲启!

    李瑁在看到这四个字的瞬间,顿时就懂了魏忠贤的深意。

    这封信一定是某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写给李林甫的,而他又不能决断,也不敢走漏消息,所以才让魏忠贤亲自把信带过来。

    李瑁接过信件之后,不敢怠慢,立刻朝着城中心走去。

    魏忠贤紧随其后。

    只在原地留下了数千面面相觑,等到好消息的北衙禁军。

    李瑁回到书房后,第一时间就打开了信封。

    而魏忠贤则在门口,让所有的侍卫都远离了此处。

    “萧炅的胃口可真是大啊,居然连内阁阁臣的位置都看不上,反而还想要郡王的爵位。”

    李瑁手持着信件,脸上全是玩味之色。

    要知道萧炅平素不好学,曾将“伏腊”读为“伏猎”。

    中书侍郎严挺之对张九龄说:“朝中岂容有伏猎侍郎!”

    因此萧炅被出为岐州刺史。

    李林甫对此大为不满,自然会十分怀恨张九龄和严挺之。

    也是后来两方政争不断的原因。

    这等不学无术之人居然还想当郡王,李瑁心中全是笑意。

    不过,同样不学无术的李林甫都能当首辅,那萧炅想当郡王也不是太离谱。

    李林甫执掌吏部时,候选官员严迥的判语中有“?m杜(di)”二字。

    ?m杜是《诗经》中的篇名,原意是孤生的赤棠树,比喻人孤立无援。

    李林甫不认识“?m”字,便问吏部侍郎韦陟:“这里写的‘杖杜’是什么意思?”

    韦陟低着头不敢说话。

    后人便称李林甫为“杖杜宰相”,以讥讽他才疏学浅。

    还有太常少卿姜度是李林甫的表兄弟,他生儿子时,李林甫手书贺函表示庆贺,上写:“闻有弄獐之庆。”

    古时将生男称为“弄璋”,意思是男孩长大以后执璋(玉器)为王侯。

    李林甫却把“弄璋”错写为“弄獐”,满堂宾客无不掩口失笑。

    后人也因此称李林甫为“弄獐宰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