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逍遥小地主 > 第414章 每一个将士都不应该被遗忘

第414章 每一个将士都不应该被遗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老李说的这番话,赵牧思考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

    “其实真正的英雄,征战的将士,无论是何身份,我们都不应该被忘记。

    我华夏先辈,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从炎黄开始,不断的向外拓展。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到了现在,乃至未来。

    都是这些将士在保家卫国,哪有什么和平年代,所谓的和平年代,也都是这群将士,舍身取义,为众人负重而行。

    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记得他们呢?

    在战争年代,又有多少将士舍身取义,不停的征战。

    到了最后,只能马革裹尸,葬身他乡,为了民族的大义,而抛头颅洒热血。

    哪怕他就是一个小的将士,他们也应该都被世人所铭记。”

    一边想着,一边想起了在后世,自己去国都见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每次看到那纪念碑,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若不是这群先辈,舍生取义,也就没有新的大夏。

    见到赵牧在一旁陷入了沉思,李二开口询问。

    “贤弟,贤弟,你又在想什么呢?”

    “我是在想,这前去征战的将士,保家卫国到了最后埋葬在他乡。

    我们后人却没有人进行铭记,有种叹息罢了。

    其实有很多人参军杀敌,也许是为了发财。

    课时只要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无论他们是何缘由,他们这些人都不应该被忘记。

    毕竟这些人,曾经为这个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过。”

    李二闻言点了点头,这个事情自己是知道的。

    其实事情他也考虑过,只是除了给他们这群人这钱财之外,自己能做的就是这些事情。

    “贤弟,你也不要暗自伤感了,也不要暗自叹息。

    他们这些人为了大唐,为了天下百姓,死得其所。”

    “其实你并没有理解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说,战争嘛就是这样,马革裹尸,战死疆场,这就是将士的归宿。

    但是我们也要铭记他们,要是我大唐也有一个地方,安排一个大唐的将士纪念碑。

    有了这个地方之后,安排一个固定的日子,每年到了这个日子我们来纪念大唐征战疆场的将士那该多好。

    这样一来,既让百姓铭记了所有人,也可以要我大唐将士,有个心理的寄托。

    同时呢培养所有唐人爱国教育,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唐人,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

    让他们在心中牢记,爱国。

    若是再发生战斗,才会有数以万计的唐人前赴后继。”

    赵牧说完,心中暗自感慨。

    主要是因为听到了关于这前方打仗,征战敌军,保家卫国的这个事情。

    自己心里想到了后世先烈,奋勇当先与敌人战斗的情形有感而发。

    听到贤弟说的这番话,李二也在心中小声的嘀咕了起来。

    对呀,自己怎么就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安排武将呢?

    其实自从这天下一统了之后,这文臣武将之争,就已经开始了。

    包括自己一同打下江山,跟着自己的那一众心腹。

    虽然说他们都是效忠自己,但是这文臣武将明面上还好说。

    暗地里,文武之争早就出现了。

    在打下江山之前得需要文臣武将一起努力。

    只是这天下的战斗,终究会有一日结束。

    这天下也终究会平静下来,战斗时武将一勇当先,而这天下稳定,武将无事可做,在朝堂也是静静的苟着。

    也许真的如同自己贤弟所言,他们慢慢的都会被人遗忘。

    自己也是武将出身,也曾经听闻过很多话。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也知道若是没有仗打,对于武将来说,就如同一把武器此生再也不用了。

    虽然自己并没有因为这些事情而这样处理。

    他是想着,希望能够让这群兄弟们此生无忧。

    只是今日自己听到贤弟这么一说,自己的心中,也忍不住感叹了起来。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贤弟,其实你说的这番话,我老李也是十分赞同的。

    可是又有什么样的节日,能够让百姓都能够记得住呢?”

    “也有很多种办法,都可以让百姓记得住,只是有没有想去做罢了。”

    “嗯,贤弟你说的这句话所谓何意,我老李没有搞懂。”

    “我们华夏,有很多节日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出现,而是因为为了纪念某些人,某些事情,所以才出现了。

    就像我说的这个的节日,其实呀,要是按照我的想法,也完全可以安排一个大唐的国庆节。

    比如这国庆节可以选定在大唐建立的时间。

    通过这个国庆节,可以让百姓了解更多关于大唐的知识。

    同时呢,也可以在长城设定设立一处大唐将士的纪念碑。

    以此来告慰这些年为了大唐,征战敌军,而马革裹尸的将士的英灵。

    等到国庆节,可以让皇帝,带着群臣,前去祭拜。

    这样一来,既加强了所有人的爱国教育,同时也不会让所有的将士鲜血白流。

    到时若是参军入伍,想必这天下百姓更是欢呼雀跃。”

    一边说着,自己一边开始又陷入了回忆。

    每年大夏的那些节日,又何尝不是呢?

    军人,尤其是我华夏的军人,从古至今,保家卫国的的将士,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

    李二闻言,思索了片刻,一个想法也浮现在了自己的心中。

    “贤弟这言之有理呀,我老李听闻,也感觉获益匪浅。

    若是我大唐真的能像你说的这般,对于我大唐百姓来讲,对于我大唐将士之讲都是福气。

    贤弟不愧是贤弟,说的这些话,让我老李就是佩服。”

    这李二又是一句马屁拍了过来,只是这一次,赵牧笑了。

    说到底这也不过是大唐罢了,自己所说的这些,也只是一笑而过。

    毕竟他可不指望在这个年代,会有帝王有如此高的觉悟。

    “瞧瞧咱们这是聊到什么话题了,贤弟,今日我找你就是粮食的问题。

    那些事与咱们没有任何关系,咱们就不要唠嗑了。

    聊会别的。”

    正在准备继续闲聊之时,一个庄子的护卫匆匆的赶了进来,跟少爷汇报了消息。

    李掌柜安排过来的粮草的队伍已经抵达到了他们的庄子,正在有管家安排人进行统计。

    “我说贤弟,咱们这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刚要聊粮食的事情,这不,粮食来了。

    走,贤弟,我们去看看那粮草,这可是我老李今年给你收上来的新粮食。

    这些粮食,我特意嘱托人精挑细选的,把好的都给你送了过来。”

    赵牧起身,带着他们一行人,离开了前厅,来到了粮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