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四哥造反,我打天下! > 第四十五章 大朝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把格局打开,我们的视野不应只局限于大明,应该在更辽阔的远方!”

    朱高炽的声音止不住的有些兴奋:“镇江,淮安?沛县、济南、德州?不,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在这里,打下来安南,我大明便有了天然的粮仓。先取女真,出兵朝鲜,以朝鲜为踏板占领倭国,那便是数不胜数的银山!”

    姚广孝心说那可真是太妙了,感情还是我目光短浅了?

    “世子,这些话,都是谁教你的?”姚广孝人都麻了。

    世子性情醇厚,断然想不出来这么多惊世骇俗的想法,定是有人教唆。

    “这些都是祁王叔教我的。”朱高炽答道。

    姚广孝愣了一下,而后心中有些愠怒。

    祁王,又特么是祁王!

    这祁王到底在想特么什么?

    被建文幽禁宫中,却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夺取金陵,谈笑间让大明最精锐的京营数万将士灰飞烟灭,以三千骑攻下镇江。

    正当姚广孝以为,祁王有称帝的野心之时,他却拱手将镇江、金陵两城让于燕王。

    姚广孝自认为与刘伯温比肩,算无遗策,然而祁王的每一步行动,却都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而现在,姚广孝颇为看好的朱高炽,居然也受到了祁王的影响。

    这到底是个什么人?!

    姚广孝正打算反驳朱高炽这些旷古之言的谬论,然而他在心中琢磨之后,却震惊的发现,他好像无从辩起?

    难不成之前一直都是我格局太小了?还是说祁王的眼界真的已经长远到如此地步?

    姚广孝想起刚才朱高炽说的那句“把格局打开”,突然感觉自己的三观正在往一个诡异的方向瞎鸡儿乱窜。

    ……

    大年初一

    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说新年,道新年,新年终于算是来了。

    说实话,朱桓不怎么喜欢穿自己那身亲王冕服,更喜欢穿简单舒适的便服,偶尔青衫,偶尔白衫,反正他身份够高贵,也不怕穿了犯上的衣服,被人指责。

    除了皇袍,朱桓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然而今天是大年初一,就算朱桓不情愿,也必须得穿自己那身冕服。

    朱桓穿着皮弁,外覆九缝乌纱,每缝前后各用五彩玉珠九颗。在冠武及贯簪、系缨处都饰以金。冠插金簪,系朱缨。

    往日里的朱桓,远看平易近人,英俊潇洒,倒是有隐士的风采。然而今日穿上了冕服,更多的则是王者的霸气,令人心中生畏。

    “严纲?”

    “末将在!”

    朱桓整理好了服饰,准备出门:“今天你跟着我一起去参加大朝会吧。”

    每逢岁首举行“大朝会”,是始于西周的一种礼仪规格最高的朝仪,秦汉直至明清,历代承袭不衰。“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这便是对“大朝会”的解释。简单来说,“大朝会”即百官朝见天子。

    严纲有些迟疑的说道:“殿下,末将职位不够,参加大朝会……恐怕会引人非议啊。”

    “有什么可非议的,现在谁不知道,你严纲是我‘祁四虎’的大将?”朱桓不屑的说道:“谁敢乱说话,本王打断他的腿!”

    严纲统率三千白马义从,如果列到编制里去,少说也是个从三品的军官,更何况他直属藩王,拔到正三品也不是什么问题。但实际上,严纲和他的三千白马义从属于“私军”,违背祖训。

    祖训,藩王属卫,不超三千。

    然而朱桓的祁四虎里,光是白马义从就够三千了,至于火枪兵、虎豹骑,那都顶得上普通藩王两倍的属卫了,而魏武卒就更不用说了。

    放到平时,朱桓早就被扣上圈养私军意图谋反的帽子给砍了,至于给严纲一个正式的官名,那就更不可能了。可现在,满朝文武,谁敢多说一句?

    严纲听了朱桓的话心中颇为感动,重重的点了点头:“殿下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这还差不多。”

    披着亲王冕服的朱桓双手放在腰后,走出门去:“走吧,让我看看,大明的文武百官,都是些什么货色。”

    ……

    论大国气象,十五世纪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得上大明。

    大庆殿内,汇集了各路来者。有的是朝堂上的文武高官、有的是太祖起兵时就传承下来的勋戚、有的是燕王府上的武将、还有一些是国外来的使者。

    而这些人中,以大儒方孝孺、刑部尚书暴昭、吏部尚书陈迪等人为首的建文党,在大庆殿中显得格外清高,汇集在一起,小声的讨论着燕王、祁王二人的忤逆行为,以及嘲讽燕王府的武将助纣为虐。

    以朱能为首的燕王府武将,听见这些话之后,也是略微皱眉。

    “一帮乱臣贼子,居然也能登得上这大庆殿的大朝会了。”建文党的人们在冷嘲热讽的说道。

    “哼,他们能狂妄一时,能狂妄一世吗?”

    “我南军数十万,陈兵德州、济南,又有子澄先生、尚礼先生二人在外游说诸王。这天,塌不下来。”

    “就是,本官倒想看看,这些乱臣贼子,能嚣张几时!”

    一名燕王府上的将官忍不住,红着脖子指着建文党的一众高官呵斥道:“你们他妈的说谁呢!再说一遍!”

    大儒方孝孺傲然站了出来:“我们在说谁,你心里应该有数。你这么迫不及待的站出来,是心虚了吗?”

    其余人鼓掌叫好:“说得好!”

    “对啊,你心虚个什么劲儿?”

    “心虚?做贼心虚?”

    “我呸,乱臣贼子!”

    这给那个燕王府的将官气的不行,朱能将他拉了回去:“别给燕王殿下惹事。”

    朱能的心中自然是瞧不起方孝孺等人的,一群读书读傻的废柴,连如今的大势都看不出来,居然还敢跳着脚的蹦?!

    只是如今大局尚未稳定下来,没有燕王爷的命令,他也不能擅自动作。

    朱能这么一退,燕王府的人纵然心中有气,也只能憋着气退了回去。

    方孝孺等人自以为是燕王府认了怂,一阵的欢呼雀跃。

    至于剩下的勋戚、使者等人,那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只顾着乐呵了。

    祖上传下来的爵位就是铁饭碗,谁当皇帝,与他们何光?

    “刚才是谁在大言不惭的说些狂妄话?”

    大庆殿内,一下子冷清了下来,只有一道冰冷的声音回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