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铁血残唐 > 第123章不打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温带着七八个侥幸逃生的亲卫一路疾驰,不敢稍停。

    跑了两天终于进了襄城。

    守城兵马只有五千。

    朱温立即发出诏令,让各州再集兵丁,汇于许州长社。而他自己则挑选了百人骑马直奔长社而去。

    十一月十二日。

    梁王朱温终于进入长社城。

    此为许州府治。

    此时韩建刚从陈州赶来,带来了万余兵马。

    其他各州都尽最大的努力带兵救援。

    一时间,整个朱温的辖区都忙着往西南方运兵运粮。

    朱温是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战自己会败得这么惨!

    他征战十几年,尚未遇敌手。

    自己小看了李裕,此人必为大患。

    一时间许州重兵云集。

    朱温判断,李裕定是要趁胜追击,至少也的吃掉汝州、许州或者豫州。

    朱温预计的追击战没有发生。

    李裕在拾捣完朱温的十万大军,就班师回南阳了。

    嗯?奇怪。

    朱温召集文武,在长社进行会议。

    这到底是何用意?

    “主公,德王此意恐是兵员不济。”

    李振出班奏道。

    “与我十万大军一战,德王兵力必有损伤,突入河南之地,也是杯水车薪。”

    “主公,我想德王是觉得得不偿失。”

    敬翔奏道。

    “哦?此话怎讲?”

    “如今我辖地大旱,颗粒无收,百姓饥渴。他现在抢来这样的地盘又有何用?徒增累赘罢了。”

    敬翔分析道。

    “嗯,言之有理。”

    “主公,不宜再战,不如议和为上。”

    “这个嘛……”

    朱温虽心里不服输,可是一想到现在军队损失严重,别看长社又汇聚了七八万军队,可和方城关时的军队没法比。

    再加上粮草将尽,此战确实打不得了。

    作为中原霸主的朱温,这面子上的事是真过不去。

    这么多年一直称王称霸,都是自己打别人,啥时候被人打过?!

    这次方城关前损兵折将,十万大军覆灭,真是一下子打醒了朱温。

    自从十几年前他从贼参战,他打遍天下无敌手,这让他心气一直很高,觉得天下已无英雄!

    如今看来,李裕就是自己的克星啊。

    现在他士气正高,自己还是低头吧,以后有机会再收拾他。

    打定主意,朱温转头看向李振。

    “议和之事有你主办。”

    “是。”

    却说李裕的大军一鼓作气的全歼了朱温的大军,很多将领都提出趁胜追击,把朱温歼灭,除一心腹大患。

    李裕笑呵呵的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王厚协说道:“主公,朱温对我而言已不足虑。”

    “嗯。”

    “都言要趁胜追击,可否?”

    “主公,此时灭了朱温对我不利。”

    “哦?”

    “朱温是中原霸主,在我之北,可阻挡河东河北南下,如若现在就灭了他,谁来做缓冲?”

    王厚协继续说道:“这二么,河南大旱,颗粒无收。如我现在灭朱,甚是简单。可等着我们的是二、三百万张嘴,如何处置?就是把所有粮食拿出来都不够。”

    “与其不讨好,不如暂时退回南阳,着力发展自身,待有了粮食再图其他。”

    “嗯,厚协此言甚为老成。”

    李裕连攻占的叶县都不要,大军押解降兵俘虏和粮草辎重返回了方城关。

    此次大战,仅俘虏和降兵就有五万余。

    大将刘知俊归降,杨师厚下落不明,朱温逃回长社。

    就在方城关修整人马,改编降兵。

    一晃十几天过去了,眼看进入了十二月。

    有人来报,梁王使者李振求见。

    李振带着百人使团终于走进了方城关。

    方城关上的血迹犹在,这是十万汴军都难以攻下的关城,自己却走了进来。

    可见有时候变通方法要比硬来高明的多。

    李振穿过关城,就见关墙之后大营延绵十几里。

    怎么看也有十万以上的大军。

    大营布置讲究,严谨有序。

    各门军兵明暗哨不值得当。

    李振看在眼里,心下暗忖,看样子德王不是不打中原,是在聚集兵马啊!

    他自以为看破了李裕的下一步棋,心里惴惴,生怕德王挥师北上,到时候汴州就真的毫无抵抗之力了。

    进入中军大帐,李振抬头观瞧,一个英俊少年高坐榻上。

    这不是德王是谁!

    当年李裕要移镇南阳,李振曾经接待过,还给了李裕美人和金钱。

    李振紧走两步,上前拜见。

    李裕还是很客气,询问事由。

    “殿下,我主与殿下之间因小人挑唆发生不愉快,我主绅士后悔,特让臣来议和。双方罢兵言和,重修旧好。”

    “哦?议和是吧?那就要你们的诚意了。”

    “是。我主决定,可赔偿殿下的损失。”

    “如何赔偿?”

    “钱三百万缗,海盐五万石。”

    李裕心里一动。

    钱不钱的李裕倒是不在乎,可是他在乎盐。

    南阳系辖区都不靠海,吃盐要靠贩运,盐的珍贵超过铜钱。

    今年安置难民时需要大量的食盐,李裕不得不动用了大量的战略储备。

    “海盐十万石。”

    “这个……”

    李振心中暗喜,只要你讨价还价就好。

    “殿下,今年我河南辖地大旱,颗粒无收,如果殿下能用粮食来交换,倒是可以考虑。”

    李裕知道,平时食盐珍贵,与粮食的比价为一比五,如今朱温空有食盐没粮食,这比价就大大的降低了。

    “可一比一。”

    “什么?呵呵,殿下玩笑了。”

    李振扯着嘴角干笑道。

    “一比四。”

    “不,一比二,换就换,不还就算了吧。”

    “殿下,这样的比例我只能换十万石。”

    “具体你与王主簿商谈。”

    接下来就是王厚协与李振磨牙了。

    三天之后,双方达成了议和协议。

    双方罢兵言和,三年内不得有敌对行动。

    梁王补偿德王铜钱三百万缗,金十万两,银二十万两。

    补偿海盐十万石。

    按照一比三的比例兑换粮食三十万石。

    这也是李裕有意为之。

    要知道朱温是是在没有吃的了,要是把他饿极了,他还是要来打南阳。

    自己用粮食换点食盐,对自己也有好处。

    不能把他逼的太急,狗急了还跳墙呢,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李裕要把朱温引到北边去。

    毕竟现在朱温势弱,河东就会势强,到时候李克用做大,自己也控制不住。

    李振返回了长社,把双方的条件一说,朱温缓缓点头。

    现在金银细软对他来说都是无用之物,粮食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有了南阳的三十万石粮食,怎么也能坚持一段时间了。

    自己还是休养生息吧。

    既然南阳不来攻打自己,那就得严防北边的李克用老贼,这个老家伙可没德王这么好说话。

    很快各州府县都打开府库,凑钱。

    十二月底,梁王的运输大队就来到了方城关前。

    几千驾牛马车拉着铜钱和金银。

    至于海盐就得下一批了。

    王厚协、陈班带着官吏清点数目,登记造册。

    此时方城关后的大营早已撤去。

    大军各回各家。

    赵匡凝、赵承规、全师朗、李铎跟随李裕返回了南阳城。

    赵匡凝因为离得近,几乎每年都能来上几次,其他人都是第一次。

    远远的望着南阳城都有点不可思议。

    这几年,南阳城每年都会按照规划修葺一部分,如今已经完成了南阳城的建设。

    南阳新城,把老城包裹其中。

    周长八十里。

    每面城墙二十里。

    设有城门十二座。

    每面有三座城门。中间为主城门,两侧各一座副城门。

    城高十丈,城楼二十丈。

    工程浩大。

    说起来,今年有大量的难民需要安置,李裕还真就征调了十万难民来修筑最后的城墙。

    在开展之时,还在收尾。

    如今已彻底完成了建设。

    至于城内早就几年前就开始建设了。

    土地该卖的卖了,该保留的保留。

    城内人口早就突破了四十万人。

    就在这寒冬腊月里,大街小巷依然热闹。

    这些人中,尤以赵承规最是心虚。

    一是要见到自己表妹了,心里有点慌。二是这德王并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样一无是处。

    从去年的湖南大战就能看出,李裕有勇有谋。今年得领江西,又与朱温大战,妹夫临危不惧,甚有王者之风。

    尤其是这次大战,打的是真漂亮。

    要知道汴军十万,那是可以建国的雄师,却被德王打的全军覆没,你能不服?!

    在看看这座南阳城,雄伟宏大,比江陵和长沙大多了。

    听说还是新建的?

    了不起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