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历史:我竟成了万古第一暴君 > 第203章 儒家教材,杂家教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燕京都,养心殿。

    唐听白听着李元芳汇报的大燕京都皇族纨绔们的情况,哈哈大笑。

    笑的肚子都有些疼了。

    这帮废物啊,做事就不会动动脑子。

    不过,砍断一个皇族的三根手指,能够将这些纨绔子弟拉回正轨的话,倒也不错。

    唐听白坐在椅上,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张白纸。

    唐听白正在思考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事情。

    他这次之所以要实施义务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

    涵盖各个领域。

    比如经济、工业、军事、制造等等,各行各业。

    而再看看现在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儒生。

    他们治国可能有一套,但其他方面就差了不少。

    摸了摸下巴,唐听白开始书写自己的计划。

    首先,唐听白打算设置六个学科。

    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科学、儒学。

    唐听白绞尽脑汁,开始编写教材。

    可就在这时,系统的声音传来。

    “叮咚,检测宿主要改善大燕民生,系统奖励宿主九年义务教育书籍五十二本。”

    听到系统的声音,唐听白一愣。

    没等他反应过来,在他面前的桌子上,已经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五十二本书。

    唐听白拿起一本翻开,很熟悉。

    好像是他小时候就学习过啊。

    唐听白再次翻开几本,确认就是自己小时候学的。

    看着手中的书籍,唐听白心头狂喜。

    刚刚他还在绞尽脑汁的去想,现在有现成的了,直接搞印刷就好了。

    事实上,现在大燕印刷术还是极其落后的那一种,有些类似于雕版印刷。

    耗费成本太大,所以读书人基本上依旧采用手抄的方式。

    而唐听白命令锦衣卫弄得报社,则已经采用了活字印刷。

    这些当然是唐听白搞出来的,只不过在锦衣卫中也算是高度机密,并没有公开。

    因为唐听白知道,这样的东西一旦公开了,对于世家来说将是前所未有的打击。

    甚至,唐听白已经想好了,要是有一天和这些世家撕破脸的话,他就直接印刷百万册书籍,免费发放给天下寒门读书人,到时候对于世家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唐听白抬起头看向守在门口的李元芳。

    “元芳,将这些书籍带回锦衣卫,每一本都印刷十万本,朕有大用!”

    “属下这就去。”李元芳立刻点头,转身离开。

    ……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朝。

    宣政殿。

    唐听白坐在龙椅上,他的面前摆放着几本书。

    文武百官站在两旁。

    “皇上,臣有本奏!”吏部部堂周广坤率先开口:“启奏皇上,您打算免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那总该有个负责人吧?不知道皇上心中有人选了吗?”

    哦?

    听了这话,唐听白脸色平静:“周大人有什么推荐的吗?”

    周广坤神色一喜,看样子这个暴君应该还没有人选。

    “启奏皇上,大燕有位大儒,名叫郑玄,乃是臣的恩师。”

    “郑玄大儒名声很好,也很受天下学子尊敬,更是有著作三篇,治国、齐家、忠君三本书,影响深远。”

    “臣觉得让郑玄大儒负责此事,天下读书人都会来投奔,再用他的著作三篇来教育学子们,肯定可以为大燕培养更多的人才!”

    说着,周广坤微微躬身。

    没等唐听白说话,刑部部堂苍雷也站了出来。

    “启奏皇上,郑玄大儒确实是最适合的人,他是当今儒生的领袖,本身有着很强的号召力,现在郑玄大儒就在宣政殿外,皇上不如见一见?”

    其余百官齐齐点头,包括苏震和诸葛无敌也点头了。

    显然,两个势力集团再次合作了。

    毕竟他们的心里清楚,负责九年义务教育的,必须是他们的人。

    这样他们才有运作的空间。

    绝不能是唐听白的人。

    此刻,唐听白坐在龙椅上没有说话。

    他现在也算是明白了百官的意思。

    只是,唐听白并不打算以儒学教导学生。

    清了清嗓子,唐听白坐直了身子:“各位大人,朕不打算用儒学教导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所以朕觉得就没必要见郑玄大儒了吧?”

    什么???

    什么叫不打算用儒学???

    苏震立刻向前一步:“皇上,我大燕以儒治国,您……您是打算弃用儒学吗?那天下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读书人能答应吗?请皇上三思!”

    紧接着,文武百官齐齐躬身,声音更是整齐无比:“请皇上三思!”

    你们——

    听了众人的话,唐听白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

    这群人得寸进尺啊。

    自己好言好语的跟他们说,可这群腐儒竟然敢联合起来与他对抗。

    苏震再次躬身,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

    “皇上,儒学在大燕这片土地上千年之久,这千年时间,培养出了多少人才,多少贤才,多少名垂千古的宰相?”

    “力挽狂澜,扶大厦将倾的铁血宰相林崇古是儒生。”

    “怀柔手段,发展大燕的青衣宰相窦笔是儒生。”

    “突破创新,苦练军队的杀神宰相也是儒生。”

    “大燕需要儒学,更需要儒生,大燕自建国以来出现了数十位宰相,老臣请问皇上,哪一位不是儒生?皇上您是想要彻底放弃入学,伤了天下学子的心吗?”

    这一刻,苏震慌了。

    要是唐听白打算重用其他学科的人,那么对于他们天下儒生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而对于大燕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因为大燕现在需要发展,需要儒生来治理天下。

    龙椅上,唐听白笑呵呵的看着苏震。

    同样,用眼角余光看向愤怒不已的朝堂百官。

    唐听白不是傻子,他知道要是自己固执己见的话,可能会将这些官员彻底得罪了。

    虽然唐听白不怕得罪,但他觉得没必要。

    毕竟站在这些官员的角度来看,他们绝不可能理解唐听白的决定。

    就算是理解了,也绝不会支持。

    唐听白故作为难的摸了摸下巴,他看向苏震:“丞相言之有理,朕打算开设六门课程分别是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科学和你们所说郑玄大儒著作三篇之一的治国篇,另外朕打算设教育司,设司长一名,副司长两名,郑玄大儒,就担任两名副司长中的一个吧,丞相觉得如何?”

    六门课程?

    就代表有六本书。

    而皇上只选择了郑玄的一本书,并且只让郑玄当一个副司长,还是两名副司长中的一个。

    说白了,没啥权力,就是有个名头而已。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正二品官服,翰林院衙门正二品学士花笙气冲冲的站了出来。

    “皇上,儒学乃是立国之本,设置六门学科老臣赞同,但六门学科必须都是儒学。”

    “不然,一旦天下学子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想?又会怎么看待皇上您?”

    “学子们心高气傲,会不会直接离开大燕前往其他帝国?要知道,各大帝国都很欢迎我大燕的儒生去他们国家做官,到了那个时候,我大燕将无人可用。”

    “老臣请皇上三思,莫要让我大燕儒生们寒了心,请皇上三思啊!”

    说着,花笙直接跪在地上,重重的对着唐听白磕了三个响头。

    紧接着,朝堂上的文臣们跪倒一片:“臣等请皇上三思!”

    你们——

    唐听白脸色阴沉,下意识的攥紧了拳头。

    他没想到,就连花笙这个老好人都站出来反对自己。

    唐听白清楚,花笙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可就是脑子一根筋。

    这样的官员,管理一个地方是当地百姓的福气。

    可花笙却没有大局观,看不到未来发生的事情。

    唐听白深吸口气,他拿起科学的课本看向花笙。

    “花大人,既然你说儒学这么重要,朕想问你,儒学可能帮助我大燕农民提升粮食产量?”

    这……

    花笙一愣,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他们儒生自然不能提高粮食产量,甚至他们连种植粮食都不会。

    可儒生需要学这些吗?

    他们学会治国,让百姓过得更好,不就够了吗?

    “皇上,儒生不会种地,但老臣斗胆,请问您这所谓科学这本书上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吗?”

    “老臣熟读各类儒学书籍,还从没看到过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话音刚落,大燕朝堂的文官齐齐点头。

    他们也没听说过。

    “皇上,老臣也读了一辈子书,自信大燕有的书籍,老臣都看过,老臣也没看过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您手里的科学,要是有的话,老臣心服口服。”

    “对,没毛病,老臣附议。”

    “老臣也附议。”

    “……”

    百官再次开口,脸上满是不信和不屑。

    看着众人的表情,唐听白呵呵一笑,只不过笑容有些冰冷。

    他直接翻开了手里的科学。

    “提升粮食产量,首先需要选择土壤。”

    “而土壤的选择又由矿物质、有机质、作物养分组成。”

    “其中,作物养分主要来源腐殖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组成。”

    “……”

    唐听白一口气读了十多分钟。

    听得朝堂文武百官那是一愣一愣的。

    他们根本听不懂啊。

    不过,听着唐听白说着那些陌生的名词,好像很有道理一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