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 52时代周刊第一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行星名征集令发布后,无论是在剑桥,在英国,还是在欧美,都掀起来了一场取名热潮。

    每天都有无数封信件像雪片一般飞来,这让爱丁顿在这么多年中,头一次感受到,剑桥大学天文台是如此地受欢迎。

    爱丁顿和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对收到的这些信件进行了一个初筛。

    因为之前的八颗行星都是以罗马众神命名,而罗马神话中的神仙数量也就那么多,再排除已经被小行星所使用,但是大众们还不知道的名字,其实也剩不下几种。

    初筛完成之后,爱丁顿派人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叫来了陈慕武,和他商讨这些名字到底要选哪一个,作为行星X的最终名号。

    在爱丁顿递给他的几个罗马神明的列表当中,陈慕武首先就看到了那个普鲁托(Pluto),也就是原时空里,冥王星的大名。

    然后还有弥涅尔瓦(Minerva)、克洛诺斯(Kronos),这些都是曾经冥王星的备选名字。

    除了这些已经统计好了的,爱丁顿还另外给他递了几封没有提名罗马众神,而是写着其他类型名字的信件,叶公超写得那封取名叫中华的也在其中。

    但是,有几封信里的内容,差点没把陈慕武的鼻子给气歪。

    这几封信里,有的提名叫东亚,因为这颗行星是东亚人发现的。

    有的则说因为本刚刚经历了一场死伤无数的大地震,为了缅怀逝者,建议把这颗行星命名为东京,或者是东京的旧称江户。

    小子的脑回路可真是奇葩,他们居然能恬不知耻到这种程度。

    陈慕武在心里决定,就像叶公超和自己一开始想得那样,把这颗行星叫做中华。

    等以后发现了冥王星的五颗卫星,他一定要把最小最弱的那一颗卫星,起名叫做本!

    剩下的几颗,就叫什么琉球、吵鲜、吕宋、越?。

    就算你再牛逼又能如何,还不是要一圈一圈地围着我转?

    ……

    最终,陈慕武委托爱丁顿,通过剑桥大学天文台上报给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的新行星的名字,不是灶王星,也不是中华星,而是黄帝星。

    爱丁顿并不是一个狭隘的西方至上人士,所以他完全支持陈慕武以国家名命名新行星这个想法。

    但是他同时指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太阳系之前的八颗行星中,除了地球以外,其他七颗行星的名字都是以神话人物来命名的,现在突然把最新的这颗用国家名字命名,是不是显得有些突兀?

    爱丁顿提出来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劝陈慕武,可以用中?氪?澄幕?械纳耢竺?掷疵???庋?饶艽?砹斯?遥?卜?舷嘤Φ墓媛伞

    爱丁顿所说的确实也有一些道理,在原来的时空里,海王星外也有一颗用中?肷窕按?抵械娜宋锩??陌?行牵?蔷褪枪补ば恰

    而它的拉丁名称,也没被改成西方神话中对应的水神波塞冬或是尼普顿(事实上,尼普顿是海王星的名字),而是就叫做Gonggong。

    所以,最后结合了叶公超和爱丁顿两人建议的陈慕武决定,将这颗新行星的名称取为黄帝(Huangdi)。

    虽然在中?牍糯?窍笙低持校?灿心敲匆蛔橛墒?呖判切亲槌傻幕频坌牵??涫邓?堑谋久?凶觥靶??保?统履轿湎衷谌〉恼飧龌频坌敲?植⒉怀逋弧

    陈慕武之所以敲定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想到了冥王星有一颗和它质量差不多的卫星冥卫一,这两颗星星其实组成了一个双星系统。

    他打算在等冥卫一发现之后,再把那颗星星命名成炎帝星。

    一炎一黄,正好是代表中?肴说耐继凇

    而之所以这个名字是由爱丁顿代为上报给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却不是陈慕武本人,则是因为陈慕武还不是中?胩煳难Щ岬幕嵩保???胩煳难Щ崴淙辉缭谇澳昃统闪⒘耍??窍衷谝不姑患尤氲焦?侍煳难Ъ伊?匣岬敝小

    发现黄帝星之后,陈慕武也加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科学团体,英国皇家天文学会。

    这个学会连会长都是丹麦人,所以它在国籍上没什么要求,陈慕武发现黄帝星的贡献,也足以让他成为学会中的一员。

    从此以后,他就可以选择是否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FRAS(Fellow of the Royal Astronomibsp;Society,皇家天文学会会士)这个荣誉称号了。

    但是现在,皇家天文学会又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年的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究竟应该颁发给谁。

    这是英国天文学界的最高荣誉,颁发给今年在天文学上做出最杰出工作的陈慕武,本无可厚非。

    但是学会已经把这个奖章,提前内定给了去年卸下会长一职的爱丁顿,现在凭空杀出来了一个陈慕武,这让学会的评奖委员会很是为难。

    关键时候,还是爱丁顿高风亮节,他出面说服评委会,请他们把自己这枚荣誉性质的奖章向后延迟一年,还是优先颁发给天文学贡献人士比较好。

    想给陈慕武颁奖的,不只是有皇家天文学会一家。

    在大洋彼岸,洛厄尔的弟弟哈佛大学校长雅培·劳伦斯·洛厄尔,向媒体提出他打算向发现了新行星的陈慕武,提供一万美元的奖金,以慰自己哥哥的在天之灵。

    而美国国家科学院,也想向他颁发詹姆斯·克雷克·沃森奖。

    说起来,这个沃森和中?牖褂幸欢卧ㄔ矗??堑谝桓鲈谥?胪恋厣瞎鄄夥⑾值搅诵⌒行堑娜恕

    同治十三年(这一年正是陈奕迅歌里唱的1874年),沃森在邶京观测金星凌日时,发现了139号小行星,并上报给了管理钦天监的恭亲王鬼子六,奕为这颗小行星取名为“瑞华”,意为“中华吉祥”。

    能玩得起天文学的人,自然都是富贵之家,这个沃森也不例外。

    在他死后,他把遗产捐赠给了美国国家科学院,请他们代为设立沃森奖,奖励那些在天文学上有重大贡献的天文学家。

    ……

    陈慕武在正式论文结尾处,提到的那个黄帝星轨道和海王星轨道交叉的问题,并没有引起天文学界的关注,这个这么多年,再次发现太阳系新行星的亢奋,让大家没有心思考虑这些小问题。

    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为了这颗新行星,特意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最终在会议上确认了陈慕武新发现的这颗星星是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并通过了剑桥大学天文台的提案,同意把这颗行星命名为黄帝星。

    比起之前发现新行星那次,这个行星被命名的新闻,在中?牍?诜炊??鹆烁?蟮暮涠??蝗??奘?冶ㄖ奖ǖ馈

    《申报》甚至还为此出了一期增刊,专门介绍这颗被命名为“黄帝”的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以及它背后的发现者陈慕武。

    不仅如此,《申报》馆还专门派人去?京的国立东南大学,去邶大采访了和陈慕武有过接触的叶企孙、夏元?等人,请他们撰文向大众科普介绍陈慕武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种种功绩。

    商务印书馆,也开始搜集或翻译了一批天文学科普书籍,趁着陈慕武发现黄帝星的东风,也打算把天文学向国人推广开来。

    胡博士在报纸上撰文,大谈特谈我的朋友陈汉臣。

    大哥陈慕侨寄来了一封情深意切的来信,激动地称赞三弟这种家国情怀。

    然而邮递员给陈慕武送来的却不仅仅是几封家信,而是连带着从国内寄来的各种贺信,他认识的也好,不认识的也罢,都纷纷写信向他祝贺,他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

    就连大总统曹锟,都注意到了这件事。

    他虽然是个靠贿选上位的旧式军阀,但曾经创办过河邶大学的曹锟,对教育问题也是很重视。

    他甚至找来了自己的幕僚们商量,是不是应该给这个为国争光的年青人颁发一个勋章戴戴。

    是嘉禾勋章,还是宝光嘉禾勋章?大绶还是不大绶?勋位章要颁几等?

    ……

    第九大行星最终被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确认为行星,并被命名为黄帝,同样在外国媒体中,也引发了一个小高潮。

    美国的《时代》杂志派他们在英国的记者,到剑桥大学采访了陈慕武。

    因而陈慕武和剑桥大学天文台中的诺森伯兰望远镜合影的照片,也早于直系军阀吴佩孚,成为了这个时空里第一个登上这本杂志封面的中?肴恕

    采访的内容,基本上和之前陈慕武接受过的采访大同小异,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是在最后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个美国记者还提到了洛厄尔的那笔奖金,和美国国家科学院打算颁给他的沃森奖。

    记者问陈慕武最近有没有去美国领奖的打算,准备何时动身启程。

    记者没想到自己最后礼貌性问的这个问题,反而成为了本次采访中的一大卖点。

    陈慕武又给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回答,那就是他根本就不打算去美国领这笔奖金和这个奖项,只要美国一日不废除《排华法案》,那么他就一日不踏上美国的国土。

    得到这个爆炸性的消息,本来都想结束采访,甚至已经做好了起身准备的记者,再次稳稳地坐回到了椅子中。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陈慕武的民族自尊情绪,于是又向陈慕武采访了几个有关华人受歧视的问题,并一字不落地记录了有关叶公超挨打,还有傅满洲对中?肴四ê谡庑┦虑椋?约俺履轿涠陨鲜鍪虑榈目捶ā

    当然,得知了自己不去美国,就没办法领那个一万美元的奖金之后,陈慕武还是有些肉疼的,只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贫贱不能移来安慰自己。

    不过好在,英国人也给了他不少的钱。

    虽然一战耗费了不少的国力,但是英国人还是很好面子,而且所谓的国力衰退,只不过会使穷者愈穷,有钱人始终还是有钱人。

    光是皇家天文学会,就因为陈慕武获得金质奖章,送了他五百英镑的奖金。

    而财大气粗的三一学院更是出手大方,院长老汤姆孙和几个董事商量之后,决定从院产中拨出一千英镑来,当做是一笔特别奖学金,送给陈慕武。

    这一千五百英镑,已经能达到通用电气那台高端真空泵的四分之三价格了。

    ……

    吸纳陈慕武成为会员的,也不只有皇家天文学会一家。

    虽然英国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在冬天,这里也不会像国内那样冷,但自从去年入了秋之后,陈慕武就暂停了去康河里参加游泳俱乐部的活动。

    他可不想因为冬泳时的一次保暖不慎,导致自己感冒发烧,进一步得上肺炎。

    没有青霉素的年代里,必须要小心谨慎才是,可不敢胡搞乱搞。

    不过陈慕武并没有就此失去课余生活,交际圈广泛的卡皮察,在成为卡文迪许实验室磁学部助理主任之后,就成立了一个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卡皮察俱乐部”,在那时,陈慕武就首当其冲地成为了俱乐部的创始会员之一。

    创建这个俱乐部,卡皮察带着自己的私心。

    从博士研究生,一跃成为了研究人员之后,卡皮察的工作一下子就繁重了许多。

    一天的时间就那么长,工作变多了,那么供他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就变少了。

    所以卡皮察才组建了这样一个俱乐部,并利用自己在剑桥大学左右逢源的人际关系,召集了一大批不同学科的同学们加入其中。

    名义上是为了能够方便不同学科成员之间在学术问题上的讨论与交流,实际上则是通过参与这个俱乐部的每周活动,他就能从成员的谈话与辩论中,了解到最新的学术动态,这样一来,就节省了大量大海捞针般地文献阅读,所需花费的时间。

    在发现黄帝星之前,卡皮察俱乐部是陈慕武参加的唯一一个沙龙形式的学生俱乐部组织。

    但是在发现行星之后,有一个在剑桥大学学生中流传了一百多年的秘密社团,也找上了门。

    剑桥使徒社创立于1820年,自创立之日起,就是一个秘密社团。

    这个组织宣称每年只从剑桥大学最顶级的两所学院:三一学院和国王学院中,吸纳十二名最聪明的学生加入。

    虽然之前陈慕武已经在物理学上取得了许多大发明和大发现,但是他始终也没能进入到这个组织的法眼。

    因为他们更偏爱吸收一些喜欢哲学、政治、经济等形而上学科的高端学生,对于数学物理这种偏实用的学科,并不是怎么看重。

    使徒社成立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成为社员的物理学家,只有麦克斯韦一个人。

    但是,自从陈慕武发现了新行星之后,他们便改变了主意,决定把他划定为吸纳的对象。

    而提出这个建议并亲自登门邀请陈慕武入社的,是此时剑桥大学两大哲学家之一的罗素。

    罗素曾到中?虢惭Я艘荒甓嗟氖奔洌?阅抢锏墓鄹校?饕?嵌灾?肷喜阊?跞ψ拥墓鄹泻懿淮怼

    而且他还十分推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是因为罗素在中?虢惭?保??罅π???蛩固梗?磐贫??诠纹鹄戳四浅∠喽月廴鹊姆绯薄

    所以罗素对久闻大名的陈慕武很有好感,因为他既来自中?耄?趾芏?喽月邸

    罗素在陈慕武面前,把剑桥使徒社这个秘密社团大力吹捧了一番,说这个社团里面人才济济,物理方面曾经有麦克斯韦,数学方面有拉马努金的老师哈代,现在主要是以哲学家居多,老一辈的有怀特海,中生代有乔治·摩尔,新生代里还有维特根斯坦和弗兰克·拉姆齐,自己算是使徒社里最平庸的那一位。

    陈慕武当然不会相信罗素这种自谦的话,但听到剑桥使徒社这个名字,他就觉得很耳熟。

    似乎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似乎是小约翰可汗的硬核狠人系列?

    什么剑桥五杰、金·菲尔比……

    这个剑桥使徒社,好像是个在后世大名鼎鼎的间谍窝!

    和这个组织扯上关系,陈慕武觉得没准自己也能有朝一日进入到通辽宇宙当中。

    最终,经过罗素的一番游说,郎有情妾有意,陈慕武最终也加入到了剑桥使徒社这个秘密社团当中,成为了1924年的十二使徒中的一员。

    虽然冠以使徒的名号,但里面的成员各个都是无神论者。

    参加过几次秘密聚会之后,陈慕武才知道,这些个成员身后的家庭背景非富即贵,不是某个公爵家的孩子,就是剑桥某个学院院长的儿子。

    每周一次的聚会时,大家都打扮得正经而严肃,总让他想起曾经风靡一时的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

    而且每次聚会时讨论的话题也很很具有跳跃性,可能上一秒还在谈论着艾略特的作品《荒原》,以及其背后的现代主义诗歌,下一秒就开始讨论起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真不愧是一个左派社团。

    陈慕武更觉得,他们和《世说新语》里那些魏晋名士很是类似,身后有强大的家庭背景,每天在象牙塔里清谈辩经,坐而论道。

    但即使离开大学,他们也不会成为书呆子,因为家族早就给他们铺好了道路。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剑桥使徒将会成为未来英国社会中最顶级的那一批人,甚至从里面出来几个首相和大臣,陈慕武都不意外。

    在这些人眼中,陈慕武是一个绝顶聪明而又带有些神秘色彩的东方人。

    而在陈慕武眼中,他们及他们身后的家庭背景,便成为了一副副绝佳的白手套。

    上流社会,有钱有权,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美洲,他们应该都有自己的关系和势力。

    而且,他还完全不需要担心会被背刺。

    同为使徒社的英国家福斯特曾经这么说过,“如果我必须在出卖我的祖国和出卖我的朋友之间做出选择,我希望,我敢于出卖我的祖国。”

    剑桥大学的学生,是英国人中最聪明的那一批。

    而使徒社的各个使徒,则也认为自己是剑桥大学最聪明的几个人。

    他们之所以宁可选择背叛国家,也不背叛彼此之间的友情,就是因为认为英国的笨蛋太多,不配和他们为伍。

    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战之后,使徒社中出了那么多挖带嘤帝国墙角的间谍的一个原因。

    陈慕武想,自己应该和这些人搞好关系,等以后自己的发财大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该由这些人出面了。

    头重脚轻了一整天,昏昏沉沉地咬着牙写了一万个字。

    我现在已经睁不开眼了,但愿睡醒之后别发烧。

    大家请保重身体,晚安。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