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 19不速之客张乃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单位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再加上之后紧接着的春节假期,陈慕武的时间一下子就变得充裕了起来。

    回到家之后,他把自己要去邶大讲学的消息告诉了大哥,陈慕侨听后很高兴。

    “我支持你做出这个决定,能被邶大这所全中?胱詈玫拇笱а?肴ソ惭В?得餮Ы缫丫??悸??蚰愠??竺牛?阋欢ㄒ?湎д獯位?幔?煤米急浮

    “如果你此行发现,其实讲课也是个蛮不错的职业的话,我们南洋大学的大门随时都替你敞开,永远给你预留一张办公桌的位置。”

    看来,陈慕侨对邀请三弟到自己学校任教,仍抱有极大的想法。

    晚上在家庭餐桌上,陈家老太太得知,背井离乡在北方上了四年学的小儿子,如今又要再跑出去一次,脸上立刻就写满了不乐意。

    在陈慕武拍着胸脯打包票说只去半??月,以及大哥陈慕侨的再三劝说下,老太太才勉为其难地点了头。

    二哥陈慕平不愧是钱庄的经理,注意力果然全集中在钱的方面,他私下叮嘱三弟一定要打听清楚,千万别上当受骗,邶大哪来的这么一大笔钱来支付他的报酬。

    陈慕武无奈,回到自己的房间翻出胡适的亲笔信和电报,陈慕平颠来倒去地看了半天,仍是一脸狐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恰好赶上了一个几十年的小寒潮,冬天比一百年之后要冷得多。

    还好陈慕武在?校上学时穿了四年的冬衣并没有丢掉,而是都被大嫂收拾进阁楼的箱子里。

    他本打算仍是穿这些衣服北去,却又一次被大哥陈慕侨拦了下来:“?孟衷谑且?ソ部蔚南壬??虿豢稍俅┱庑┭??绱┑拿夼勖扌???怯Ω么┪髯跋盗齑??虬绲恼???匾恍?!

    没办法,陈慕武只能含泪收下大哥出钱从永安公司买来的全套内外衣服,帽子围脖手套皮鞋等等零碎儿也一并配齐。

    要不是时间来不及,陈慕侨都想带着小弟到??海滩知名的红帮裁缝那里,专门订制几套西装。

    陈慕武偶尔也恍惚过那么几次,就这样当个钟鸣鼎食之家的公子哥儿多好,又何必非得费力不讨好地研究劳什子物理呢!

    但他的这种想法每次都转瞬即逝,自己脑袋里装满了领先这个世界一百年的知识,如果再不有所作为的话,那可就真是如入宝山而空手回,和白活一世没什么区别!

    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之后,陈慕武就再次回到铁路局,从内部窗口买到了北行的全部火车票。

    民?胧逼谌肥堤?吩肆?粽牛??B虿坏匠灯保??且仓皇嵌缘酱翱谂哦勇蜃畋阋巳?瘸灯钡钠胀ㄈ硕?浴

    陈慕武作为铁路局的员工,要是再买不到车票,那不就成了笑话吗?

    陈老太太心疼自己的小儿子,特意叮嘱老大给拿钱,让陈慕武一路上都要买头等票加卧车。

    要不说人人都想当地主家的小儿子呢,他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当地主家的小儿子是真的爽。

    陈慕武又仔细回想,似乎原主上大学时每次奔波于家里和学校,从来都是头等车往返的待遇。

    三张头等车票,连同十六日夜里的一晚卧车费,加在一起就将近六十块大洋。

    和鲁迅的房子比起来,这些车票貌似很贵。

    但和他往国外寄信的开销一比,顿时又觉得没有那么贵。

    既然行李已经备齐,车票也已经买好,陈慕武就又跑到电报局,给胡适拍了一封电报,通知他自己将坐十六号早上的特别快车北上,如果一路上都是按照时刻表正点无误的话,将在十七日晚上十点六分到达邶京正阳门东车站。

    这是整条沪宁、津浦、京奉铁路联线上最快的一种换乘方式,虽然要在浦?站等上一个多钟头的车,但还是比同样线路的另外一次慢车要快上将近十二个小时。

    在电报发出后,等待启程前的这段空白时间里,又有意想不到的人找上门来。

    张乃燕,也就是元旦傍晚在工部局大讲堂参加相对论讨论会的,除了陈慕武和赵君豪之外的第三个中?肴耍?谝辉率?迦蘸鋈坏敲虐莘谩

    他先是看了《申报》,找到了两路铁路管理局,得知陈慕武请了长假之后,又从管理局打听到了陈公馆的地址。

    前面说到邶大去年经常拖上三四个月才发半个月的薪水,因而在邶大当化学教授的张乃燕,也模仿了一下自己的本家张季鹰的“莼鲈之思”,来了一个弃职还乡。

    张乃燕回到??海待了几个月,家里人经过一番运作,又让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江省教育会的新一任会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张乃燕正发愁要做几件什么事情来树立声望,就又在《申报》上看到一条消息:“陈汉臣先生将赴邶大讲学两星期:日前,饱受大科学家恩斯坦博士称赞之我国科学新秀陈汉臣先生,应邶大哲学系教授胡适之之邀请,将北上赴邶大讲学两星期。据悉,邶大为陈汉臣开出两星期五百圆之高额报酬,几与恩斯坦博士等价。”

    不怎么爱看报的陈慕武,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

    这其实是他的二哥陈慕平自作主张,找到了上次写报道的赵君豪,告诉他自己弟弟将要去邶大讲学的消息。

    陈慕平这并不是想要给自己弟弟博得虚名,而是如今人们的普遍做法。

    在他们这种富贵人家,如果有孩子将要出国留洋,家里就会在报纸上花钱刊登一条“某某日放洋之学生消息”。

    如果孩子留学几年之后不负众望,成功拿到一个博士学位,那么家里更是会在报纸上刊登一条带着毕业照的消息,大肆宣扬自己家出了个洋博士。

    关于这一点,估计《围城》里的方鸿渐博士应该深有体会。

    张乃燕此人正是看了《申报》的报道,才想到既然邶大能邀请他去讲学,那么我自然也可以。

    并且陈慕武也是?江人,两人有着同乡之谊。

    自己以?江省教育会会长的名义来邀请他讲学,陈慕武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拒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