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 第二百八十四章:夜黑风高,杀人劫货

第二百八十四章:夜黑风高,杀人劫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德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辽东之地蒙雪灾侵害已然一月有余。

    昔日里八十文一担的木柴,现如今已然上涨至八两银子一担。

    昔日里四百五十文一担的木炭,现如今更是上涨至三十两银子一担。

    且,纵使价格已然这般高昂,但辽东之地的取暖之物依旧是一担难求。

    一时间。

    大周各郡县「商贾」如闻到腥味的猫儿般,携木炭、木柴等物蜂拥而至。

    原本因积雪过厚而无法行车的辽东官道。

    此时竟被那蜂拥而至的各地商贾硬生生地趟成了平路。

    可见其「毅力」何其之大。

    ......

    ......

    天地苍茫间,不知时间几何。

    辽东郡六十余里外的官道上。

    一条绵延数里之长耳的「车龙」艰难地行走于坑坑洼洼的官道之上。

    此间艰辛,非亲历职者,绝难感同身受。

    数里后。

    身披羊绒大氅的宋元福满脸红润地挑开了身旁那极其厚重的车帘。

    随着车帘被其缓缓挑开。

    一股冰寒刺骨的冷风瞬间自挑开的车帘处杀入那温暖如春的车厢内。

    直冻的满面红光的宋元福忍不住连打数个喷嚏。

    数息后。

    宋元福急忙将车帘快速放下,仅仅只留下一不足两指的缝隙。

    「冯大哥,徐曲长。」

    「两里处有一名为郑家村的村落,通知弟兄们于那郑家村休整一夜。」

    「劳烦徐曲长先带弟兄们前去打探一番。」

    「予那郑家村村民些许煤炉、煤球,请其腾出些房间来。」

    宋元福透过那不足两指的缝隙朝着车厢外大声喊道。

    「好!」

    「是!」

    数息后。

    徐千乘与杨遇的回应声一前一后地传入车厢内。

    闻得回应声后。

    宋元福迅速放下那仅仅只开了不足两指的车帘缝隙。

    缝隙方一被厚重车帘再度遮挡。

    宋元福便迅速身躯前倾,凑近那时刻散发着浓浓暖意的煤炉。

    将那煤炉上的铁壶迅速挪开,进而使得车厢内的暖意迅速上升。

    百余息后。

    周身寒意尽除的宋元福再度将铁壶放置于煤炉铁架之上。

    随即缓缓斜躺于车厢软塌之上。

    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大腿。

    半个时辰后。

    煤炉之上的铁壶忽然发出阵阵呼啸之声。

    宋元福闻声缓缓坐了起来,自车厢一旁取出数个空荡荡的水囊。

    将其一一打开后,随即提起铁壶将其内滚烫的清水缓缓倒入水囊之中。

    在其身旁,赫然摆放着数十个满满当当的水囊。

    复又一刻钟。

    行驶缓慢的马车渐渐不再前行。

    与此同时,车厢外忽然传来一道哒哒马蹄声。

    「宋东家,村子里的人全冻死了。」

    身着一身灰白羊绒袍,头戴一顶羊绒毡帽的陷阵营曲长徐千乘顿住战马后缓缓开口说道。

    「全都冻死了?」

    车厢内,宋元福闻言面色微微一顿,随即边缓缓走出温暖如春的车厢,边缓缓开口确认道。

    「全村一百两三户,四百六十余口,皆死于冻毙,无一幸免。」

    徐千乘翻身下马,借战马身躯稍稍遮

    挡寒风后缓缓开口回答道。

    方走出车厢内的宋元福身躯猛然一颤。

    也不知是因车厢外的寒冷,还是因徐千乘所带来的消息。

    十余息后。

    宋元福渐渐回过神来,腰背于无形之间竟佝偻起来。

    也不知是因车厢外那彻骨的寒意,还是因肩膀上那挑着成千上万人性命的担子。

    「徐曲长.....这......这是第......第多少个村子了?」

    宋元福紧了紧身上的羊绒大氅,声音略显低落地缓缓开口问道。

    这一路行来。

    宋元福见到了太多太多拖家带口的辽东灾民。

    见到了太多太多冻毙于路边的冻死骨。

    然。

    无论是拖家带口的灾民也好,还是那冻毙于路边的冻死骨也罢。

    其都远无举村冻毙之事,带给宋元福的感触更深,更大。

    若能活命,相比很多人都会选择背井离乡。

    然,若无法逃命呢?

    那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又一个地离自己「远去」。

    宋元福不敢想象,那究竟会是怎样一种绝望。

    到了那时,或许提前「远去」,亦是一种解脱。

    徐千乘闻言面色亦是不由的一顿。

    数息后。

    徐千乘心中叹息一声,随即缓缓开口回答道:「第十二个了。」

    「十二个了啊。」宋元福低声喃喃一句,随即便不再言语。

    片刻后。

    宋氏商行车队缓缓驶入空无一人的郑家村内。

    「宋东家,那些死去的村民如何处理?」

    「还是老样子吗?」

    待宋氏商行一车不少地全部驶入郑家村后。

    杨遇佝偻着身躯,双手插袖,缓缓行至宋元福处低声询问道。

    「还是老样子吧。」

    「让弟兄们寻一寻郑家村的祖地,将那四百六十余口村民全部葬于其村祖地吧。」

    宋元福眼睑缓缓低垂,话音落略带些许无力于失落之感。

    「是。」

    杨遇答应一声,随即转身缓缓朝着一众伙计走去。

    ......

    ......

    入夜。

    呼啸寒风戛然而止。

    天空中再度飘满了鹅毛般的雪花。

    郑家村一处民房内。

    宋元福、徐千乘、杨遇三人围着煤炉席地而坐。

    「此地东去十余里,有一林家镇。」

    「那林家镇乃方圆五十里唯一一座大镇。」

    「其内必然会有大量百姓幸免于难。」

    「待明日天亮,大伙用过早饭后即刻启程赶往林家镇。」

    「务必要在入夜前抵达林家镇。」

    宋元福收起手中的舆图,边伸手翻动煤炉旁的饼子,边缓缓开口说道。

    徐千乘摸摸估算了一下民房外那如鹅毛般从天而降的雪花。

    数息后。

    徐千乘微微点头答应道:「好。」

    若是旁时、旁地,莫说一日行进十余里了。

    纵使是行进四十余里亦是不在话下。

    但奈何。

    此地临近辽东之地。

    且天空中已然再度降下如鹅毛般的大雪。

    于此时、此地若能一日行进十余里,已然是一件殊为不易之事。

    话音落罢。

    宋元福自煤炉旁取下两块焦黄

    的饼子,将其递予徐千乘、杨遇二人。

    待二人接过饼子后。

    宋元福再度取下一块焦黄面饼。

    边缓缓咀嚼,边缓缓开口向身旁二人交代着明日抵达林家镇后的一些事宜。

    就在三人边吃白边商议之际。

    民房外忽然传来一道急促的脚步声。

    那脚步声踩踏在积雪之上,瞬间发出阵阵刺耳的咯吱声。

    民房内的三人默默对视一眼后。

    徐千乘当即迅速起身,朝着房门大踏步走去。

    能自层层暗哨中这般快速靠近此间民房者,显然除徐千乘亲卫外绝不会有他人。

    现如今,其亲卫脚步这般急促,显然是有大事发生。

    宋元福与杨遇对视一眼后,默默起身迈步走向房门。

    房门处。

    徐千乘方一拉开房门,一股彻骨寒意瞬间席卷三人。

    然,此时此刻的三人却无一人在意那彻骨的寒意。

    房门二十余步外。

    一身着厚重棉衣,腰挎一柄王大营独有雁翅刀的青年男子气喘吁吁地朝着民房狂奔而来。

    十余息后。

    青年男子气喘吁吁地抱拳行礼道:「启禀曲长,据斥候来报,两里外有一支千余人的商队正朝着此地赶来。」

    「且商队两侧,各有大量身骑战马之人护卫。」

    此言一出。

    民房门前的三人面色瞬间齐刷刷地一凝。

    在这个时代里,凡是规模超两百人的商队,其背后定然有着权贵亦或者世家大族的身影。

    而规模超千人的商队,其背后定然有着朝中忠臣,亦或者皇亲国戚的身影。

    而能调动士卒护卫的商队,其背后定然有着一方藩王的身影。

    无他。

    除各地藩王外,余者凡是敢私自调集兵马踏出治地者,皆视为谋反。

    而藩王若是调动兵马超过一曲之数,那么便等同于谋反。

    故而。

    此时那于两里外缓缓而来者,定然隶属于一方藩王。

    思及至此。

    徐千乘沉声询问道:「那支商队,打何旗帜?」

    「回曲长。」徐千乘亲卫喘息数息,随即再度抱拳行礼道:「据斥候所报,那商队并未打任何旗帜,甚至于连商队商号旗都未曾悬挂。」

    此言一出。

    徐千乘三人瞬间眉头紧锁。

    一支藩王麾下商队,行商途中却不打任何旗帜,甚至于就连商号旗都不曾悬挂。

    且商队中更有大量士卒护卫。

    如此行径,意欲何为?

    徐千乘三人默默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神中看出警惕之色。

    此时夜幕已然降临,且众人身处「荒郊野外」之中。

    若来者真的心怀不轨。

    那么其杀完人后完全有着充足的时间用以毁尸灭迹。

    甚至于其完全可以将此事栽赃陷害于那正遭受雪灾侵害的辽东百姓。

    毕竟,为了活下去,人们总是会无所不用其极。

    民房前。

    徐千乘定了定神,沉声下令道:「传令全曲!即刻戒备!若来者胆敢轻举妄动!务必斩草除根!」

    「遵令!」

    徐千乘亲卫闻言面色瞬间一正,随即抱拳行礼道。

    待亲卫身影彻底消失于雪地后。

    徐千乘快速转身朝着民房走去,边走边开口说道:「二位速速前来商议。」

    「好。」宋元福答应一声,随即带着杨

    遇快速走进民房。

    民房之门再度关闭。

    然,身处于民房中的三人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暖意。

    「对方极有可能来者不善。」

    「许会行那杀人劫货之举。」

    徐千乘立身于煤炉旁,面色极其凝重地沉声开口说道。

    此类事件在那西域之地,当真是数不胜数。

    在娄道永的带领下,陷阵营不知护卫过多少商队周全,更不知缴获过多少来犯之敌的「财产」。

    故而,再听闻那商队不曾悬挂任何旗帜后,徐千乘的第一反应便是对方欲行那杀人劫货之举。

    宋元福闻言眉头紧锁地沉吟数息。

    若是旁地,其或许会认为徐千乘是在危言耸听。

    但奈何此地临近辽东之地。

    且是那正遭受雪灾侵害的辽东之地。

    能于此时赶制辽东之地的商队,所携货物皆为取暖之物。

    而取暖之物在遭受雪灾侵害的辽东之地,价值几何自然不言而喻。

    当受益远超风险之际,将会有数不清的人选择铤而走险。

    对于人性,宋元福向来不敢高估。

    数息后。

    宋元福紧锁着眉头,沉声问道:「徐曲长可有把握?」

    徐千乘闻言微微点头,随即答非所问道:「出发之前,王爷赐某两百连弩。」

    此言一出。

    宋元福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

    「既如此,那便让「他」有来无回!」

    宋元福默默攥紧拳头,沉声开口说道。

    这一刻,宋元福不愿去想那支商队究竟属于哪位藩王。

    更不愿去想那支商队是否真的有恶意。

    话音落罢。

    宋元福面朝徐千乘郑重拱手行礼道:「宋氏商行一千一百六十二人,自此刻起,皆听命于徐曲长之令!」

    「宋氏商行之人,皆出自于杨、柴、余、刘、姜五家,其忠心自然无需担忧。」

    「徐曲长且放手一搏,若出了问题,到时宋某自会亲至王爷面前负荆请罪。」

    徐千乘闻言颇感诧异地看了宋元福一眼。

    其万万没想到,宋元福一个小小的商贾,竟有这般大的魄力。

    徐千乘定了定神,满是郑重地抱拳还礼道:「宋东家且放宽心,徐某定然会让那贼人有来无回!」

    话音落罢。

    徐千乘不再客套,当即沉声下令道:「宋东家,速速命人将商号旗与王爷所赐王旗取下。」

    「遵令!」宋元福答应一声,随即快速看向身旁的杨遇。

    杨遇见状毫不含糊地拱手行礼道:「属下这百年去。」

    说着,杨遇一路小跑着跑出了民房。

    徐千乘微微一顿,随即再度沉声下令道:「宋东家即刻调集三百名精壮伙计,携弓箭与白色被褥于村口两侧房顶之上随时待命。」

    「弩箭声一起,便快速朝贼人抛洒箭矢。」

    宋元福闻言面色严肃道:「宋某现在便去安排。」

    「且慢。」

    宋元福方一转身,徐千乘便快速出言将其拦了下来。

    待宋元福满是不解地转身后。

    徐千乘再度沉声吩咐道:「宋东家处理完此事后,即刻率剩余伙计赶往货物处。」

    「徐某会安排一些人手,带大伙组成车阵,以防贼人狗急跳墙。」

    宋元福闻言面色一凝,随即再度拱手行礼道:「遵令!」

    徐千乘微微点头,随即快速交代道:「宋东家切记,这

    一切皆需在一刻钟内完成,万万不可超过一刻钟。」

    宋元福重重点头,沉声答应道:「徐曲长且放心,宋某心中有数。」

    商队于入夜前行完最后两里路尚且用了两刻钟之久。

    且那时天色尚未昏暗,天空尚未降下鹅毛大雪。

    以此时的情形来看。

    那不知隶属于哪位藩王的商队若想走完最后两里路。

    至少也需三刻钟之久。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宋元福能在一刻钟内完成徐千乘所交代的诸事。

    那么徐千乘将会有两刻钟的时间用以排兵布阵。

    而其则同样拥有两刻钟的时间,在陷阵营士卒的帮助下于村中摆出车阵。

    话音落罢。

    宋元福不敢有丝毫耽搁,快步朝着民房外走去。

    待宋元福的身影彻底消失于民房外后。

    徐千乘「噌」地一下拔出腰间雪亮的雁翅刀。

    目光冰冷地望向两里外的来路。

    数息后。

    徐千乘手持雁翅刀大踏步地走出了民房。

    ......

    ......

    郑家村两里外。

    一行数百辆满载的马车缓缓行走于皑皑白雪中。

    车轮碾压过皑皑白雪之际所散发而出的咯吱刺耳声随着车队的缓缓前行始终不绝于耳。

    居中一辆偌大马车内。

    一身披狐皮大氅的中年男子端坐于车厢主位。

    在其身旁,一炉火红炭火正源源不断地为偌大的车厢提供着浓浓暖意。

    一精美酒壶稳稳当当地落座于炭火之上的铁盆之中。

    缕缕美酒清香自壶嘴处缓缓溢出。

    身披狐皮大氅的中年男子缓缓解下身后的狐皮大氅,露出其内锦衣。

    随即缓缓伸手自铁盆之中取出那温热的精美酒壶。

    「这数日以来,刘将军多有辛苦,且畅饮一杯薄酒,去去身上疲乏。」

    中年男子手持精美酒壶,缓缓将其内温热酒水倒入一旁小桌案上摆放的两尊酒盏之中。

    待酒水八分满后。

    其缓缓端起其中一尊酒盏,将其递给端坐于小桌案旁一棉袍下暗藏铁甲的中年将领。

    「末将谢过潘老爷。」

    被称之为刘将军的中年将领,双手接过酒盏,随即满脸恭敬之色地道谢。

    「你我皆是为王爷效命之人,又何须这般生分。」

    潘老爷闻言佯装不满地缓缓开口说道。

    话音落罢。

    潘老爷端起小桌案上的酒盏,仰头将其内酒水一饮而尽。

    轻声砸吧了砸吧嘴后。

    潘老爷似感慨,更似拉拢般缓缓开口说道:「更何况,若不是刘将军这一路相随。」

    「说不定潘某早已被那些满是狼子野心的商队给吃干抹净了。」

    「又岂会凭白地多出两百余车的货物?」

    「待回到平城后,潘某定会将这段时日以来所发生之事,如实禀报于王爷。」

    「到时,潘某再寻家姐,为刘将军多多美言几句。」

    「如此方能一表潘某心中感激之情。」

    刘将军闻言眼现狂喜之色,随即连忙抱拳行礼道:「潘老爷大恩大德刘某铭感于心。」

    「日后,潘老爷但凡有能用得到刘某的地方,只管派人来寻刘某即刻。」

    潘老爷闻言哈哈大笑道:「刘将军若是有能用得到潘某的地方,只管言语即可。」

    话音落罢。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于那刘将军而言,能攀附上身为代王妃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这自然是一间天大的幸事。

    更何况这位潘老爷于代王心中,自有一番地位。

    而对于潘老爷而言,无论是如实将情况禀报于代王许启也好,寻其姐吹吹枕边风也罢。

    皆是一些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

    若仅仅如此便能交好一位军中将领,这又何尝不是一大美事?

    车厢内的二人不断地推杯换盏。

    车厢外,数百辆满载着货物的马车缓缓朝着郑家村行去。

    若是细看,便不难发现,那数百辆满脸着货物的马车,其规格、大小足足有着十余种之多。

    甚至于就连马车上不起眼处所刻画的标志,都足足有十余种之多。

    三刻钟后。

    数百辆满载着货物的马车缓缓行至郑家村村口不远处。

    一头顶毡帽,身着厚重棉衣的士卒缓缓纵马行至偌大马车处。

    「潘老爷,刘将军。」

    「郑家村已至。」

    身着厚重棉衣的士卒翻身下马后,满脸恭敬之色地面朝车厢抱拳行礼道。

    车厢内。

    面色微红的潘老爷与刘将军一前一后地放下了手中的酒盏。

    「刘将军,郑家村已至,今夜便在这郑家村借宿一宿吧。」

    潘老爷放下手中酒盏,身子微微后仰道。

    其为代王许启行商近二十余年,从未住过车厢,甚至于就连帐篷其也甚少踏足。

    也正因此,千余人的商队方才会于夜色中艰难前行,只为赶至最近的村落借宿。

    刘将军闻言抱拳行礼道:「全凭潘老爷吩咐。」

    话音落罢。

    刘将军面色微微一顿,随即再度开口说道:「潘老爷暂且稍待片刻,刘某这便派人入村查探一番。」

    潘老爷闻言微微摇头道:「直接入村吧,无需再查探了。」

    「今日所灭那江氏商行,半月前自辽东折返时便去过这郑家村。」

    「据其交代,郑家村全村百姓皆冻毙于雪灾之中了。」

    刘将军面色微微一变,随即抱拳行礼道:「敢问潘老爷,那江氏商行之人可曾将尸首清理出去?」

    潘老爷闻言满脸嗤笑道:「那江东家胆小的很,见郑家村全村冻毙于雪灾之中,二话不说拉起商队便跑,其宁愿在荒郊野外搭帐篷,也不敢住进满是死人的郑家村。」

    刘将军闻言面色再度微微一变,随即再度抱拳行礼道:「刘某先行带人前去村中将尸身清理干净。」

    潘老爷重重地伸了个懒腰,随即满脸不屑地开口说道:「无需那般麻烦,一同进村即可,进村后再收拾也不晚。」

    「潘某可不像那江东家那般胆小。」

    「且,这一日行来,着实困乏的狠。」

    「便莫要再浪费时间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