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 第二百七十九章:婉宁密谈,乱象横生

第二百七十九章:婉宁密谈,乱象横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渐深邃。

    鸣狐山东北向五十余里外的临时营寨内。

    左敦立身于中军大帐内的篝火旁静静地听着身前陆仲义的高谈阔论。

    在其将前两步计划脱口而出后。

    立身于篝火旁的左敦,竟于不知不觉间涨红了脸庞。

    如果说陆仲义口中的第一步计划是那平平无奇的老生常谈。

    那么其口中的第二步计划,便无异于一石破天惊般的治国良策。

    此举一来可极大地转移匈奴内部的诸多矛盾。

    二来则可为左敦俘获大量的声名威望。

    莫要小看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声名威望。

    有时候这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其作用可抵千军万马。

    如此一箭双凋之计,左敦又岂能心无波澜?

    中军大帐内。

    左敦强行稳住心神,再度以中原之礼拱手行礼道:“敢问先生口中的第三计为何?”

    陆仲义闻言微微一顿,随即将第三步计划缓缓道出。

    其所谓的第三步计划简而言之便是联合右谷蠡王,趁大周援军尚未完全抵达之际,对现有大周士卒多行攻伐之举。

    当然,此番攻伐以右谷蠡王为主,左谷蠡王为辅。

    此计看似使左敦低头做‘小’。

    然其事实上却是以右谷蠡王部之伤亡为左敦提前搏得莫大声名威望。

    此三步计划若能完全实施。

    那么无论匈奴与大周的战争最终走向何方。

    左敦都将会成为此战中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中军大帐内。

    陆仲义话音方落罢。

    左敦便满脸涨红地一把握住陆仲义的双手。

    “先生于我,无异于十名万骑长!”

    “待战事平息,定为先生谋一王爵!”

    左敦用力摇晃数次,随即满脸激动之色地开口说道。

    陆仲义闻言心中瞬间浮现出浓浓的狂喜之意。

    左敦以十名万骑长相喻,可见其此刻于左敦心中的地位何等之高。

    须知,十名万骑长便意味着至少十万大军。

    以此相喻,当真是不可谓不高。

    “末将,谢大王厚爱。”

    陆仲义强行稳住心神,随后再度以匈奴臣服之礼恭敬行礼。

    左敦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满是激动之色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笑意。

    ......

    ......

    数日后。

    一支由五千步卒、三千骑卒以及近万民夫、辅兵所组成的偌大长龙,缓缓抵达至鸣狐山山脚之下。

    李光利携一众将领亲至山脚之下亲迎。

    其方一接到征北将军李凌,尚未来得及过多寒暄之际。

    远处忽缓缓行来数千精骑。

    一杆‘林’字将旗于数千精骑的拱卫下于半空之中发出道道铮铮之音。

    至此。

    朝廷所命征北将军李凌以及赵王麾下第一大将林贺云,成功与李光利部合并一处。

    入夜之后。

    各军将领汇聚于鸣狐山中军大帐内。

    共商反打之计。

    与此同时。

    鸣狐山东南向五十余里外的匈奴临时营寨内。

    一场盛大的篝火晚宴将那数日前大败后的落魄驱逐的所剩无几。

    而今夜这场篝火晚宴的主角,除左谷蠡王左敦外还有一人。

    那人赫然便是右谷蠡王木良哈麾下两位万骑长之一的铁弗熊!

    而其仅仅只不过是右谷蠡王此番所遣的先行军罢了。

    近些时日以来,随着左敦近乎自揭其短地将鸣狐山大败一事公之于众。

    匈奴内部瞬间掀起层层惊天骇浪。

    与此同时,大周大量精锐援军增援漠北,欲要一举灭国的消息亦被左敦派人于私下里快速传播开来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之下,消息很快便传遍漠北近半部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想来用不了多久便可传遍整个匈奴之地。

    且消息每经一人之口,恐惧之意便于无形之中增长一分。

    随着双方援军的不断抵达。

    一场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的‘国战’已然于无形之中拉开了死亡帷幕。

    ......

    ......

    时光匆匆而逝。

    十月末声。

    沮阳城南,朱家祖宅青枫院内。

    时值己时过半。

    阳光正好,不骄不躁。

    清风亦好,徐徐吹来。

    朱家嫡女朱婉。”

    “为何?”梵文倩满脸不解道。

    须知,世家大族一向对颜面看的格外重要。

    若无特殊之因,世家大族又岂会置家族颜面于不顾。

    若说许奕刻意打压?

    以梵文倩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绝无此种可能。

    在其看来,朱家与燕王府都已然快要好到穿一条裤子了。

    许奕又岂会于两家亲上加亲之际,刻意行那打压之举。

    朱婉宁闻言微微叹息一声,随即缓缓抬头看向梵文倩。

    满脸严肃之色道:“今日之言勿传他耳。”

    梵文倩心中一凛,随即面色一正道:“且放宽心,我之为人你还不了解吗?”

    朱婉宁微微点头,随即低声开口说道:“十日前,辽东之地,天降灾雪。”

    “月初,黄河改道,朝廷至今仍未有应对之策。”

    “此外,各地藩王奉命出兵讨伐匈奴,此时漠北之地怕是已然血流成河。”

    梵文倩闻言不由得身躯一颤。

    此三条消息看似牛头不对马嘴。

    但若细细品味,便可见其内所隐藏的莫大‘天机。’

    其一,辽东之地,天降灾雪。

    常言道,瑞雪兆丰年。

    可若这雪绵绵无绝期,那便不是瑞雪,而是灾雪。

    此灾雪一至,天知那辽东之地将会出现多少冻死骨。

    若当地官府无应对之策,辽东之地怕是必出动乱。

    毕竟,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还会顾及所谓的律法?

    其二,黄河改道。

    此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大周朝自太祖皇帝开国,至今已然两百余载。

    这两百余载的时光里,黄河大大小小的改道至少也有近十次之多。

    每次方一改道,朝廷便会派出大量的官吏、士卒与沿途百姓共度此难。

    虽每每花费甚巨,但好在民生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如初。

    进而极大地减少百姓损失以及朝廷损失。

    然,此番不知是因朝廷无钱,还是因寻不到合适的赈灾人选。

    自黄河改道尹始至朱婉宁亲朋发来书信,此间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朝廷于此事始终无动于衷

    待到明年开春,春暖花开之际。

    若朝廷仍无应对之举。

    恐黄河流域沿途郡县必起大灾。

    且此灾视黄河改道规模大小,呈可大可小之状。

    其三,用兵匈奴。

    李光利部于莫干河谷战而失利一事,早已随着几道带有浓浓惩戒之意的圣旨而近乎传遍整个天下。

    此后各大藩王齐出兵漠北一事,更是早已传遍边郡每一处角落。

    无他。

    因深处边郡之地,故而边郡百姓于兵事格外的敏感。

    此番各大藩王齐出兵五千之数,此数说多不多,说少亦不再少数。

    如此数量的兵马总不能凭空挪移至漠北之地吧?

    且每每用兵之际,各地官府必然会征调大量民夫去服徭役。

    一来二去之间,用兵消息必然是瞒无可瞒。

    而两国之战,无论胜败,苦的皆是最底层的老百姓。

    简而言之。

    此三条消息的背后所隐藏的真正消息为,国或将大乱。

    ......

    ......

    朱家祖宅,青枫院内。

    梵文倩愣神片刻后不由自主地自石凳上半起身。

    “此言可真?”

    梵文倩强行稳住心神,面色极其凝重地开口问道。

    朱婉宁微微点头,缓缓开口说道:“朱家与王爷合做一药玉生意。”

    “辽东之地的药玉生意皆归朱家所有。”

    “不久前七叔曾派出一五百余人的商队赶往辽东之地。”

    “怎料方一抵达辽东之地便遇到那百年不曾有过的雪灾。”

    “五百余人去,最终仅归数十人,且九成落下了那冻疾。”

    朱婉宁话音微微一顿,轻轻叹息一声后,方才再度缓缓开口说道:“黄河改道一事,乃我一偏远亲戚所书,想来应当无假。”

    “其信寥寥,故我亦所知不多。”

    “至于藩王出兵五千,增援漠北一事,月初便有传言。”

    “且,我父为那云中郡守,朝廷新命征北将军此番出征漠北,所需的士卒、辎重、粮草、民夫等。”

    “皆是我父一手筹办。”

    “此事绝无虚假可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