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八十六章 崇平帝读《临江仙》

第八十六章 崇平帝读《临江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翰墨斋——

    “怜雪姑娘,这是出什么事?”见怜雪脸色不对,刘通面有奇色,问道。

    怜雪看向贾珩,明眸中有着几分复杂意味,轻声道:“贾公子,殿下前日进宫面圣,圣上忽而垂问以三国书稿之事,殿下不敢隐瞒,遂将公子前几回目的书稿,呈于圣上御览,圣上手不释卷,连晚饭都没顾上吃。”【1】

    【6】

    【6】

    【小】

    【说】

    贾珩沉静面容顿了顿。

    心头迅速评估这件事儿对他的影响。

    他本来想尽快闻达于天子,并非是通过写书,而是走韩珲父子的门路,条陈边事之方略,以谋进身之阶。

    事实上,纵然对三国书稿再有信心,在如今为边事焦头烂额的崇平帝眼里,也不可能会为一小说家垂下青眼。

    或许……得了一个觐见于上的机会,能不能得青眼,还要另看。

    就好像某位大佬是《三体》迷,但刘电工依然是该摸鱼摸鱼,当然,嗯,这两件事儿,必然联系不是太强烈。

    科幻之作和文史政论显然是不一样的。

    更恰当的例子,当年明月被时人沪上刺史赏识,从海关带到山东,从山东带到沪上,也初步窥见,在体制内,笔杆子强横,到底有多么重要。

    “晋阳公主,当时就该想到此女……此女上次看我的目光,隐隐有些内容。”贾珩皱了皱眉,觉得多少有些棘手。

    或者说他下意识就不想走长公主的门路,否则,早就隔三差五往公主府跑了。

    这位晋阳殿下,果然是一个变数。

    让时间稍稍倒退一些,贾母离宫之后的傍晚时分。

    坤宁宫中,夜色低垂,华灯初上,灯火辉煌,宫女、内监在一旁垂首侍奉。

    小几之上,放着各色菜肴,一袭雍容华美浅红色长裙,云鬓金钗的皇后宋氏,陪着崇平帝用着晚饭。

    说来,崇平帝平时克勤克俭,不尚奢华器用,于吃食上,也不太讲究,一日三餐,不过六菜一汤,荤素搭配,瓜果蔬菜。

    崇平帝放下手中的筷子,听着内监的禀告,就是冷哼一声,哪怕是早已料到贾家之人第一时间会上下奔走,甚至到宫中活动,但这时,仍有几分腻歪。

    “贾家不思反省其过,却为贾珍之事,惊扰母后,其罪甚大。”

    崇平帝冷声说道。

    宋皇后年岁三十出头,容貌姝丽,柳叶弯弯细眉下,玉面如芙蓉娇艳,脸颊肌肤更是雪白、细腻,秀颈白皙修长,锁骨之下的抹胸之上,雪肤白腻,在宫中,宋皇后素有雪美人之称。

    岁不由点了点头,暗道,

    “这才有点儿武勋之后的样子。”

    之后,应为文萃阁典书,与韩

    “韩癀的这个儿子,在国子监,一天天不好好读书,到处交游,这是想做什么,为其父网罗羽翼吗?”崇平帝脸色淡漠,决定下次要敲打敲打韩癀。

    而后翻看一页,就是凝了凝眉,眸光闪烁,思忖道:“这里怎么……还有晋阳的事儿?”

    只见黄麻纸上写着,崇平十三年,八月十二,珩携《三国》书稿,至晋阳府中拜访,所谈内容不详

    崇平帝声音中带有莫名之意,道:“这个贾珩,为宁国旁支,竟以寒微之身,与韩癀之子,晋阳都有牵扯,还有这三国……”

    “陛下,后面还附录有贾珩所书三国之词一首。”戴权开口说道。

    崇平帝垂眸看向手中的纸张,又翻开一页,目光就是被吸引住。

    “这词,当真是一少年所写?”崇平帝面容诧异,讶声说道。

    宋皇后柳叶细眉下的明眸眨了眨,盈盈一笑,好奇道:“陛下,什么词,让陛下这般惊讶。”

    崇平帝微微一笑,说道:“梓童,你看看。”

    说着,递给宋皇后。

    宋皇后伸出雪白如羊脂白玉,涂着凤仙花汁的手,接过纸张,螓首微垂,接着灯火读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宋皇后的声音本就珠圆玉润,娇软、轻灵,读将起来,竟将豪迈、雄浑的《临江仙》之词,读出了另外一种韵味。

    崇平帝都是面带笑意,道:“梓童这般一读,作词之人如是听到,也不知是何心境。”

    宋皇后抬起晶莹玉容,轻轻笑道:“这词有些老气横秋了一些,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崇平帝道:“若是一位宦海沉浮的致仕官员所写,确是老气横秋了一些,甚至还怨望于上……”

    宋皇后:“……”

    崇平帝说着,见宋皇后一副樱桃檀口微张的“可爱小儿女”模样,心头也有一抹火热闪过,眉宇忧愁暂去,失笑了下,道:“但这是一位少年所写,却是不将古往今来的天下之人,放在眼里啊……”

    若是贾珩在此,也会悚然而惊。

    他为后世之人,当初写三国书稿之时,书就临江仙时,还真有一种,站在历史下游的穿越者以超然物外的目光,通达古今,故而写最后两句之时,全无原词作者杨慎的看破世情心态,反而有一种千古帝王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超然心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