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谍海孤雁 > 第626章 化学专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这话,林默想了想,还是如实道:“崔教授,相信你应该能猜到我是做哪方面工作的,今天之所以打扮成这样,是因为我对上了一个实力强大又难缠,而且还毫无底线的对手。

    这个对手,据近段时间打的交道,其不止一次以家人来做文章,虽说林家实力不差,但我不想让林家这么快进入其视野,置林家于危险之中,哪怕不能保一辈子秘,至少也留足给林家准备的时间。”

    “那你不怕把麻烦引向我?”崔曙农似笑非笑的盯着林默,有些玩味。

    “崔教授,实话说啊,用您并不能威胁到我,甚至我还会借此机会,把哪些人给逮了。

    当然,也是如此,我的对手也不会傻傻找上您,对一个威胁不到我的人动手,也不过是平白的暴露行踪,我们也不是吃干饭的,所以崔教授不用担心。”

    “满嘴的歪理……”

    嘴上吐槽着,崔曙农心中则在细细的审视,林默嘴里的话,他可不敢信,要说林默不在乎他是生是死,他感觉不太像,毕竟林默来见他还弄了这一身伪装。

    但说林默真在乎他的生死,他也觉着不可能,毕竟他虽然有替林家做事,但这不过是交易,而且林默这身伪装,难保不会是想拿他当靶子,但他知道林默底细,还与林家有联系,这可能性……

    越往深想,冒出的问题就越发多,好在崔曙农是个果断的人,想清楚其中带来的麻烦和好处,便果断下了决定。

    “算了,我就不纠结这个问题了,我大概能猜到你对付的是些什么人,做为一个中国人,这种事不该计较什么危险得失。”

    林默拱了拱手,真心道了谢,实话说,这有些打他脸了,不过这他也是心志坚定之人,既然下了决心要保护家人,那他就不会因为简单一句话而动摇。

    崔曙农又问了林默一些更详细的要求后,道:“人可以帮你找,合适的人选也有,不过有些最合适的人选,目前并不在学校,如果你需要的很急,就只没办法了。”

    “嗯……”林默想了想,最近事太多,抽不出多少时间,就干脆不等了,大不了实在研究出,到时再想办法。

    有了决断,林默便与崔曙农研究起了人选,最终确定了五人,崔曙农也不耽搁,拿上外衣出了门。

    等了近半个小时,打发了四五波上门的师生,徐顾煜终于带着四人回来。

    一高一老,一矮瘦一发福,四人形象各异,进门都不约而同的看向办公室的陌生人,林默见状笑着迎了上去。

    经崔曙农介绍,身材很高的这位姓张,今年四十多岁,是留学法国的博士,副教授,对化学理论方面研颇深。

    年龄比较大的这位,已是头生华发,今年快六十了,姓郑,在早期留学国外,虽只学士学位,不过却在国学领域颇有造诣,破格担任讲师,老学究的模样,而且在化学的实验、应用方面有极深的功底。

    身材矮瘦这位,头发乱糟糟,胡子拉碴的,看着差不多五十来岁的模样,其实还不到四十,只是不修边幅,看着老成。

    其名彭志坚,曾在一战期间自费留学德国,化学专业硕士毕业,硕士及毕业后,曾在德国某化学研究所供职,不过并未有过多的科研经历。

    一战后德国战败,社会混乱,其所供职的研究,并没有多少经费开展研究,不过其也未闲着,而是借研究所之便,收集查阅了大量资料,其中不少是国防军事方面的。

    一腔热血归国,可惜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其费尽心血的成果,让人弃之如履,只能靠着那张硕士学历在这勉强混了个讲师的身份小】

    【说】

    介绍这么多,这人算是几人中林默最看好的其中一个,原因不单其接触过军事相关的资料,更主要的是知识面广,涉猎众多。

    至于发福这位,姓孙,四十多岁,也是国外硕士毕业,不过走的是管理的路子,学校一个主任,因为本身就是化学专业出身孙主任,多谢了。”林默对着孙主任拱了拱手。

    “没事儿……”孙主任摆了摆手,笑道:“戴处长是社中十三太保之一,也算我的半个领导,咱们都是同僚。”

    孙主任对林默很客气,来时他就跟崔曙农打听过,虽然没打听到多少,但知道了林默是黄埔出身,复兴社就是以黄埔学生为核心和骨干构成的,他只是投靠了复兴社的下属机构,他可不想摆架子得罪了人。

    林默跟孙主任客套着拉了会儿关系,从衣服内兜掏出了个纸袋,道:“孙主任,这里是三千美元,这次的研究资金,三位老师有什么需要,尽可能满足,不够尽管再联系我。”

    林默很放心的把研究经费交到孙主任手上,他们人憎狗嫌不假,但也意味没多少人敢惹,若这位孙主任真敢把这钱贪了,后果……

    “财大气粗啊!一下子就拿出了五千多美元,快两万大洋了。”崔曙农又开口,一幅自己没见识的模样。

    “崔教授说笑了,这些都是公款,您的工资可是我的一二十倍的呢!”

    崔曙农是正二八经的教授,金陵大学是遵照国府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发的工资,教授每月四百到六百大洋,崔曙农还在院系担任职任,教龄还不低,肯定不会按最低的发,只取中位数,那也是每月五百,年六千大洋的收入。

    至于林默,他是以借调名义进到情报处,到现在还未正式委任任命,享受的是少尉待遇,三十块的军衔工资加二十块的补贴,这二十块还是最近情报处阔了后增的,单工资还真就只有崔曙农十分之一,不得不说,民国给老师的待遇确实够高。

    林默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崔曙农闲聊着,孙主任也看得出两人关系很熟,不想打扰吧!混到那三位老师那,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只能悻悻回来,毕竟他走的是管理的路子,平日里也忙着各种钻营,有些东西,快扔差不多了。

    好在林默不是什么愣头青,崔曙农也是混迹敌营多年的老狐狸,没几下就化解了对方的尴,聊得还算愉快。

    半个小时,三位化学专家,就将资料和样品研究了一遍,理论知识事富的张教授,根据资料和样品形态颜色这些,又确定了几样新的化学物质。

    郑讲师也通过其多年的实验积累,确定了一些东西大概是某种类型的化合物,跟张教授一番交流,又大致确认出了几种新物质。

    至于彭志坚,看完样品和资料后,一直皱着眉头,尤其另外两人辨认出其中部分物质后,其眉头皱得更深了。

    “彭老师,有什么发现吗?还是有什么问题?”见彭志坚这副模样,林默开口问了。

    “这是…这是…这是…”彭志坚指着几份样品,一一说出了这些样品是什么东西,都是德文名,林默虽会德文,但这种专业性极强的名词,他压根听不懂。

    “老彭,这些名字我怎么从来没听过?”那位郑讲师开口了,听语气与彭志坚很熟悉。

    “是啊……”张教授也点了点头,他是研究理论的,国外的很多学术类期刊,他都定期收集拜读,但也没听过这几个名词小】

    【说】

    彭志坚没回答,而是认真的看向林默,道:“能适诉我,这些东西你们是从哪得来的吗?”

    林默认真盯着彭志坚看了好一会儿,见他还是那么坚定,估计是真有发现,才点头同意。

    “这批东西,是我们前段时间破获日本谍报组织后起获的,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找到,是日本谍报组织事后派了大批人前来搜寻,才被我们。

    日本谍报组织如此重视,这批东西还采用了很多手段重重掩饰,我们认为很可能隐藏了什么秘密,便找人进行了一番研究,你们手中的资源就是成果,可惜并没有什么大发现,于是找上了几位。

    经查,东西应该是自欧洲秘密启运,通过在中国多地进行转运,最后去向,我们查到的是东西,用途大概率是军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